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目标重点掌握安全、安全管理、危险、事故的含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知识目标:重点掌握安全、安全管理、危险、事故的含义;重点掌握企业安全管理和现场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掌握事故致因理论;了解安全管理的形成与发展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第一节安全管理基本知识安全是企业的核心利益,安全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基本概念(一)安全的内涵安全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能将人或物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换言之,安全意味着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若这种可能性超过了可接受的水平,即为不安全。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二)安全管理的内涵安全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也就是说,安全管理是以安全为目的,通过管理职能,进行有关安全方面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工作,从而有效地发现、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预防各种意外事故,避免各种损失,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的顺利发展,为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安全管理按照主体和范围大小的不同,可分为宏观安全管理和微观安全管理。按照对象的不同有可分为狭义的安全管理和广义的安全管理。宏观安全管理泛指国家从政治、经济、法制、体制、组织等各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进行的活动;微观安全管理是将企业作为安全管理的主体,是指经济和生产管理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所进行的具体安全管理活动,通俗地说就是关于企业安全管理的学问。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三)危险的内涵危险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超出了可能接受范围的一种状态。危险与安全一样,也是与生产过程共存的,是一种连续型的过程状态。危险包含了尚未为人所认识的,以及虽为人们所认识但尚未为人所控制的各种隐患。同时,危险还包含了安全与不安全一对矛盾斗争过程中,某些瞬间突变发生、外在表现出来的事故结果。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四)事故的内涵事故的确切内涵,至今没有一致的、准确的解释。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认为:“事故是非计划的、失去控制的事件”。我国《辞海》中对事故的解释是:“事故是指意外的变故或灾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规范》(GB/T280001—2001)中的定义为:事故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我国的安全生产界认为:“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非计划的(即意外的),可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事件”。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五)隐患的内涵隐患是指在生产活动中,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而客观存在的可能对系统造成损失的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常见的安全隐患有以下几种类型:1、最大的是心理隐患。惰性心理、侥幸心理、麻痹心理、逞能心理;2、最直接的是人为隐患。违章、违纪、违标;3、最根本的是管理隐患。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好人主义。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二、企业安全管理企业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组织保障、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检查等。(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组织保障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各级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事情和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纵向方面,即从上到下所有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二是横向方面,即各职能部门(包括党、政、工、团)的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保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保障,二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保障。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指企业中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设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在企业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专职或兼职人员。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二)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建设安全和卫生技术措施工程,如防火防爆工程、通风除尘工程等;增设和更新安全设备、器材等以及这些安全设备、器材的日常维护;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按照国家标准为职工配备劳动保护用品和设施;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其他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如用于制定及落实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对企业其他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厂级安全教育培训内容车间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班组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四)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检查是查思想、查意识、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整改等。硬件系统检查包括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等。安全生产检查的方式主要有经常性安全检查、定期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群众性安全检查。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安全生产检查方法常规检查安全检查表法仪器检查法三、现场安全管理现场安全管理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家有关生产法规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直接消除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为目的的一种最基层的、具有终结性的安全管理活动。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套系统化、程序化,同时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科学管理体系。以著名的戴明管理思想,即“戴明模式”或称为PDCA模型为基础。一个组织的活动可分计划(Plan)、行动(Do)、检查(Check)、改进(Act)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来实现,通过此类方式可有效改善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五、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1、搞好安全管理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基本保证;2、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4、安全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保驾护航的作用。