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1问题提出2旧事新谈31980:职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江汉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无锡职业大学41985:对口招生•《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51985:四五套办•四年中专五年大专–西安航空学校–北京地震学校–上海电机学校–邢台军需学校62009:职教体系7教育反思8取得的成绩•数量扩张–高职半壁江山–中职翻番•资金投入–央财--地方财政9存在的问题•质量•吸引力•衔接•公平•均衡10战略的转移•目标–质量–吸引力•措施–第三方评价–信息技术–现代职教体系–现代学徒制11体系内涵12基本内涵13内容•与国民教育体系相对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训–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14特征15中国特色16学校职业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中国、俄罗斯、法国•企业职业教育–日本•企业-学校职业教育–德国、奥地利、瑞士•学校-企业职业教育–改革后的中国选择17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教育•总体投入不足4%–国际平均水平18发展不平衡的职业教育•东西部存在较大差异–差异还在不断扩大19世界水准20国际一流21创造硬实力22发展信息技术23信息技术的投入需持续增加24管理平台-教学平台25数字化教学资源库26素材库•教案、录像、课件、考题、答案27课程库28单一课程--系列课程29说中教听中学的课程--做中教做中学的课程30慕课MOOCs31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Massive大规模•O:Open开放•O:Online在线32中国式慕课•十二校联盟–机制建设–平台建设–课程建设33微课34微•微小、细微、碎片•微博、微信、微视频•微乎其微-精深奥妙•微不足道-微言大义35微内容•短小扼要、摘要形式的东西–一封邮件–一则网络新闻–一个即时短信–一句twitter里的碎语–一段土豆网上的评论–一个Wikipedia中新增的词条–一段Youtube上的视频–一个Facebook中好友留下的电话号码36微课•美国戴维·彭罗斯2008年秋首创•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一分钟教授•知识脉冲•一节的短小的视音频,呈现某个单一的、严格定义的主题37教育技术的微课阶段•1980:计算机扫描•1990:多媒体课件•2000:信息化教学设计•2012:微课程设计–广泛分布在桌面软件、浏览器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上38仿真软件库39信息技术的发展需机制创新•政府主导–国家制定标准–国家层面招标–国家出资购买–国家赠送学校•共建共享–行业–院校–软件公司–教育科研机构40提升软实力41德国的理念•神似-形似42新加坡的实践43本土化建设•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德新学院–日新学院–法新学院44发展阶段•第一步:二年实现初步衔接–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45发展阶段(2)•第二步:五年形成基本架构•第三步:十年最终建成46预期效果•学生–适度满足升学的愿望–适度展示自身的才华•院校–保证稳定的生源–减少重复性学习–提供就业升学的选择–实现较高质量的就业•社会–满足经济界、企业界的要求–构建教育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以较低的教育成本获得较高的教育收益47经验借鉴48具体做法49美:普职融合50强化课程界限弱化学校界限•社区学院–大学基础教育–普通高中–职业培训–补缺培训–社区教育•综合中学–普通高中课程–职业教育课程51英:文凭等值52具有升学与就业同等效力53英:1-5级•在3级平台上可以互相转换–普通教育可以继续向上也可转入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可以继续向上也可转入普通教育54澳:资格框架55以国家能力框架为基准56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都向能力框架靠57两者在既定平台上可以互相转换58澳:1-6级•在5-6级平台上可以互相转换–普通教育高中可以继续向上也可转入职业教育初级–职业教育5-6级可以转入普通高等教育59德:专门补习60双元制毕业生可通过专科高中进入高等教育继续学业•补一年基础文化课程可进入4年制高等教育•补两年基础文化课程可进入5年制高等教育61普通高中毕业生可进入职业教育(时间上可略减)•或进入大学深造–5年制的高等教育–4年制的高等教育•或直接就业62获得师傅或技术员资格的在职人员同样有机会进入高等教育继续学业•或直接进入高校专业学校学习•或免入学考试进入高等专科学校学习•或通过口试进入高等专科学校学习63经验借鉴•美国强调选择•澳州强调转化•英国强调等值•德国强调质量64现状分析65学制分析66六年制•3加3–中职3年高职3年67五年制•5年一贯制•2加3–中职2年高职3年•3加2–中职3年高职2年68生源分析69类型不同•普通高中生•职校毕业生–中专–职高–技校70专业不同•机电类–机械制造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业电气化专业•旅游类–