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分析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血常规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检验科血常规的临床应用及意义: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同时也可以用于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例如:确定有无贫血,可根据RBC/Hb/Hct为标准……………………………………………………………………成人贫血诊断标准男女血红蛋白(g/L)<120<110(孕妇<100)……………………………………………………………………红细胞压积(Hct)<40<35……………………………………………………………………红细胞总数(RBC)<4.0<3.5……………………………………………………………………贫血分级:轻度:正常值下限到91g/L轻微中度:血红蛋白90-61g/L劳动时可出现心慌气短重度:血红蛋白60-31g/L休息时可出现心慌气短极重度:血红蛋白≤30g/L可伴贫血性心脏病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病理性增多:1.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主要成分、多见于细菌感染,列如:急性化脓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尿毒症,急性铅中毒等。生理性升高因素:体力劳动、妊娠妇女、吸烟等药物升高:激素类药物如皮质激素,肾上腺素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贫血的形态学分类MCVMCHMCHCC临床意义正常细胞性贫血80-10027-3432-36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贫血如白血病等大细胞性贫血>100>3432-36巨幼细胞贫血及恶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80<27<32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单纯性小细胞贫血<80<2732-3慢性感染炎症,肝病,尿毒症,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所致的贫血……………………………………………………………………………………………………参考值:MCV(平均红细胞体积)80-100fl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7-34pg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20-36g/LMCV(fl)=HCT/RBC(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总数)如下图MCV平均红细胞体积=HCT红细胞压积/RBC红细胞总数)X=35.4/4.03=8.78……….(四舍五入法得出8.8)8.8转换为飞升的单位即是88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Hb(血红蛋白/RBC红细胞总数X=117/4.03=29.03225…….(四舍五入法得出29)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Hb(血红蛋白/HCT红细胞压积X=117/35.4=3.30…….(四舍五入法得出3.3)3.3转换成g/l的单位即是330不同人种及地区人群范围不完全相同、儿童与成人的范围不相同,男性与女性不同(可留意报告单值)如下图病理性升高:1.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主要成分、多见于细菌感染,列如:急性化脓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尿毒症,急性铅中毒等。生理性升高因素:体力劳动、妊娠妇女、吸烟等药物升高:激素类药物如皮质激素,肾上腺素2.淋巴细胞:是人体主要免疫活性细胞、多见于病毒感染,列如: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细胞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等3.单核细胞:结核,伤寒,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白细胞等。生理性增多:见于儿童期淋巴细胞生理性增多生理性增高:女性月经期、药物性增高:安卡西林及氯丙嗪可引起单核细胞升高4.嗜酸性粒细胞: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某些皮肤白如湿疹,某些白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性白细胞及慢性粒白细胞,寄生虫病的患者90%为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慢粒,转移癌及骨髓纤维化病理性减少※中性粒细胞: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中毒,X线和镭照射,抗癌药物化疗,极度严重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等。生理性降低:4-14岁儿童、女性月经期及绝经期药物性减低:抗心律失常药(如苯妥英钠)※淋巴细胞: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乏。※单核细胞:急慢性淋巴细胞白细胞和全髓功能不全。※嗜酸性粒胞:伤寒,副伤寒,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急性心肌梗死,再障,严重烧伤.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是伤寒病的特点之一。※嗜碱性粒细胞:↓无吞噬作用,临床意义不大义血小板的临床意义血小板是止血、凝血检查最常用的筛选试验之一参考值(100-300)×109/L不同人种及地区人群范围不完全相同、儿童与成人的范围不相同,男性与女性不同生理性的波动:早晨一般比较低、午后稍高、春季较低、冬季较高、静脉血比末梢血值会稍微高、月经前低,月经后高。妊娠中晚期也会升高、分娩会降低、运动后会升高、休息后恢复。病理性增多: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生性疾病、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急性化脓性感染、脾切除术后导致的血小板增多等原因。病理性减少:多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破坏过多(如:脾功能亢进、SLE)以及过度消耗(如:DIC、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都是导致血小板降低的原因药物性增多:避孕药、雌激素、肾上腺素、头孢菌素类、干扰素、类固醇、普萘洛尔、免疫球蛋白、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性减少: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化疗药物、氯霉素、H2受体阻断剂、盐酸氯喹、氯噻嗪、奎尼丁、苯妥英、利福平、磺胺、氯霉素、硝酸甘油、三环类抗抑郁药血小板总数PLT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之间的关系WBC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6个月~2岁(11.0~12.0)×109/L儿童(4.0~10.0)×109/L白细胞参考值♥正常成人为4000~10000/μL,新生儿为15000~20000/μL,6个月至2岁婴儿为11000~12000/μL。