3、安全技术和职业安全健康措施依靠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二节事故致因理论及安全管理基本原理一、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的核心是从对大量典型事故的本质原因的分析中提炼出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这些机理和模型反映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能够为事故原因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从理论上提供科学的、完整的依据。(一)事故因果连锁理论1931年美国人海因里希论述了事故发生的因果连锁理论,称为海因里希连锁理论,又称海因里希模型。其核心思想是: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即伤害与各原因相互之间具有连锁性。该理论形象地描述了事故的因果连锁关系。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M-P-H-D-A过程构成了事故因果关系,如果第一块倒下,则发生连锁反应,后面的骨牌相继被碰倒,即骨牌代表时间相继发生。该理论有明显不足之处,如对于事故致因连锁关系的描述过于绝对化、简单化、“链条化”。事实上,事故灾难往往是多链条因素交叉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海因里希将事故连锁过程概括为五种因素遗传与社会环境(M)人的缺点或失误(P)伤害(A)事故(D)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H)(二)能量意外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受伤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向人体的转移,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异常或意外的释放。该理论与其他事故致因理论相比,具有两个主要优点:一是把各种能量对人体的伤害归结为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从而决定了把能量源及能量传送装置作为防止或减少伤害发生的最佳手段这一原则;而是依照该理论建立的对伤亡事故的统计分类,是一种可以全面概括、阐明伤亡事故类型和性质的统计分类方法。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三)基于人体信息处理的人失误事故模型这类事故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人失误会导致事故,而人失误的发生是由于人对外界刺激(信息)反应的失误造成的。其中的威格尔斯沃思模型认为,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信息不断地作用于操作者的感官,给操作者以“刺激”,若操作者对刺激作出正确的响应,事故就不会发生;反之,如果错误或不恰当地响应了一个刺激,就有可能出现危险。危险是否会带来伤害事故,则取决于一些随机因素。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四、动态变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世界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工业生产过程也在不断变化之中。针对客观世界的变化,安全工作也要随之改进,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如果管理者不能或没有及时地适应变化,则将发生管理失误;操作者不能或没有及时地适应变化,也将发生操作失误。外界条件的变化也会导致机械、设备等的故障,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主要有两种动态变化理论:一是扰动起源事故理论;二是变化—失误理论。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五、轨迹交叉论轨迹交叉论的基本思想是:伤害事故是许多相互联系的时间顺序发展的结果。这些事件概括起来不外乎人和物(包括环境)两大发展系列。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轨迹),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了接触(交叉),能量转移于人体时,伤害事故就会发生。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又是因为受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二、安全管理基本原理系统原理强制原理责任原理预防原理人本原理第三节安全管理的形成与发展安全问题自古有之,有组织的安全管理是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一、国外安全管理发展概况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二、我国安全管理发展概况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第一阶段:建立和发展阶段(1949—1957年)第二阶段:停顿和倒退阶段(1958—1978年)第三阶段:恢复和提高阶段(1978—1992年)第四阶段:市场经济下的高速发展阶段(1993—至今)第四节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持续实现安全生产的不可或缺的软支撑。仅靠科技手段往往达不到生产的本质安全化,需要有文化和科学管理手段的补充和支撑。优秀的安全文化体现在人们处理安全问题有利的机制和方式上,不仅有利于弥补安全管理的漏洞和不足,而且对预防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具有整体的支撑。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一、安全文化的概述文化是人类群体带有传统、时代和地域特点的、明显的或隐含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机制。具体地说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安全文化反映的就是一定时期的地域条件下,组织和个人明显的或隐含的处理安全问题的方式和机制。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安全文化包含:安全观念文化:主要是指决策者和大众共同接受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安全价值标准。它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和提高安全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的基础和原因。安全行为文化:是指在安全观念文化指导下,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物态文化是安全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形成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条件。它能体现出组织或企业领导的安全认识、态度和理念,折射出安全行为文化的成效。安全管理文化对社会组织(或企业)和组织人员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和作用,它集中体现安全观念文化和安全行为文化对领导和员工的要求。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二)安全文化的功能及作用影响力激励力向导力约束力二、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一)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关系1、安全文化对安全管理有影响和决定作用2、安全管理有赖于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的支撑和指导3、管理活动作为人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体现在社会文化活动中,并带有不同时期的文化特征。(二)实现安全“三双手”与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三双手”:安全机器装备与工程设施等、安全法规和制度等、安全文化和习俗等;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三、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一)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与目标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安全观念文化的建设。安全管理的实践经验表明,受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百分之百地保证系统、设备或元件的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安全观念文化的培养与熏陶,使员工从内心深处形成“注重安全、关爱生命”,自发自觉保安全的本能意识,才能最终实现本质安全。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