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导游专业–旅行社服务与管理专业71基础不同•仅有文化基础没有专业基础•文化基础较差专业基础尚可•文化基础较差专业基础也差72衔接分析73体内衔接74高职院校大专部和中专部•与现行政策相违背–我国比较强调学校的类型75体外衔接•不同学校的衔接•不同专业的衔接•不同学生的衔接76机制分析•行政色彩较强–学校与学校的结合多为指定–专业与专业的结合多为指定•选择氛围较弱–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愿意进入高职学习–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愿意进入指定的高职学习–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愿意进入指定的专业学习–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进入高职学习77框架构建78指导思想79理论以国民教育体系的衔接为参照系•公共基础课程的衔接•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的衔接80实践以能力体系(各自所需完成的工作任务)的衔接为参照系•理实一体化的专业课程衔接–宽度拓展–深度加深81基本观点82质量第一•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一等于二•一加一小于二83双边增长•技能的增长–动作技能增长–认知技能增长–动作技能和认知技能同时增长•理论的增长84分段实施•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满足学生升学的需求85单元组合•单元组合课程•课程组合计划86个性发展•保护个性•发扬个性87客观依据•内在联系–职业教育各层次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之间存在内在联系–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外在表现–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主要在专业实践课相关–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主要在公共基础课相关–职业教育各层次之间既在公共基础课又在专业课相关88主要任务89目标衔接90人才类型•技能型人才–动作技能–认知技能•技术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91衔接组合•技能型-技能型–动作技能-动作技能–认知技能-动作技能•技术型-技能型92专业衔接93本科、专科、中职专业目录一并设置94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由低到高呈现金字塔型–若干个工种岗位并入一中职专业–若干个中职专业并入一高职专业–若干个高职专业并入一本科专业95课程衔接96必修课程97公共基础课程98课程层次•中职课程1–德育、数学、语文、外语、体育、计算机•高职课程2–德育、高数、语文、外语、体育、计算机99课程衔接100以数学为例•仿高中与大学数学衔接–中职初等数学–高职高等数学101专业类基础课程102理论价值•有利于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中高职衔接•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专业103个案:机电大类专业104所含专业•机械制造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业电气化专业•空调制冷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专业105课程层次•中职课程1–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气基础、基本功训练(车工、钳工、电工、焊接工)•高职课程2–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气基础、基本功训练(车工、钳工、电工、焊接工)106课程衔接•以机械基础为例–中职5单元–高职在中职的基础上加宽加深10单元107专业基础课程•衔接方法基本相同•衔接的数量和难度大大增长108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109理论价值•还原工作任务•提高教学效率110数控技术专业•中职理实一体化课程–轴类零件加工–套类零件加工–盘类零件加工–槽类零件加工–螺纹类零件加工–复杂零件加工1–复杂零件加工2–复杂零件加工3•高职理实一体化课程–复杂零件加工1–复杂零件加工2–复杂零件加工3–复杂零件加工4–复杂零件加工5–复杂零件加工6111理实分列的专业课程•衔接方法基本相同•衔接的数量和难度大大增长112选修课程或选修活动113原则•抓大放小–选修课程微型化趋势114个性化课程•原则–鼓励个性发展–尊重已有成果–科学折算学分•比例–最大:80%–通常:20%–初期:5%•类型–技能证书–专利证书–发明证书–科研论文–大赛成绩–劳动经历115理论探索116动力•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学生家长117质量118学习年限•国际教育标准分类–高中后的大学教育119如何补偿•强强联合•假期利用•减少重复120选择•学校的选择–高职院校的选择–中职院校的选择•学生的选择–读书的选择–就业的选择121效益•成本–高中生入读高职–中职生入读高职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