八年级上册地理全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教学目标1、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逐步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4、通过读图分析比较,初步形成我国地理位置、省级行政区分布的空间想象能力。5、在探索记忆省级行政区名称、分布的过程中,提高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6、学会搜集资料和利用相关资料解决地理问题。教学重点1、认识中国的地理位置2、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分布教学难点1、评价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省级行政区的分布教学2课时教学过程:一、位置优越师生交流:阅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探究中国地理位置的特点。1、大部分在温带教师提醒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赤道和20°W、160°E经线,学生归纳中国的半球位置。生:中国位于南北半球的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东半球。师生交流:中国大部分在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属于热带;没有寒带。教师组织讨论中国与俄罗斯、巴西的纬度位置,比较中国纬度位置的优越。分组讨论的结果:a俄罗斯纬度高,寒带面积较广。b巴西纬度较低热带面积广c中国大部分在中纬度,温带面积广大,有少部分在热带,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2、海陆兼备学生观察地图,找到亚洲、太平洋及中国,分析我国的海陆位置特点。生: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中国日本、蒙古的海陆位置,比较分析中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分组陈述结果:a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四面环海的岛国。b蒙古位于亚洲东部,是距海较远的内陆国。C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师:三过海陆位置的差异显著,导致这些国家气候、农业生产的不同,并对贸易、交通、海洋资源的开发也有很大的影响。学生进一步对比、讨论,完成下表,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点。发展农业生产对外交往与合作发展海洋事业其他学生总结(略)二、国土辽阔在教师的启发下,师生交流国体的含义以及所包括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图1.4“中国疆域示意”上,计算我国的东西距离和南北距离。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中国疆域适宜”图,展示所机的资料,介绍我国的四端点及其东西晨昏差异和南北季节差异。1、领土四端最北端——墨盒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学生读图1.4查找邻国和隔海想望的国家。2、我国的15个邻国和6个隔海想望的国家。总结我国面积大的好处。导入新课:我国疆域辽阔,如何进行行政管理?我国是划分行政区,进行分级管理。活动一:老师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户口地址,分析省、乡、县三级行政区的划分。学生在P7图1.7“中国政区图”熟悉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板书]34个省级行政区活动二:按不同的区域记忆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和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学生进行拼图游戏,讨论归纳记忆规律。利用课件强化记忆。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2.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教学重点: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问题及对策。教学难点: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教学方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教学媒体:挂图“中国人口增长曲线”、“中国人口分布图”投影片及有关图表等。教学过程:【板书】第一节中国的人口【引入新课】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我国有多少亿人口(1996年底),中国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是多少?(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1996年底世界人口已达57.7亿,我国人口总数为12.2亿,我国占世界人口总数的百分比为:12.2÷57.7×100%=22%,大约世界每5个人中就有1个中国人。【板书】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中“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比较图”,提出问题:将四国面积、人口相比较,能得出什么结论。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面积(万平方千米)1700997960936人口(亿)1.480.2612.22.6【结论】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超过其它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国家。读P11图1.9“我国人口的增长”得出人口增长快的原因:于人口基本数量大。人口问题的对策我国政府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实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这是控制人口的关键,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前提。【过渡】人口大国的人口又是如何分布的呢?首先介绍一下人口密度的知识。【学生活动】12.2亿人/960亿平方千米=120人/平方千米。这一数字大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0倍。【板书】二、人口分布不均观察课本中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图,找到江苏、山东、新疆、西藏的人口总数,参考课本“做一做”提供的上述省区的面积,计算四省区的人口密度并比较东部沿海两省与西部内陆两自治区人口密度的差异。仔细观察课本中的“中国人口密度图”,思考以下问题:(1)找到黑河一腾冲一线,对照图例观察线两侧东南部和西北部人口密度的差异。观察哪些省区人口密度大于200人/平方千米,哪些省区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2)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该线两侧的面积、人口所占比例。(3)确认该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全班评议,由学生归纳:黑河一腾冲一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于200人/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四川东部等省,这些地区多为平原区,适于人们生产和生活。而西北部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的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省区,这些地区多为高原和沙漠,不利于人们生产和生活。【教师小结】可见我国人口密度东部大于西部,平原大于高原和山区。这是由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以及开发时间的长短而决定的。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了解我国各民族地域分布。2.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阅读民族分布图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二、学法指导通过民族分布状况的教学,教会学生抓住重点,分清主次,把握住关键的学习方法。(民族分布状况是先讲汉民族的分布,然后把55个少数民族作为整体来了解它们的分布状况的,而并非都是单个去讲述。)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我国的民族政策和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二)难点:我国的民族政策(三)疑点:我国的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文字吗?(四)解决办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有些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采用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读教材的彩图等激发生的求知欲以达到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目的。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中国民族分布”图(挂图)六、师生互动设计教师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VCD歌曲,引导学生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以及书中插图,使学生认识我国是统—的多民族国家,读图了解各民族分布状况及特点,和我国民族政策正确英明。七、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课前向学生介绍本课的素质教育学习目标及重点与难点,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二)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前边我们学习了我国的人口特点与分丰等内容。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了汉族以外,还有不少兄弟民族。今天我们就业学习中国的民族。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彩图“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了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板书]第三节中国的民族一、我国有56个民族教师给出数据(汉族总人口约占91%多,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多)。[学生活动]让学生画出“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扇形图,使学生确认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但各民族不论人数多少,在祖国大家庭中是一律平等的。引导学生回忆历史课上讲过的:19世纪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抗击法军的英勇事迹和广西的少数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时期,英勇抗击日寇的侵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这些典型事例都说明了各民族人民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共同缔造新中国,为祖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中国民族分布图”,并设问:(1)指出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按地理方位)。(2)找出居住在五个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和居住在云南、黑龙江、吉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由学生根据地图提供的信息,归纳出: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其中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板书]二、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教师提供以下信息:(1)我国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西藏等五个自治区。还在部分地区成立了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等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2)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通信联系、学习、出版以及社会交往中,可以自由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3)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教师设问]根据以上的资料和信息,分组讨论我国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具体措施?[学生活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由小组代表归纳总结本组的结论,经过全班评议,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以下几点意见:[板书]三、我国的民族政策(1)各民族一律平等。(2)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3)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4)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5)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总结了我国的民族政策,总结得很好。[课堂总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平等互助,亲密团结,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昌盛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八、板书设计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一、我国有56个民族二、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三、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阶梯状分布及其特征,掌握阅读和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技能。2、学会说明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类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3、理解我国地势特征和各种地形对气候、河流流向、交通运输、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各方面的影响,确立万物相联系的观点。4、认识山区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及其常见灾害的形成和治理,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1、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点;2、多种多样的地形及主要地形区的记忆。教学难点:分析我国地势和地形特点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指导阅读法、启发练习法、归纳法、板图导学法、互动学习法等,或运用多媒体课件及视频演示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地势呈阶梯状分布1、利用中国地形模型,运用简单板图启发学生思考:①我国大陆的地势哪里高、哪里低?②我国大陆地势分布有什么特征?2、让学生看地图册P10—11,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回答:我国各地海拨高低有什么差别?提示:4000米以上、1000—2000米、500米以下的地方各分布哪些地方?3、投影“阶梯分布图”和“我国北纬32°附近的地形剖面图”,归纳我国三级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