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提问现场招聘考官提问:1、这个职位要带领十几个人的队伍,你认为自己的领导能力如何?2、你在团队工作方面表现如何?因为这个职位需要到处交流、沟通,你觉得自己的团队精神好吗?3、这个职位是新近设立的,压力特别大,并且需要经常出差,你觉得自己能适应这种高压力的工作状况吗?提问修改后提问:1、管理能力方面:A)你在原来的公司工作时,有多少人向你汇报?你向谁汇报?B)你是怎么处理下属成员间的矛盾纠纷的?举个例子好不好?2、团队协作能力方面:A)营销经理和其他部门特别是人力资源部门经常有矛盾,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纠纷,当时是怎么处理的?(情景式问题)提问B)作为高级营销经理,你曾经在哪些方面做过努力以改善公司内部的沟通状况?3、能不能经常出差:A)经常要加班吗?多长时间出一次差?B)这种出差频率影响到你的生活没有?对这种出差频率有什么看法?提问提问类型一、“封闭式”提问逼迫采访对象回答“是”或“否”。特点:(1)提问具体,范围严格,利于对某一问题的明确回答。适用于解释性新闻的采访。(2)留给对方回答的自由余地较小,限制对方扩散发挥。便于记者对某个事件或某人的观点进行追问。提问记者:小朋友,为什么没上学。小朋友:放假。记者:放什么假?小朋友:挖茅子。记者:放几天?小朋友:三天。记者:三天挖不成怎么办?小朋友:不叫上学。记者:你家挖成了没有?小朋友:挖成了。记者:挖成了怎么还不叫上学?小朋友:没条子。记者:没有什么条?小朋友:茅子条。---《焦点访谈》实例:提问提问类型功能比较:“开放式”:1、叙述个人经历,讲述故事。2、新闻事件中的知情人叙述事件经过。3、阐述个人观点意见。4、调节谈话气氛;缓解记者提问压力。在人物访谈中用的比例高。提问提问类型功能比较:“封闭式”:1、填写个人简介,了解基本情况。2、证实、核对、澄清事实。3、追问细节。4、限制对方绕弯子,突破谈话僵局。多用在限时采访(现场采访、新闻发布会提问、电话采访、调查问卷)。在人物访谈中与开放式提问穿插使用。提问二、“开放式”提问对采访对象回答没有限制,求得采访对象畅所欲言。特点:(1)提问概括,范围限制不严,给对方充分的自由发挥余地。(2)“开放式”提问的主要目的是让对方谈感受、谈经历。(3)谈话节奏舒缓,气氛较轻松。看《鲁豫有约》的开头是什么提问类型?央视著名主持人王小丫提问实例:背景:王小丫两会期间采访戴相龙,地点人民大会堂小组会后,众记者围堵采访对象。王小丫的问题:您刚刚完成由人民银行行长向天津市长的角色转换,请问您的感受是什么?您如何看待今年我国经济增长7%?思考题:是开放问题还是封闭问题?提得好不好?提问戴相龙对王小丫的问题没有回答,只说另找时间坐下来慢慢聊。央视记者张雪梅继续追问,她的提问:一:“请问您准备为天津人民做些什么?”二:“请问您希望天津人民给您一个什么样的评价?”--2003年3月央视《小丫跑两会》思考题:是开放问题还是封闭问题?提得好不好?提问戴相龙回答一:“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戴相龙回答二:“一个好市长!”这个例子告诉大家,在环境不允许记者与采访对象静下心来谈话时,记者宜采用“封闭式”提问。提问采访提问的破门技巧用“开放式”提问:投石问路。用“封闭式”提问:抛砖引玉。第一个提问用“封闭式”,对方可以迅速了解采访意图,有的放矢地谈话;如果用“开放式,是记者采用迂回战术,先使对方情绪放松,然后再进入谈话正题。一般来说:用开放式还是用封闭式视记者与采访对象的生熟情况和采访对象的职业、性格而定。提问实例:法拉奇采访邓小平的第一个问题:过去你们到处都是毛泽东的画像,这次我来只看到3幅毛泽东的像。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记者:还有一次你看到远处有一个山,就跟几个小孩一块走过去想看个究竟,有那样的一个故事吗?杨利伟:对,那还是很小的时候,我记得好像是正月初五,在放假,冬天,我们出去玩,看到山上有一个很尖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然后几个小孩走到那,回来天都黑了,实际上上面是一个烽火台,山顶的一个烽火台,到那去一天也没吃东西,可能往返50多公里,走了100多里地,累得已经没办法,回来的时候,天都黑了。