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三节新生代诗歌新生代诗歌的出现一种有别于“朦胧诗”的“新的诗歌”和“新的诗人”的出现,就是势所必然。这种出现,采用了一种和“朦胧诗”对抗、反叛的姿态,他们将自己称为“第三代人”,创作命名为“第三代诗”。其它的称谓还有“新生代”、“后朦胧诗”、“后新诗潮”、“后崛起”、“当代实验诗”等。:在当时,“pass北岛”或“打倒北岛”是他们中一些人喊出的口号。这可以理解为“北岛们”影响的强大,构成了需要大力量才得以突破的“阴影”。杨炼《大雁塔》我被固定在这里已经千年在中国古老的都城我象一个人那样站立着粗壮的肩膀,昂起的头颅面对无边无际的金黄色土地我被固定在这里山峰似的一动不动墓碑似的一动不动记寻下民族的痛苦和生命韩东《大雁塔》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为了爬上去做一次英雄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或者更多那些不得意的人们那些发福的人们统统爬上去做一做英雄然后下来走进这条大街转眼不见了也有有种的往下跳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那就真的成了英雄当代英雄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纪念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王小龙这一瞬间改变了什么这模样古怪的混血儿突然失踪借助烟雾浓浓的掩护……没消化的早餐三明治天空中闪闪亮亮“他们”文学社(南京):韩东、吕德安、于坚;“海上”诗群”(上海):默默、刘漫流、孟浪;“新传统主义”:欧阳江河、廖亦武;“整体主义”:石光华;“非非主义”:周伦佑、杨黎;“莽汉主义”:万夏、李亚伟;、“城市诗派”:宋琳(四川)。写作者:王家新、柏桦、肖开愚、牛波、陈东东、海子、骆一禾、西川、张枣、翟永明、伊蕾、钟鸣等。“第三代诗”盛况“1986——在这个被称为‘不可抗拒的年代’,全国两千多家诗社和十倍百倍于此数字的自谓诗人,以成千上万的诗集诗报、诗刊与传统实行着断裂……至1986年7月,全国已出的非正式打印诗集达905种,不定期的打印诗刊70种,非正式发行的铅印诗刊和诗报22种。”“现代诗群体大展”1986年的10月,《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举办了“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介绍了“100多名‘后崛起’诗人分别组成的60余家自称‘诗派’”,“汇萃了1986年中国诗坛上的全部主要”的实验诗派。当然,其中有坚定的探索者,也有一些是趁热打铁的起哄者。后来,将“大展”的材料汇集为《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一书,由同济大学出版社(上海)出版。“他们文学社”(南京)“我们关心的是诗歌本身,是诗歌成其为诗歌的,是这种由语言和语言的运动所产生美感的生命形式。我们关心的是作为个人深入到这个世界中去的感受、体会和经验,是流淌在他(诗人)血液中的命运的力量”韩东韩东,诗人、小说家。1961年生,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著有诗集《爸爸在天上看我》,中短篇小说集《我们的身体》、《西天上》、《美元硬过人民币》、《我的柏拉图》、《明亮的疤痕》,诗文集《交叉跑动》,随笔集《韩东散文》、《爱情力学》,长篇小说《扎根》、《我和你》。“海上诗群”1984年秋诞生在上海,主要成员有默默、刘漫流、孟浪、王寅、陈东东、陆忆敏、郁郁等。“海上”的名称与“孤立无援”的诗人所感受到的“上海被推过来”经验有关。他们的诗更趋于个体生命与生存环境所发生的冲撞和矛盾。诗人们的孤独感,源自生活在上海这个东方大都市的“无根”的、纷乱的状态所带来的个人精神焦虑,他们试图通过诗歌“恢复人的魅力”。“整体主义”和“新传统主义”(四川)整体主义和新传统主义的诗作,与杨炼这一时期的艺术探索有更多的联系。他们倾向于从南方的远古习俗、神话传说取材,以构成一个存在于他们想像之中的、作为他们的精神形式的远古世界——新的现代“神话”。“南方渗透了神秘巫术的地貌,……那一座座痉挛向上的断壁,匪徒般掠夺空峡的棕云,归真反朴的水与城与人,都洋溢着一种酒味十足的反叛气息。太阳跃动在锋利的奥谷之口,闪射着尝试性的、新鲜而怪诞的光芒,它象征古今所有半神半人者,象征物质的诗”。