*升高: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降低: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尿液分析临床意义检验科尿液颜色:红色常见原因Ⅰ血尿: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炎症、损伤、结石、出血或肿瘤等;②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③其他:如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某些健康人剧烈运动好的一过性血尿等。Ⅱ血红蛋白尿:常见于蚕豆病、PNH、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行军性血红蛋白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Ⅲ肌红蛋白尿:急性心肌梗死、大面积烧伤、创伤等。深黄色:最常见于胆红素尿,常见于胆汁淤积性黄疸及肝性黄疸。但尿液放置过久,胆红素被氧化为胆绿素使呈棕绿色。白色:❤乳糜尿:常见于丝虫病、,也可见于结核、肿瘤、肾病综合征、肾小管病变、胸腹部创伤或某些原因引起肾周围淋巴循环受阻。❤脓尿:常见于泌尿系统化脓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精囊炎,尿道炎等。❤结晶尿:以磷酸盐和碳酸盐最常见。❤黑褐色:见于重症血尿、变性血红蛋白尿,也可见于酪氨酸病、酚中毒、黑尿酸症或黑色素瘤。蓝色:主要见于尿布蓝染综合征,也可见于尿蓝母、靛青生成过多的某些胃肠病。淡绿色: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尿蛋白的分析解释:发现患者尿蛋白以后,首先要排除生理性的蛋白尿。比如;发烧,剧烈运动后,长时间站立等引起、摄入蛋白过多,妊娠期。然后再来考虑病理性的蛋白尿。明确尿蛋白的性质对鉴别诊断肾脏病变有重要的意义。具体的检验手段可以进一步做尿蛋白电泳或者测定尿微量蛋白(Ab)等。尿蛋白的分类分三种:●肾小球性蛋白尿:是由肾小球基底膜病变,通透性增加所致。如:急性肾小球肾炎、SLE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小球动脉硬化等(最多见)●肾小管性蛋白尿:是由肾小管病变,或者重吸收减少或主动分泌增多所致,如间质性肾炎,肾小管疾病。●溢出性蛋白尿:由于血浆中蛋白会呈过高,从肾小球滤出后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而出现在尿液中,如:外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溶血。血尿的定义和诊断标准:造成血尿疾病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肾脏和尿路系统疾病的。如:肾炎,肾病,结石,结核,肿瘤,外伤等。全身性疾病也是造成血尿的重要原因。列如:出血性疾病,心力衰竭,SLE,药物应用(常见有磺胺类药、水杨酸、抗凝剂、溶栓药物)等,均可造成血尿。白细胞尿定义阳性提示泌尿系感染,按分度来提示感染的程度。尿酮体↑的原因•糖尿病导致的酮症酸中毒•非糖尿病性酮症者:如:伤寒、败血症、结核发热期、严重腹泻、呕吐、饥饿、禁食过久、全身麻酸均可出现酮尿。这几中情况是引起尿酮最常见的。•还有就是妊娠期妇女常因妊娠反应、呕吐、进食过少,导致体脂降低代谢明显增多,发生酮体症而导致的酮尿。尿亚硝酸盐浓度↑的原因尿亚硝酸盐阳性结果常见于:由大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肾盂肾炎其阳性率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由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等细菌引起的有症状或无症状的尿路感染膀胱炎菌尿症等。提示尿路感染,可查个肾功能假阳性多见于标本污染、药物影响、饮食影响等尿维生素C↑的原因大多情况是由于检测者在检查前吃了大量的富含VC的蔬菜或水果。另外,因各种原因正在服用VC片剂也容易导致体内VC含量超标,而超标的VC往往通过尿液等方式来进行排泄。从而维持体内VC的供需要、方面的平衡。尿胆原、胆红素↑的原因尿胆原、胆红素是由于尿中的胆红素排出过多引起的。导致假阳性的有:大剂量氯丙嗪治疗、盐酸苯偶氮吡啶代谢产物导致假阴性的:标本久置、大量VC、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抑制肠道菌群如果是在肝功能都正常的情况下,胆红素,尿胆原阳性没有多大关系。尿胆原,胆红素阳性,通常提示肝脏功能不正常,以肝脏的检查单为准。尿酸碱度正常新鲜尿呈弱酸性参考值:PH:4.6-8之间,平均为6意义:PH值降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痛风、糖尿病等排酸增加,呼吸性酸中毒,因二氧化碳潴留等、尿多呈酸性。PH值升高:频繁呕吐丢失胃酸,尿路感染,或换气过度丢失二氧化碳过多的呼吸性碱中毒,尿呈碱性。尿比重升高参考值:1.003-1.030意义:尿比重可粗略反映肾脏的浓缩稀释功能。尿比重升高见于急性肾炎,肝脏疾病,心力衰竭,周围循环衰竭。高热,脱水,大量排汗,糖尿病,使用放射造影等尿比重下降尿液比重在<1.015时,称为低渗尿。尿液固定在1.010±0.003,称为等渗尿,提示肾脏稀释浓缩功能严重损害,可见于急性肾衰竭多尿期,慢性肾衰竭等,尿崩症常出现的低比重尿(<1.003,可低于1.001)尿糖的意义血糖性增高:1、饮食性糖尿:可因短时间摄入大量糖类引起,因此为确诊无糖尿,必须检查清晨空腹的尿液以排除饮食的影象。2、一过性糖尿:也称应激性糖尿、于脑血管意外,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导致肾上腺素大量稀释,因而出现暂时性的糖尿。3、持续性糖尿:清晨空腹尿中尿糖持续阳性,最常见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的糖尿病。尿糖参考值:阴性造成尿糖假阳性因素:强氧化剂污染、氟化钠等造成假阴性因素:标本久置、尿酮体过高、大量VC等血生化的临床意义检验科肝功能♥血清酶学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病理性升高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typeB,简称乙肝)系由乙肝病毒(HBV)引起,以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肝大及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例有发热和黄疸;少数病例病程迁延转为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重者病情进展迅猛可发展为重型肝炎;另一些感染者则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乙肝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因其可能通过性生活传播,国际上将其列入性传播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中国流行广泛,人群感染率高,在某些地区感染率达35%以上。乙型肝炎与肺结核和艾滋病并列世界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ALT升高,出现黄疸后ALT急剧↑、高峰期可达正常人的10倍以上。ALT生理性增高:喝酒、熬夜后等发生轻型无黄疸型肝炎只有一过性的ALT升高,很快又恢复正常,急性肝炎恢复期AST先于ALT恢复正常、急性肝炎患者血清ALT活性持续↑或反复波动达半年以上者,说明已成为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ALT可持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肾

1 / 1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