采访提问对一时还不能集中注意力的采访对象,或紧张的人,记者可以用笼统的“开放式”提问开头,让采访对象在不经意的回答中慢慢进入状态。一些比较激烈话题的采访,也可以用一个含义广泛的问题开头,然后缩小话题,最后进入正题。这样对方不会一开始就抱有敌意,对每个问题都不肯畅所欲言。对一个熟悉的采访对象,或者对一个工作繁忙的采访对象用“开放式”的提问开头,效果可能恰恰相反,他会以为你的采访没有准备,你将占用他许多时间。思考题:向百忙中的领导了解新生录取情况?提问(难点、重点)怎样设计“开放式”提问?应该坚持开放度尽可能小的原则。央视记者敬一丹曾经说:只要你要求自己永远不说:“请谈谈你的感受”就能憋出十个好问题。开放度逐渐缩小的问题:1、“请你谈谈此时此刻的感受”。2、“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3、“此时此刻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4、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么做?提问•思考题:向刚破世界纪录的刘翔提问提问方式一、提问1、直接提问直白地提出记者要问的问题。2、陈述引题陈述:记者在提问前就自己已经掌握的材料进行陈述,内容包括:交待提问原因、背景、意图、采访对象曾经说过的话,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群众的意见反馈等。记者由陈述引出提问的主题。方式陈述的目的:1、为了让对方更清楚记者提问的理由;2、使采访对象有一个思考的线索;3、限定对方回答问题的范围和角度;4、提示对方回忆记忆模糊的事情;5、让对方证实记者掌握的材料的可信度。方式陈述引题多用在采访活动开始。先陈述后提问也可避免直接提问的唐突和生硬。陈述也是一种表白,将采访对象的情况通过记者的嘴说出来,会让对方知道记者的采访是有准备的,采访之前对自己多少有一些了解。陈述表面看起来似乎啰嗦,其实,却限制了对方回答的范围和角度,使对方的回答更集中,更得要领。方式实例:朱军:听说你决定要来这里做嘉宾的时候,特意给自己买了一件衣服(陈述),就是你身上穿的这一件吗?(提问)张海迪:是的,大家觉得好看吗?我特意配了一件开满鲜花的衬衣,五月的鲜花。就在昨天,我拿到自己刚刚出版的一书,我想它会在5月份跟朋友们见面。5月是鲜花遍地开的时节,在这美好的季节,跟大家在一起,我真的从心里觉得非常非常的高兴。让我们大家的生活都像鲜花一样,永远美丽地开放着。《艺术人生》方式实例:中央电视台记者:在世界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测目标7%,请问总理,能否达到这个目标?主要措施是什么?新华社记者:今年我国财政赤字309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3%。请问总理,如何看待我国的财政风险,这对下届政府有没有影响?2002年3月15日“两会”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接受记者采访方式[新华社记者]:总理您好,我是新华社记者。也是新华网的记者。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新华社记者,感谢总理在百忙之中登录我们的新华网。去年您曾经讲过,宏观调控对政府是一个新的重大考验,这个考验不亚于SARS的考验。现在一年多过去了,我想请问总理的是,您对去年的宏观调控有怎样的评价?今年宏观调控有什么特点?力度会不会进一步加大?谢谢。方式[温家宝]:过去两年我们在经济上遭遇了一场遭遇战,我们及时、果断地采取了宏观调控的措施,打了一套“组合拳”。现在可以说,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成功地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避免了物价的过度上涨。[温家宝]:我想换一个角度给大家讲一下。第一,宏观调控的基础还不巩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困难加大,特别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幅度大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极有可能反弹,煤、电、油、运依然紧张。