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法一、访谈法的种类(一)标准化访谈法标准化访谈法是根据已设计好的访谈问卷向被访者提出问题,然后将其答案填写在问卷上的方法。这是一种高度控制的访谈方法。标准化访谈的特点是,对在访谈中涉及的所有问题,如:选择访谈对象的标准和方法、访谈中提出的问题、提问的方式和顺序、被访者回答的记录方式、访谈时间和地点等等都有统一规定。在访谈过程中,要求访谈者不能随意更改访谈的程序和内容。(二)非标准化访谈法非标准化访谈法是指事先不制定统一的问卷,只是根据拟定的访谈提纲或某一题目,由访谈者与被访谈者进行自由交谈获取资料的方法。与标准化访谈相比,这种访谈几乎无任何限制,访谈者可随时调整访谈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非标准化访谈常用的有两种类型:重点访谈和深度访谈。1.重点访谈重点访谈是根据事先确定的题目和假设,重点就某~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重点访谈的关键是课题的选择和题目的拟定。、例如;研究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行为控制问题,可以把有关事件的录像放映给被访者,让他们谈对事件的评价、感受和意见,从而寻找出最佳行为控制模式。2.深度访谈深度访谈又称临床式访谈、个人案史访谈。是为了取得某种特定行为及行为动机的主观资料所做的访谈。经常用于对特殊人群的个案调查中。例如,研究一名学生交友中的性别社会化和性别认同发展问题,通过对其生活史访谈,如他对父母的感情、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再加上其它方面的深入研究,就可以加深对该同学交友问题研究的深度。(三)座谈会座谈会又称集体访谈,是指将若干访谈对象召集在一起同时进行访谈。开座谈会应注意以下的原则:(l)座谈会的参加人员要有代表性,婴求到会者有必要的能力和修养并熟悉访谈的内容;(2)参加座谈会的人数最多不宜超过10个,以5-7人为宜;(3)要提前确定座谈提纲,并提前通知参加座谈的人做好准备;(4)座谈会应是讨论式的,允许参加座谈的人发表不同的看法。(四)电话访谈电话访谈法是指访谈者通过电话向被访者就某一研究课题进行交谈,搜集研究资料的调查方法。又称电话调查,是一种间接的访谈法。电话访谈可分两种,一种是类似于标准化访谈的方法,事先设计好问卷,按问卷询问被访谈者。另一种是类似于非标准化访谈,事先不设计问卷,只根据简单谈话提纲交谈。二、访谈法操作程序(一)制订访谈计划访谈计划的内容应包含以下几点:(1)确定访谈的目的;(2)确定访谈的题目和内容;(3)确定访谈的方式;(4)编写提问的措词及其说明;(5)确定必要的备用方案;(6)规定对调查对象作所回答的记录和分类方法;(7)确定访谈工作的进程时间表(二)确定适当的访谈对象在标准化访谈中多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访谈对象;在非标准化访谈中,则主要是根据研究目的来选取有代表性的访谈对象。(三)要掌握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儒要掌握的被访者的情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被访者个人的基本情况,例如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等;另一方面是他们所处的环境情况,例如:地区文化特征、家庭背景、班级和学校风气等等,以便更好地、更全面地对被访者谈话作出解释和说明。(四)准备必要的访谈工具标准化访谈一般要求有访谈问卷、调查表格、文具、介绍信等;非标准化访谈除上述工具外,根据需要可能还要准备照相机、录像机等。(五)建立合作关系建立访谈双方良好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1.开门见山进行自我介绍2.可事先通知被访者3.采用肯定的进见约谈方式4.服饰应让被访者接受5.入乡随俗6.充分尊重被访者7.创造友好气氛(六)控制谈话的进行1.提问要明确具体。通俗易懂2.要适当控制话题方向3.采用启发方式引导回答4.适时插问5.适当运用表情和动作6.严格按计划进行访谈,不要随意离开主题,并注意问题之间的衔接。7.结束访谈时应表示感谢,为下次可能的访谈工作留下好的印象。(七)记录访谈内容一般当场记录应征得被访者的同意,记录下的内容要请被访者过目并核实签字.以免使谈话内容对他构成损害。当场记录也可用录音、录像的方法将谈话内容录下来。事后记录的优点是不破坏交谈气氛,使访谈能自由顺利进行。事后记录缺点是有些内容可能会记不住或记不准而损失了有用的资料。三、访谈的技巧(一)访谈准备访谈地点在无其他人的办公室、人口较少的家里、僻静的地方、咖啡屋;访谈时间在1~2小时之间;较深入的访谈至少要三次;母语访谈;准备后继访谈的要留下铺垫(二)访谈的提问敏感问题迂回谨慎;内向的被访者多问细节;第一句话闲聊(国家大事、衣服、个人兴趣);开放型问题少用封闭型问题(你认为高校收费合理吗);一句话问一个问题(您认为工作中中什么最重要,而你有比较关心);问题要具体,避免过于抽象(你对学校的感觉怎样。你喜欢上学么);追问不要在刚开始就频繁进行;把自己的前见悬置起来(素质教育、为人师表)留待追问;捕捉有意无意抛出的语言“标记”(现在我已经用讲授法了);不要隐瞒自己的无知;(三)访谈中的听行为层面的听有三种:表面的听(这个人怎么穿这种衣服)、消极层面的听(录音机)、积极层面的听;认知层面的听有三种:强加的听(用自己的意义体系理解对方的谈话,文化客位)、接受的听(主动捕捉信息、注意本土概念、探询语言背后的含义,文化主位,最基本的方式)、建构的听(在反省自己的前见同时与对方进行平等的交流,要求较高);情感层面的听:无感情的听、有感情的听共情的听;(四)访谈中的回应回应包括认可;重复、重组、总结;自我暴露;鼓励对方。