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公文类》精选同步测试试题【1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公文类》精选同步测试试题【1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问题。(10分)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节选)【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然操遂能克绍克(2)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图(3)西和诸戎。和【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共4分)(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小题3】结合上文和诸葛亮的《出师表》,说说你如何评价诸葛亮这个人?(3分)【答案】【小题1】(3分,每词1分)(1)克:战胜。(2)图:图谋、谋取。(3)和:与……交好。【小题2】(2分)(1)这大概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您的啊,将军难道没有夺取它的意思吗?(2分)(2)百姓谁敢不用箪装食物用壶装酒来迎接将军呢?【小题3】(3分)1诸葛亮是一个头脑清醒有全局观的政治家,2一个有韬略的战略家、军事家,3一个知恩图报、忠心耿耿的道德典范。要写出三个方面,每方面各1分。10、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和”这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是不同的。这里为动词,“与……交好”的意思。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所谓“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这里注意“殆”“所以”“箪食壶浆”等重点词的理解。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试题分析: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出师表》节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陟罚臧否(3)先帝简拔以遗陛下(4)必得裨补阙漏【小题2】下列句中“以”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是以众议举宠为督A.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3分)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小题4】在选段中,诸葛亮给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其中一条,并谈谈这条建议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3分)【答案】【小题1】(4分)(1)确实(2)坏(3)给予(4)通“缺”,缺点,不足【小题2】(3分)D.【小题3】(3分)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就是先汉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就是后汉衰败的原因。【小题4】(3分)建议: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借鉴意义:略。【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公文类【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诚”“否”“遗”是古今异义字词,“阙”是通假字,通“缺”,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先要准确判断例句中“以”的意思,然后再与各项比较,可用排除法,排除词义和用法明显不同的项。对这类文言常用虚词平时学习中要注意举一反三地记忆。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试题分析:联系句子在文中的前后句,疏通句意,把每个字词理解清楚,准确翻译,疏通句子。此类熟文熟句,平时学习中翻译练习做过,要记忆,考试时直接写出来,节省时间。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4】试题分析:把选文划分三个层次,即第一段为一层,第二段为二层,三四五段为三层,引用各层重点字句,概括成四字短语。“借鉴意义”可从为政清明和培养和使用人才这个方面谈。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3.文言文阅读(22分)(甲)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③既出,得其船,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④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乙)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yìnyìn,小心谨慎的样子)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dùn);以为且噬(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亲近而不庄重),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小题1】解释加横线字的意思(4分)(1)寻向所志()(2)得其船,便扶向路。()(3)蔽林间窥之()(4)乃去()【小题2】下列句子中的“之”用法跟“虎见之”用法相同的是。()(2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然往来视之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何陋之有【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小题4】根据上下文说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中,桃源人为什么“叹惋”?(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5】“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是:()(2分)A.因为他们要求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大家都过上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B.因为他们喜欢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C.因为他们希望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D.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小题6】结合全文看,陶渊明在《世外桃源》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_________________【小题7】如何理解渔人做了标志却“不复得路”这个情节?()(2分)A.说明虽然这是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并不对立的社会形态。但这样写的目的是用以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B.说明这是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这样写的目的并没有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也不是广大人民的愿望。C.说明尽管这是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这样写的目的是用以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但并不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D.说明这是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这样写的目的是用以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小题8】根据乙语段,写出两个成语:(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9】读了乙语段,说说你有何启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小题1】(1)记号、标记(2)沿着顺着(3)看偷看(4)离开【小题2】B【小题3】(1)(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朝的晋朝了。(2)老虎见了,与自己比是庞然大物,以为是神,便隐藏在树林中偷看它。【小题4】为桃花源外现实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而叹惋。【小题5】D【小题6】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这个社会理想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小孩。【小题7】D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美好。(说出其中一条就可满分)【小题8】庞然大物黔驴技穷【小题9】表面看似强大,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做人要有真才实学。(答案不求一致)【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1)志:名词记号、标记的意思,不能与“处处志之”中的“志”(动词。做标志)相混;(2)扶:沿着、顺着得瑟意思,不能与“出郭相扶将”中的“扶”(搀扶)相混;(3)窥:看、偷看的意思,不能与“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中的“窥”(探看)相混;(4)去:离开的意思,不能与“去死肌,杀三虫”中的“去”(去掉、除去)相混。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能力。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在理解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小题2】试题分析:“虎见之”中的“之”是代词,指驴。A:“之”指示代词,“这”的意思;B:“之”代词,指“驴”;C:“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义;D:“之”作助词,无义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所以选B项。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虚词的理解能力。点评:考查文言文的虚词,一般有“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平时我们要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熟知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不离句,理解文言虚词也是这样,把它放到句子里翻译翻译就感知出来了,这样才不至于死记硬背。做本题的思路是:首先要理解例句中“之”的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