“非非主义”(四川)四川的“非非主义”是第三代诗中惟一有着明确的理论主张的诗群。只是他们杜撰了许多概念,比如他们提倡的包括“感觉还原”、“意识还原”、“语言还原”在内的“创造还原”;并坚持对语言实行“三度程序”的非非处理,包括“非两值定向化”、“非抽象化”和“非确定化”等等。同时,他们还提倡一种“创造批评”。对于“非非主义”的理论和提倡的诗歌方式主要应从其中表达的现实情绪与态度去理解。况且,他们的创作,也很难看出与这些理论有着紧密的关联。“莽汉主义”(四川)“莽汉主义”在作品中表现了一种“反文化”的姿态,自称“腰间挂着诗篇的豪猪”,受到美国五六十年代“垮掉的一代”诗人的影响,有些作品带有明显的模仿痕迹。嘲讽的、放荡不羁的叙述者形象,使用随意性口语,对于“优美”、“崇高”的摧毁和破坏,是他们的这种“解构”性作品的主要特征。李亚伟《中文系》来到河埠头——在讲桌上爆炒野草这些要吃透《野草》、《花边》“莽汉主义”如果有一天战火燃烧,大敌当前我首先要干掉的只能是我自己我毕竟跟他们的命运相同既然无力自救又怎能救你《尚义街六号》--于坚法国式的黄房子老吴的裤子晾在二楼喊一声胯下就钻出戴眼镜的脑袋隔壁的大厕所天天清早排着长队《本草纲目》--张锋一两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三钱李商隐的苦蝉半勺李煜的一江春水煎煮所有的春天喝下都染上中国忧郁症海子简介海子(注: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哲学教研室任教,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省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海子的主要作品正式出版的海子诗集有:《土地》(春风文艺出版社1990年)、《海子、骆一禾作品集》(周俊、张维编,南京出版社1991年)、《海子的诗》(西川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海子诗全集》(西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97年)先后自印的诗集:《河流》、《传说》、《但是水、水》、《麦地之翁》(与西川合印)、《太阳,断头篇》、《太阳,天堂选幕》,《太阳,天堂和唱》。海子的理想“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不想成为一个抒情诗人,或一位戏剧诗人,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结合,诗和理想合一的大诗”“太阳七部书”曾经单独出版的长诗《土地》是“太阳七部书”中的一部分,它拥有一个大型的象征体系,由生动的灵兽和诗歌神谱组成;长诗的主题涉及人类在当代的整体命运。诗人要说的是,“由于丧失了土地,这些现代的漂泊无依的灵魂必须寻找一种替代品——那就是欲望,肤浅的欲望。大地本身恢宏的生命力只能用欲望来代替和指称”西川:诗人海子的死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将越来越清楚地看到,1989年3月26日黄昏,我们失去了一位多么珍贵的朋友。失去一位真正的朋友意外着失去一个伟大的灵感,失去一个梦,失去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失去一个回声。对于我们,海子是一个天才,而对于他自己,则他永远是一个孤独的“王”,一个‘物质的短暂情人“,一个’乡村知识分子”。海子只生活了25年,他的文学创作大概只持续了7年,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里,他像一颗年轻的星宿,争分夺秒地燃烧,然后突然爆炸。西川:《关于海子及其诗——死亡后记》海子的死因大致是:①自杀情结;②性格因素;③生活方式;④荣誉问题;⑤气功问题;⑥自杀导火索(爱情)。