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短期资产管理营运资本的概念与特点•营运资本的概念–广义:短期资产–狭义:短期资产-短期负债•营运资本与现金周转存货周转应收账款周转转账应付账款周转采购原料支付命令付出现金收回现金收到货物销售对方付款订货转账•营运资本管理的原则1.认真分析生产经营状况,合理确定营运资本的需要数量2.在保证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节约使用资金3.加速营运资本的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4.合理安排短期资产与短期负债的比例关系,保障企业有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短期资产的分类–现金(库存现金、银行活期存款)–短期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短期资产的特征–周转速度快–变现能力强–财务风险小•营运资本管理的范围短期资产的持有政策影响因素风险与报酬企业所处的行业风险规模外部筹资环境政策类型宽松政策适中政策紧缩政策•第一节现金管理•第二节应收账款管理•第三节存货管理第一节现金管理•一、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交易动机–补偿动机–谨慎动机(预防动机)–投资动机•二、现金管理的内容–确定最佳现金余额–编制现金预算–现金收支日常控制–处理现金余缺•三、现金持有量决策–周转模型–成本分析模型–存货模型(在存货管理中还会介绍)–米勒-欧尔现金管理模型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现金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购买材料支付购买材料现金出售产成品收回现金50天30天20天60天现金周转期的计算:周转模型•周转模型现金周转期企业年现金需求总额最佳现金余额360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现金周转期机会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变动而呈正方向变动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变动而呈反方向变动成本分析模型结果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必然会在某一特定的现金持有量水平上相等,同时,使相关总成本达到最低。机会成本与短缺成本相等时的现金持有量便是最佳现金持有量。最佳现金余额的确定短缺成本现金持有量持有成本机会成本总成本在实践中,采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是通过对不同现金持有量的总成本进行测试并在总成本的对比中完成的。•【例】某企业根据现金管理的现状预计,可知该企业投资的短期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12%。根据对未来情况的预计,当现金持有量为20000元时,短缺成本为4000元;当现金持有量为40000元时,短缺成本为2000元;当现金持有量为60000元时,短缺成本为1000元;当现金持有量在80000元及其以上时,短缺成本将不再发生。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将用测试比较的办法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其测试比较过程如下表。现金持有量(元)机会成本短缺成本(元)相关总成本(元)证券利率金额(元)2000012%2400400064004000012%4800200068006000012%7200100082008000012%96000960010000012%12000012000当现金持有量为20000元时成本最低。故该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为20000元。•存货模型最佳现金余额现金需求总量转换次数每次的转换成本转换次数现金转换成本短期有价证券收益率最佳现金余额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现金转换成本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现金总成本2存货模式下的现金变动过程如图所示:t1t3t2时间N/2N现金持有量假设:现金收入是每隔一段时间发生现金支出在一定期间内均匀发生在此期间,企业额可通过销售有价证券获得现金•现金持有总成本=机会成本+转换成本•TC持有现金的总成本•N表示理想的现金转换数量(最佳现金余额)•T一定时期的现金需求总量•I同期有价证券收益率•B每次的转换成本bNTiNTC2•根据数学中求极值的原理,需对TC求关于N的一阶导数并令其等于零。则有:•解方程求N得:022bNTidNdTCiTbN2最佳转换次数=T/N最低现金持有成本:bNTiNTC2【例】某企业预计每月的现金需求总额为100000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每次固定为60元,有价证券的月利率为1.4%。则:•最佳现金持有量N=(元)•最佳转换次数=(次)•最佳现金持有成本=(元)29277014.01000006024.32927710000088.409%4.12292776029277100000米勒-奥尔模型*Z32*43rbLZ现金余额0时间U:最高控制线L:最低控制线均衡点投资有价证券变现有价证券32433rbLUb—证券交易成本;公司每日现金流变动的标准差有价证券的日收益率现金的日常控制•加速收款•控制支出•现金收支的综合控制第二节应收账款的管理•应收账款的含义–指企业采用信用方式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需要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收回的款项,其实质是企业的债权。