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东局势及近期事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东!中东!浅析中东五霸以及近期以色列;叙利亚;伊朗间的“爱恨纠葛“中东的地缘格局中东五霸中东是一个枢纽地带,这是其根本的优势和劣势所在,进则四面出击,退则四面受敌,合则居大陆之中,分则内斗不止。这也是很多人畏惧中东崛起的原因,历史上的阿拉伯和奥斯曼都曾深深震撼了欧洲人民的心灵,并且在东西方贸易上压制了欧洲一千多年。奥斯曼帝国灭亡后,中东进入分裂时期直至今天,而且这一趋势难以扭转,伊朗、土耳其、沙特、埃及作为中东四强,相互并没有击败哪一方的实力(且不说以色列的制衡力量)。而他们背后也有着自己的海外靠山。可能由于国际局势的巨大变化(可能么),中东会出现局部强权,但中东的统一,已然不容区域外大国所允许。在对内与对外两方面:我方有巨大优势、敌国皆劣势、敌国无外援。如今,这三个条件都不复存在,中东更不可能统一。以色列与中东战争以色列能够在阿拉伯人的汪洋大海中建国是很不容易的,犹太人很早就在这里大量购买土地并大量移民(以及犹太人武装组织,这也是以色列国防军的前身),尽量在更多的土地上形成事实占有和人口优势。犹太人用尽各种附加优势,也算是在阿拉伯人的土地上强行建立了一个形状曲折的国家(巴勒斯坦和他相互曲折着)。建国之日即是开战之时,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加上之后的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取得了不断的胜利(有些也很凶险),每一次战争都逐步扩大自己的地缘优势,这也使得以色列的地缘需求大致得到满足历次中东战争历次中东战争历次中东战争历次中东战争历次中东战争第五次中东战争,又称黎巴嫩战争,爆发于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因为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装暗杀,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部队,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叙利亚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这是自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战争期间出现了由以色列支持的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民兵组织对巴勒斯坦难民的贝鲁特大屠杀。这次战争是巴勒斯坦问题的延续,以色列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企图在黎巴嫩建立一个亲以政权,赶走叙利亚在黎驻军。第六次中东战争?按照以方的说法,9日深夜和10日凌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从位于叙利亚境内的军事基地向以色列控制的戈兰高地发射近20枚火箭弹,随后以色列对“伊朗位于叙利亚境内的数十个目标”实施了打击。从今年二月至今,以色列已经针对叙利亚境内所谓的“伊朗军事设施”发动了三次空袭打击。前两次,伊朗都表现得相当克制,但是伊核协议出现的变故,或令伊朗这次不再继续忍耐。战火中的叙利亚当代叙利亚地区的分裂是多重的,英法殖民时代结束后,整个新月沃地被分为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六国,两河流域尚且完整,西边则是七零八落,大马士革和阿勒颇都失去了最近的出海口(贝鲁特、安塔基亚),以至于叙利亚政府长期认为黎巴嫩和土耳其控制的安塔基亚都应属于叙利亚,对黎巴嫩的控制倒是实实在在的,土耳其则拥有了对叙利亚的巨大优势(还控制着幼发拉底河上游)。当以色列控制戈兰高地,而土耳其控制安塔基亚之时,我们发现叙利亚的南北双核:大马士革与阿勒颇都是暴露在外毫无庇护。叙利亚内战之时,土耳其自然也要进来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外交困而叙利亚内部的派系问题也属殖民时代遗产,在一个逊尼派占多数的国家,什叶派中的阿拉维派却掌握军权,这种以少制多的统治方式显然是很不稳定的(但却是法国殖民当局以阿制阿的好办法),虽然老阿萨德以一个相对平衡的利益划分办法平衡国内的派别矛盾,(逊尼派分配到大部分公务员,阿拉维派紧握军权),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内战之惨烈世所共见,即使政府军成功平定国内叛乱,但派别妥协与权力调整也是不可避免的,而东北部已趋于独立的库尔德人(加上伊拉克和土耳其的库尔德人)必然在伊、叙、土之间发展为一股新的政治力量。叙利亚的什叶派只占很小比例,却掌控国家大权,以宗教搞统战的什叶派宗主伊朗自然要扶持巴沙尔政权,对手则是逊尼派重镇沙特、卡塔尔叙利亚内战势力图叙利亚内战中的各方势力叙利亚内战是上一个分裂时代(殖民时代)的延续,这一中东核心地带依然是域外势力和周边强国的角斗场。有些角色变换了身份(如美国取代英国),有些新角色加入进来(如伊朗)。直到中东地区出现真正的主导国家,可以将大叙利亚地区置于其保护之下,或许叙利亚人民可以获得和平与稳定。而中东世界自奥斯曼帝国之后的集体性衰落,使得全球博弈时代的叙利亚漩涡变得更加难以预料。伊朗的位置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伊朗长期向外输出着“革命”伊朗的地缘政治任务1.控制扎格罗斯山脉和厄尔布鲁士山脉。这两座山脉附近是人口聚集的核心区,也是抵挡攻击的缓冲区。2.控制卡维尔盐漠和卢特沙漠以东的山区。此举意图保护临近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东部边境,也是伊朗的第二道防御机制。