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诵读欣赏《雁门太守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李贺雁门太守行目标启动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通过品味词句,赏析诗歌画面,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3、初步了解李贺的写作风格。预习检测1、这首诗的题目中“”字提示了体裁,这个题目多写(内容)。2、李贺,(朝代),字,后人称他为“”行边塞征战之事唐长吉诗鬼:李贺,字长吉,:中唐:福昌之昌谷(后人称他李昌谷):《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少有才名,仕途失意,苦心吟诗,英年早逝:诗鬼、三李之一:浪漫主义,奇特的想象,瑰丽的色彩,奇峭的语言[作者简介]李贺,(790-816)字长吉,家居福昌之昌谷(今河南宜阳西)人,后人称李昌谷。据说,七岁能辞章。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锦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卒年二十七。李贺作诗务求新奇,诗风奇异诡谲,人称其“诗鬼”。【背景】唐朝中期,藩镇割据势力日益强大,某些少数民族统治集团常常侵扰内地,所以当时常常引起激烈的战争。李贺是站在进步的政治思想的立场上,维护唐王朝的完整统一,反对割据和侵扰的。诗写得悲壮苍凉,但也流露出作者忠君思想的阶级局限。自主行动: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要求:朗读诗歌,读清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合作互动1、小组交流本首诗的译文2、圈出疑难,小组内合作解决疑难3、推举代表交流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敌军像黑云一般压向城垣,城垣就要被毁坏;(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第一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把铠甲比作鱼鳞,以黑云压城城好象将要被毁坏的形象,夸张地渲染出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第二句,转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悲壮的号角,弥漫在深秋的天空中。边塞的泥土在紫色晚霞的映衬下凝成了胭脂的色彩。角:角声满天:燕脂:古代军中的号角。描写战斗的激烈。即胭脂,指战士流的血像胭脂一样红。这句说,塞上战士们的鲜血在夜里和土壤凝结成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颔联从什么角度来写的?有什么作用?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这两句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呜咽的角声,紫色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1、半卷:河名。战国荆轲刺秦王时,在此别众出发,慷慨悲壮。诗中用此典。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2、临易水:“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支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救援的)军队半卷红旗,向易水畔进发,夜袭敌阵。夜里浓重的寒霜,连战鼓也擂不响。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为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我们愿提起宝剑,誓死保卫祖国的边疆。君:玉龙:黄金台:皇帝。这里指宝剑。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用典,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诗人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这首诗浓墨重彩描绘……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既描写了唐朝将士……的英雄气概,又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思想。主题:渴望建立功业战争场景浴血奋战、视死如归1.第一句用“黑云”比喻什么?2.诗中用“燕脂”“紫”的颜色表达怎样的情调?3.“霜重鼓寒声不起”中的“不起”是什么意思?4.这首诗前六句与后两句的情调有所不同,试作分析。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指鼓声沉重不响亮。前六句用各种色彩和形象的描绘,渲染出紧张严峻的战争氛围,情调低沉;后两句描写战士们奋勇作战的精神境界,情调高昂。5、用浓墨重彩描绘战争场景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从诗中找出这些描写色彩的词。答:诗人巧妙地抓住了一系列富有特征的景象,运用了“黑”“金”“红”“紫”“燕脂”等字眼,使描写的景物更加色调鲜明。6、“甲光向日金鳞开”与“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具体分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甲光向日金鳞开”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现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阳光映照下的铠甲金色的鱼鳞城内的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样子6、“甲光向日金鳞开”与“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具体分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塞上燕脂凝夜紫”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现了战地的……场面。悲壮晚霞映衬下染了鲜血的泥土胭脂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的黯然凝重的氛围,7.对这首诗文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C第六句中,“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D.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C(对“鼓寒声不起”理解不当。“鼓寒”指战鼓遇寒受潮,“声不起”指声音沉重不响亮。)8.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分别描写敌我双方,互为反衬,写出敌人兵临城下,守城将士披甲迎战的紧张局势。B.第五句中“易水”不仅是指这场战争的地点,而且运用典故表现出悲壮慷慨的氛围。C.诗中前六句运用了各种色彩和形象的描写,来象征这场仗我方失利,战士们浴血奋战,情调是压抑的。D.最后两句用慷慨激昂的议论说明在危急关头,战士应该英勇赴难,为国捐躯,表现了全诗的主题。D(并非议论,而是巧用典故叙述战士的斗志和决心。)1、这首诗描绘了哪些场面?试着用短语概括。2、这些场面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找关键词)3、哪幅场景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可以从修辞、用字、感官角度、画面色彩等方面赏析)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你还知道哪些征战的诗句?检测促动1、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出战争的惨烈和悲壮的句子()2、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3、写出将士夜袭敌军的句子()4、试着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