–狭义的应收账款主要是指应收销货款•应收账款的功能–增加收入带来的好处:收入增加、利润增加–减少存货带来的好处:存货占用资金减少,机会成本和管理费减少•应收账款的成本–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时间价值–管理成本:催账费用–坏账成本:坏账损失•应收账款的政策–信用标准:企业同意提供信用的基本要求•以预期客户的坏账损失率来判别•严格的信用标准:坏账损失减少、销售收入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减少(应收账款周转期缩短及占用资金减少)、催账费用减少–信用条件:企业要求顾客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收账政策:催账的频率•应收账款的管理体系(见教材300页)•应收账款政策的制定例1:恒远公司现在的经营情况和信用政策祥见表1:表1:项目数据S0现在信用政策情况下的销售收入(元)(全部赊销)P0现在利润(元)P`销售利润率(%)B0信用标准(预期坏账损失率(%)的限制)平均坏账损失率(%)C0信用条件平均收现期(天)R0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100000200002010630天付清45150C0B假设中华工厂要改变信用标准、提出A和B两个方案,信用标准变化情况见下表2:A方案(较紧的信用标准)B方案(较松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只对那些预计坏账损失率低于5%的企业提供商业信用。信用标准:对那些预计坏账损失率低于15%的企业提供商业信用。SA由于标准变化减少销售额10000元。SB由于标准变化而增加销售额15000元。CA减少的销售额平均收现期为90天,其余90000元的应收账款平均收现期降为40天。CB增加销售额的平均收现期为75天,原100000元的平均收现期仍为45天。BA减少的销售额平均的坏账损失率8.7%,其余90000元的平均坏账损失率由6%降为5.7%。BB新增加销售额的坏账损失率12%,原100000元销售额的平均坏账损失率仍为6%。评价A、B两方案的优劣(与旧方案比较后的结果,注意与教材中的区别)。项目A方案B方案信用标准变化对销售利润的影响PA=-10000×20%=-2000PB=15000×20%=3000信用标准变化对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影响信用标准变化对坏账成本的影响-10000×8.7%=-87015000×12%=1800信用政策变化带来的净利润(-2000)-(-375)-(-870)=-7553000-469-1800=731375%15)10000(36090469%15)15000(36075以上计算表明,应采用B方案。例2:设恒远公司要改变信用条件,可供方案A和B信用条件A信用条件B1、信用条件:45天付清,无现金折扣;2、增加销售额20000元;3、全部销售额的平均坏账损失率为8%;4、需付现金折扣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百分比为0;5、平均收现期为60天。1、信用条件:“2/10,n/30”2、增加销售额30000元;3、全部销售额的平均坏账损失率为4%;4、需付现金折扣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百分比为50%;5、平均收现期为30天。通过分析计算,比较两方案的优劣。评价:项目A方案B方案信用条件变化对销售利润的影响PA=20000×20%=4000PB=30000×20%=6000信用条件变化对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影响=1125=-250现金折扣成本的变化情况0(100000+30000)50%×2%=1300信用条件变化对坏账损失的影响1200000×8%-100000×6%=3600130000×4%-100000×6%=-800信用政策变化带来的净利润4000-1125-3600-0=-7256000-(-250)-1300-(-800)=5750%15)4536010000060360120000(%15)4536010000030360130000(以上计算表明,应采用B方案。收账费用与机会成本、坏账损失的关系收账费用机会成本与坏账损失•在制定综合信用政策时必须考虑的因素:•①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能力。•②外部市场经济环境。•③企业过去的信用政策及其实施情况。•1.应收账款日常管理的制度安排•(1)企业的基本管理制度•企业在应收账款日常管理方面的基本管理制度是坏账准备制度。坏账准备制度,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制度规定:•其一,关于坏账准备金计提基础、计提标准和计提方法方面的规定•其二,关于坏账损失确认方面的规定•(2)财务部门的配套管理制度•完整的账薄记录制度•灵活的账龄分析制度•2.应收账款日常管理的基本工作内容•(1)设计妥当的收账程序•(2)确定科学的收账策略•(3)选择有效的讨债方法第三节存货规划及控制•生产型企业的存货可以分为三类:–消耗品与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流通型企业的存货分为两类:–消耗品–商品•存货的功能–储存必要的原材料和在产品,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储存必要的产成品,有利于销售;–适当储存原材料和产成品,便于组织均衡生产降低产品成本;–留有保险储备,可防止有意外事件发生造成的损失。•存货的管理–其一是存货订购的数量;–其二是存货订购的周期存货的持有成本储存固定成本——与存货数量无关储存变动成本——与存货数量相关:每期平均库存量(Q/2)×单位存货的每期储存变动成本(C)固定订货成本——与订货次数无关变动订货成本——与订货次数相关:每期订货次数(N=A/Q)×每次订货成本(F)采购成本:每期需要量(A)×单价(P)订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取得成本•存货的相关成本–采购成本•年采购数量(A)×单位价格(P)–订货成本•订货次数(N=A/Q)×每次订货费用(F)–储存成本•平均储存存货数量(Q/2)×单位存货年储存费用(C)经济批量模型(EconomicOrderQuantity,EOQ)——哈里斯(F.W.Harris)1915年提出假设①能够及时补充存货,即企业在有订货需求时能够立即购得足够存货②所订购的全部存货能够一次到位,不需陆续入库③没有缺货成本(无固定订货成本和无固定储存成本)④需求量稳定且准确预测⑤存货供应稳定且单价不变;⑥企业现金充足,不会因为现金短缺而影响进货经济批量控制t1t3t2时间Q/2Q存货持有量•材料的成本–购买价格、订货成本、储存成本•经济订货批量:使不考虑购买价格变动的总成本最低QAFCQT2T:总成本C:每件年储存成本Q:每批订货量A:全年需要量F:每批订货成本CAFQ2经济批量经济批次FACQAN2最低成本AFCT2考虑价格变动的经济批量•书中例题9-14•再订货点——含义:订购下批存货时本批存货的储存量。不存在保险储备时存在保险储备时再订货点=原材料日耗用量×原材料的在途时间考虑因素平均每天的正常耗用量(n)预计每天的最大耗用量(m)提前时间(发出订单到货验收完毕t)预计最长提前时间(r)保险储备2ntmrs保险储备下的再订货点=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保险储备2ntmrs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