《四姐妹》荒凉的山岗上站着四姐妹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空气中的一棵麦子高举到我的头顶我身在这荒芜的山岗怀念我空空的房间,落满灰尘我爱过的这糊涂的四姐妹啊光芒四射的四姐妹夜里我头枕卷册和神州想起蓝色远方的四姐妹我爱过的这糊涂的四姐妹啊像爱着我亲手写下的四首诗我的美丽的结伴而行的四姐妹比命运女神还要多出一个赶着美丽苍白的奶牛走向月亮形的山峰到了二月,你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滚过春天的雷,你是从哪里来的不和陌生人一起来不和运货马车一起来不和鸟群一起来四姐妹抱着这一棵一棵空气中的麦子抱着昨天的大雪,今天的雨水明天的粮食与灰烬这是绝望的麦子请告诉四姐妹这是绝望的麦子永远是这样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的幸福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诗歌朗诵《祖国,或以梦为马》骆一禾的诗集《纪念》(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世界的血》(春风文艺出版社,1990年)、《海子、骆一禾作品集》(周俊、张维编,南京出版社1991年)、《骆一禾诗全编》(张玞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灵魂》在古城上空青天巨蓝丰硕象是一种神明一种切开的肉体一种平静的门蕴含着我眺望它时所寄寓的痛苦我所敬爱的人在劳作在婚娶在溺水在创作埋入温热的灰烬只需一场暴雨他们遥远的路程就消失了谁若计数活人并体会盛开的性命谁就象我们一样躺在干涸而宽广的黄泥之上车辙的故迹来来去去四周没有青草底下没有青草没有脉动的声音只有自己的心脏捶打着地面感觉到自己在跳动一阵狂风吹走四壁吹走屋顶在心脏连成的弦索上飘舞着于是我垂直击穿百代于是我彻底燃烧了我看到正是那片雪亮晶莹的大天空里那寥廓刺痛的蓝色长天斜对着太阳有一群黑白相间的物体宽敞地飞过挥舞着翅膀连翩地升高主要作品《中国的玫瑰》(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隐秘的汇合》(改革出版社,1997年)、《大意如此》(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虚构的家谱》(中国和平出版社,1997年)、《西川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随笔集《让蒙面人说话》(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黑房间》天下乌鸦一般黑我感到胆怯,它们有如此多的亲戚,它们人多势众,难以抗拒我们却必不可少,我们姐妹四人我们是黑色房间里的圈套亭亭玉立,来回踱步胜券在握的模样我却有使坏,内心刻薄表面保持当女儿的好脾气重蹈每天的失败待字闺中,我们是名门淑女悻悻地微笑,挖空心思使自己变得多姿多彩年轻、美貌,如火如荼炮制很黑,很专心的圈套(那些越过边境、精心策划的人牙齿磨利、眼光笔直的好人毫无起伏的面容是我的姐夫?)在夜晚,我感到我们的房间危机四伏猫和老鼠都醒着我们去睡,在梦中寻找陌生的门牌号码,在夜晚我们是瓜熟蒂落的女人颠鸾倒凤,如此等等我们姐妹四人,我们日新月异婚姻,依然是择偶的中心卧室的光线使新婚夫妇沮丧孤注一掷,我对自己说家是出发的地方创作简介翟永明1984年完成了其第一个大型组诗《女人》,其中所包括的二十首抒情诗均以独特奇诡的语言风格和惊世骇俗的女性立场震撼了文坛。以此为标志,“女性诗歌”在80年代中期成为第三代诗歌中可观的一部分。有批评家指出:“作为一个完整的精神历程的呈现,《女人》事实上致力于创造一个现代东方女性的神话:以反抗命运始,以包容命运终”。1985年,完成的长诗《静安庄》是又一部重要的作品,它承续了《女人》的自我寻根和成长的主题,并将个人成长和青春性的焦虑溶入到古老的土地象征和时间的命运循环主题之中。在80年代,翟永明几乎每年都有一部长诗发表,如《死亡的图案》(1987年)、《称之为一切》(1988年)、《颜色中的颜色》(1989年)等。1992年,翟永明从美国回来后,写作的《咖啡馆之歌》、《莉莉和琼》、《祖母的时光》、《脸谱生涯》、《小酒馆的现场主题》、《十四首素歌》等,诗风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注重内心情绪和生命经验的挖掘,转向对现实生存场景的描摹和评述。翟永明代表集《女人》(漓江出版社,1986年)《在一切玫瑰之上》(1989年)《翟永明诗集》(成都出版社,1994年)《黑夜里的素歌》(改革出版社,1997年)《称之为一切》(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随笔集有《纸上建筑》(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随笔集《坚韧的破碎之花》(东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