应该避免的回应方式:论说型回应;评价型回应;四、焦点团体访谈1.作用与缺点访谈本身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参与者的表现)对研究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检验补充完善修改假设与研究设计)集体建构知识缺点:发言机会不均等;虚伪的言论存在。2.焦点团体访谈的准备工作研究者主要不是提问者,而是中介人、辅助者、协调人、促进发言者、适当干预者、观察人。轻松、自然、安全、民主环境的制造者。3.设计如果研究的目的是对同一团体中的不同成员进行对比,看他们对研究问题的看法存在什么异同,可以采取如下几种策略:1)在同一团体中使用相同的访谈问题,看不同参与者的回答是否存在异同2)在同一团体中就同一研究问题使用不同的访谈问题进行提问,看这些不同的访谈问题是否会导致参与者提供不同的回答;3)对同一团体系统地变换提问题的程序以及问题的语言表达,看成员之间的反应有什么区别。3.设计如果研究的目的是对一个社会现象进行追踪调查,了解同一团体在一段时间内就该社会现象的看法或态度所发生的变化,我们可以在不同时段对这一团体进行访谈。3.设计如果访谈的目的是对不同团体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对这些团体询问同样的访谈问题,看它们的反应是否存在差异。3.设计如果研究的目的是对数个团体在时间上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同时对数个团体进行多次追踪访谈,在考察每一个团体是否发生变化的同时,对比数个团体所发生变化之间的异同。4.抽样在焦点团体访谈中,为了便于交流,所有的成员都应该可以面对面地看到对方,也都应该有充分发言的机会。因此,团体的样本不宜过大,一般为6.一10人。如果研究的目的只是对有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希望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多人的看法,也可以适当增加人数。4.抽样如果研究涉及到多个团体,一般来说,团体的数量为3——4个比较适宜。如果研究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获得对有关议题的不同看法,需要对资料进行细致的内容分析,那么也可以适当增加团体的数量,如6——8个。4.抽样在挑选参与者时应该注意其同质性,他们在社会地位、教育背景、职业、性别、种族、年龄、辈分等方面异质性太强,可能会产生戒备心理,不愿意主动发言。这种情况对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来说尤其明显。但同质性不是态度和看法上的不同。后者正是焦点团体访谈所希望发现的。4.抽样当然,如果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具有不同背景的人聚在一起时如何互动,也可以有意把他们放到一起进行访谈。比如,如果我们希望了解父亲和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就应该将父亲和母亲召集到一起进行讨论。4.抽样除非有特殊要求,最好选择对研究者和参与者都是生人的人。原因是:生人彼此不熟悉,对研究更加有新奇感,可能比较积极地投入讨论。此外,生人之间不必像熟人那样讲究交情和面子,可以比较坦率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从研究者的角度看,我们对生人的情况不了解,他们提供的信息应该更加有价值。4.抽样当然,如果讨论只适合在参与者相互之间是熟人的情况下进行(比如,某商店内部营业员对该商店经营管理的看法),我们只能选择熟人。4.抽样不要把对研究者是熟人和生人的人同时混合在一个团体内。如果这两种人混在一起,研究者可能有意无意地对他们表露出亲疏之分,研究者这种区别对待的态度可能使参与者产生不平等感,特别是对那些与研究者是生人的人来说。5.实施研究者不仅要许诺自己对参与者的信息绝对保密,而且应该要求参与者对彼此的信息绝对保密。这一点在团体访谈中特别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参与者对访谈的信任程度,对访谈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5.实施向参与者交代基本规则,如:1)一次只允许一个人说话,不要“开小会”2)不要让少数几个人统治会场3)参与者可以自己组织讨论,不必等待研究者介入,发言的人要面向大家,不要只是朝着研究者一个人;4)后面发言的人应该尽量与前面发言人的谈话内容挂上钩;5)尽量使用自己的日常语言;6)所有在场的人的经历和看法都同样重要,没有“好坏”之分,欢迎发表不同意见。5.实施为了避免“集体性思维”和“同伴压力”,建议每一位参与者作一个简短的发言。之后再放开讨论。另外一个办法是,请所有参与者在发言之前先花几分钟写下自己的想法,以便强化他们在团体中发言的愿望和能力五、合格访谈者的标准(1)在初次见面时可给人良好的印象;(2)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常识和教育科学基本知识;(3)具有搜集教育科学资料的机智与技巧;(4)在访谈工作中能做到正确。可靠及诚实;(5)能忍受厌倦、繁琐、重复的访谈工作;(6)在任何时间里都可作访谈;(7)有礼貌且风度良好;(8)受过相当的教育;(9)无不良的嗜好和品行记录;(10)年龄。性别及其他生理特质适合于访谈工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