3.保护阿拉伯河防线,从而保住靠近波斯湾的伊朗西海岸平原。4.控制少数民族与宗教团体。5.提防境外大国的威胁与势力渗透。制裁中渴望崛起的伊朗对伊朗制裁的历史,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彼时,伊朗准备将英伊石油公司国有化,美英两国情报人员联手行动,推翻时任伊朗首相摩萨台,迫使伊朗放弃石油国有化计划,这一事件开启了以制裁为推翻他国政府手段的先河。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开启了对伊制裁的现代阶段。当年11月,时任美国总统卡特签署行政命令冻结伊朗在美资产,并在随后两个行政命令中禁止向伊朗出口美国商品、实施禁运,并且禁止进口伊朗商品。1981年伊朗正处于两伊战争困难时期,美国的制裁则严重阻碍伊朗的战争补给和军需配备。迫于无奈的伊朗只能通过释放人质换取美国取消制裁。此后,伊朗迅速调整策略,向其他买家出售石油弥补美国市场的缺失。受两伊战争影响,国际石油价格走高,多国于是争相购入石油增加储备,日本以及西欧与伊朗的贸易量都明显增加。制裁中渴望崛起的伊朗尽管美国市场的大门对伊朗闭紧,以至于到了1987年,伊朗对美国石油出口量只恢复到先前10%的水平,但因为盟友们心不在焉,制裁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伊朗是唯一地跨波斯湾、里海两大能源中心的国家制裁中渴望崛起的伊朗所以1987年两伊战争尾声阶段,伊朗迎来了美国第三次制裁。借口是伊朗支持恐怖主义,在波斯湾水域攻击悬挂美国国旗的商船和运油船及西方国家护航舰队。时任美国总统里根签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国进口伊朗商品和服务产品。在制裁没有使伊朗收敛的情况下,美国决定在1988年4月发起“祈祷螳螂”行动,用军事手段惩罚伊朗。经济行动的配合当然也必不可少。1995年,克林顿签署多道行政命令,禁止所有美国公司投资伊朗石油产业,并禁止向伊朗出口和再出口美国的商品、技术。政府的连番动作让美国国会也参与到对伊朗制裁的行动中。1996年国会通过《伊朗与利比亚制裁法案》,从法律上明文规定了对伊朗的制裁。国会希望总统为制裁争取国际支持,通过联合国机制加大对伊朗的施压力度。修正案还要求总统向国会提交年度报告说明制裁效力,并尽力说服欧盟、日韩盟友一同对伊朗采取相似措施。但九十年代的各种手段,产生的外交成果甚微,没能起到有效迫使伊朗改变与美作对政策的效果,美国的制裁很大程度上只是单边举动。于是法案在2006年更名为《伊朗制裁法案》,并在2010年出台修正案,矛头直指伊朗的能源部门,禁止向伊朗出口精炼石油产品,限制向伊朗出口可以用于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技术和产品。制裁中渴望崛起的伊朗2006年7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一个针对伊朗核技术和弹道导弹的决议,1696号决议要求伊朗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的和再加工活动。但是这一系列措施都没有使伊朗停止核实验。2010年伊朗成功生产出第一批20%的浓缩铀。作为回应,安理会立即通过了1929号决议加紧对伊朗的制裁。除了传统制裁内容,还禁止任何对伊朗核技术和导弹材料及技术的外国投资。新决议将伊朗的石油收入和核计划经费联系起来,并在后来被一些国家拿来为针对伊朗能源部门的制裁辩护。制裁中渴望崛起的伊朗联合国出手对伊朗制裁显然为美国带来了建立一个针对伊朗的国际制裁联盟的机会。在此基础上,美国的行动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正面攻击,直接针对伊朗的能源部门,因为正是能源部门为伊朗的核计划和国防项目提供财政支持。第二部分,侧翼攻击,通过金融制裁配合加强能源制裁的效果。侧翼攻击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其他国家加入这个由美国主导的联盟,配合美国本身对伊朗的抵制,增强制裁的效果。第三部分,实用性制裁,通过谴责伊朗的人权问题以及伊朗为被美国列为恐怖组织的机构提供支持,加大对伊朗的攻击力度。三个部分相互配合,形成美国针对伊朗的全方位制裁,制裁措施得到了美国国会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华盛顿确实有所斩获,2012年欧盟宣布禁止进口伊朗石油。但是欧盟的行动却没有带来决定性影响。伊朗石油的主要买家是中国、日本、印度和韩国,这些国家忽视美国的制裁而冒险与伊朗交易,因而得到了油价折扣。而伊朗也因为油价走高而获得弥补。制裁中渴望崛起的伊朗反而美国因为惧怕政治风险而不敢对这些国家施压,一无所得。但后来美国决定,如果主要买家们显著降低伊朗石油进口量,他们可得到制裁豁免。此决定效果明显:2012年伊朗石油出口量与前一年相比下降40%;同时美国利用其在全球金融系统的支配地位,规定与伊朗进行石油交易的银行将会被从美国财政系统中撤出;而且中东其他产油国也提升产量瓜分伊朗石油的市场份额。伊朗被杀了个措手不及。最终,伊朗同意进行核协议谈判,以换取制裁放松。2015年7月14日,伊朗与安理会五常加上德国签订《关于伊朗核计划的全面协议》。协议签订后,联合国解除了绝大部分制裁,美国也撤销了对伊朗制裁最严厉的部分。制裁中渴望崛起的伊朗而一旦解除制裁,美国和国际社会都丧失了制约伊朗的有力筹码。制裁至少还可以让美国控制着伊朗并达成其他目标。在协议的框架下,伊朗的自主权大大提升,其实美国是个输家。制裁中渴望崛起的伊朗终于,在美国政治不断内向化、右倾化的大背景下,伊核问题的尖锐性暴露了出来。特朗普的一句“这个协议烂透了!”其实并不出乎人们的意料。而从历史上来看,伊朗却似乎总能想办法熬过各类美国总统的制裁,甚至还能从中渔利。关键只在于如何找到一个合理的方式。制作人:严琰谢谢您的观看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