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答记者问。方式二、追问追问是一种深入挖掘的提问方式。追问有助于扩展采访对象的回答。一般人对自己熟悉的事物谈得比较省略,一个领域的专家,谈技术性问题,只告诉你结果,常常省略研究过程,一些专业术语也非常人所能听懂。记者不懂、搞不清的问题就要追问,请专家讲细致,一些术语实在弄不懂,不妨让对方写出来,直到自己弄懂为止。提问方式王志:你怎么排除炭疽呢?钟南山:我想是完全可以排出,不是炭疽这些东西,因为这些东西是很容易发现的。王志:怎么排除鼠疫呢?钟南山:鼠疫也是,病原菌也是很容易可以发现的,通过肺组织通过分泌物都能够发现,通过血清学测定,那么这些都做过都没有发现。提问方式王志:最初还怀疑是禽流感。钟南山:是的,但是后来从病人的分泌物,从血清,从各方面的检查并没有发现有禽流感,所以后来我们觉得,提出来一个非典型性肺炎,可能更实际一些。那么到了后来,由于他的传染性很强,在卫生部把它补充为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提问方式追问时,要等对方把话说完,不能打断对方的谈话。如果听不懂的术语很多,或者一个关键的问题搞不懂,记者可以停下采访,集中先把不懂的问题搞清楚,再继续采访,这样避免不停地追问,使谈话变得艰难或断断续续。追问的技巧以不妨碍对方谈话为原则。思考题:追问什么?提问方式(重点)追问:1、新闻元素:时间、地点、人名、数字、技术等。2、细节:细节不等同于故事,它是故事中的场景、动作、语言、表情等诸要素。3、故事:故事不是经历,不是履历表,是事件中参与的若干个人物。4、对人物评价、观点、意见。提问方式•实例:•当张贤亮说到吃不饱饭的经历时,鲁豫追问道:您还记得那时有多重?张贤亮回答:当然记得,48公斤。鲁豫再追问:您多高?张贤亮回答:1米78。鲁豫有约-张贤亮提问方式三、设疑记者故意隐蔽语言动机,用假设引诱采访对象说出真话。假设可以是场景;寓言故事;别人曾经说过的刺激性话。以此引出采访对象强烈的好奇心;发挥采访对象的想象能力;刺激他急于反驳或“释疑”的愿望。提问方式实例:记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百年之后,请您原谅我问这个问题,就是在那个时候到来之前,我们大家,这些公众、这些读者能不能得到一个来自您自己的、来自您本身的非常客观的自我评价?(记者采访金庸)提问方式金:我现在快八十岁了,到一百年不过才二十年,至少还有二十年,现在我看不到一百岁的时候,怎么样评价自己?我现在只有希望,我希望百年之后还能有人看金庸小说,不要让电脑什么把这个小说全部赶掉了,我想只要世界上还有小说,大概中国人还会看金庸小说,我希望再过五十年、六十年还有人来看,我就觉得很满意了。记者:现在来评论金庸还为时尚早?金:是……提问方式记者:我现在来设计一个场面,在很久很久以后,一个大人领着一个孩子,走过了一片墓地,突然这个大人对这个孩子指着一块墓碑说,你非常喜欢的那个金庸,那个名字就在上面,就在那个墓碑上,然后两个人就过去了,在那个有金庸名字的墓碑上面,会写着什么?(设疑)提问方式金:这里躺着一个人,在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他写过几十部武侠小说,这些小说为几亿人喜欢。2003年7月央视《新闻夜话》•思考与练习题•1、采访提问有几种主要的方式?•2、提问时记者为什么要先做陈述?陈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什么时候追问?追问的目的是什么?•4、什么是封闭式提问?封闭式提问的特点是什么?•5、什么是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提问的特点是什么?•6、记者提问应该掌握哪些技巧?•7、提问忌用哪些语言?•8、自己设计一次采访提问并实际采访,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写一篇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