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选择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八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选择与决策第一节货币政策的作用•一、货币政策的内涵•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等中介指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包括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政策传导机制和政策效果。•货币政策的功能: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保持金融稳定。•二、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货币供给是一定时期内由中央银行和存款货币银行提供的各种货币形式的总量。•货币需求是一定时期内社会公众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其资产的需要。•货币均衡是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基本适应的状态。•社会总供给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社会总需求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需要总量。•社会总供求均衡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适应的状态。•社会总供给货币需求•社会总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经济均衡经济均衡三、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一)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内生:货币供给主要由经济体系的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实体经济变量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决定的。•外生: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的。•Ms=m.B•其中:Ms为货币供给量;m为货币乘数;B为•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是由通货C和存款准备金R这两部分•构成,即B=C+R;货币供给量是由通货C和全部存款货币D这两部分构成,即:•m=Ms/B=(C+D)/(C+R)=(C/D+1)/(C/D+R/D)式中:C/D为通货──存款比率;R/D为准备──存款比率。总体来看,通货──存款比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公众的行为,但也受中央银行政策调整的影响。准备──存款比率的大小特别是超额准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的行为,但中央银行对此有很大的影响力。基础货币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行为,中央银行根据货币供给的意向,运用政策工具直接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因此,货币供给虽然不完全是外生的,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基本上是可控的。•如果对上面的货币供给决定公式作更细致的划分,其基本结论仍是如此。•(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1.货币政策对产出、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可以通过AD-AS(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来进行分析。如图所示:AD1ASQ1Q2Q3Q4AD1AD2AD3AD4ASP4P3P2P1E1E2E3E42.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货币政策是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具有扩张或紧缩经济的作用,适当的逆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抑制经济的剧烈波动。但是,由于货币政策作用的时滞影响和货币政策使用时机、力度等掌握难度的影响,货币政策的不当也可能加剧经济的剧烈波动。3.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适当的货币政策有利于金融稳定,而不适当的货币政策将导致金融动荡。0.005.0010.0015.0020.0025.00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GDP实际增长率GDP缩减指数m2增长率•(三)有关货币政策效应的理论分歧★西方经济学界对货币政策效应问题存在较大的分歧,其中集中体现在对总供给曲线形状的不同观点上。1.古典学派的观点(无效);2.早期凯恩斯主义者的观点(有效);3.早期菲利普斯曲线(有效);4.弗里德曼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短期有效,长期无效);5.卢卡斯的政策无效性命题(理性预期);6.新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有效论(非对称信息,价格粘性)。综上所述:从理论演变过程来看,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认识经历了有效—无效—有效的演变;从宏观调控的实践来看,随着金融创新工具的迅速发展,货币政策有效调控的难度在增加,但总体上仍不失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货币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是与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宏观经济环境、经济波动的不同阶段、各种政策工具的合理使用和有效性协调分不开的。四、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为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主要的经济手段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收入政策等。★现代市场经济是高度货币化的经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居于主要的地位。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货币政策的重要性正日益增强。第二节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形成历史•中央银行成立初期到1930年以前——稳定币值及汇率;•1930年以后——充分就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稳定币值,充分就业;•50年代起——稳定币值,充分就业,经济增长;•50年代末期以后——稳定币值,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1972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二、货币政策目标(一)稳定物价(StabilizationPrice)1、含义: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没有发生显著的、急剧的波动。2、引起一般物价水平上升的原因:•总需求过多•成本上升•结构性因素3、物价变动的总趋势——上升•从产品成本因素看•从货币因素看•从实际经济运行看4、衡量物价稳定与否的标准•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二)充分就业(FullEmployment)1、含义:凡是有能力并且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工作。2、造成失业的原因•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周期性的失业;增长不平衡性的失业)•结构性原因造成的失业(没有经过训练;歧视;地区)•摩擦性失业(劳动力的流动性;信息不灵;市场机制不完善)•季节性原因引起的失业3、衡量充分就业的标准•社会中哪些人算愿意就业的劳动力•失业指标如何统计?•(三)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1、意义•观点一:经济增长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或者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优点是容易找到一个直接指标;缺点是:经济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两个概念不能完全等同;统计上难以确定;没有注意社会的环境成本;有许多商品包含在最终产品,但是并不直接增加人类的财富。)•观点二: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长。(优点是考虑了潜力;缺点是没有考虑生产能力的闲置时间;难以统计)•2、标准:人均数来衡量•(四)国际收支平衡(BalanceofInternationalPayment)•1、概念: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相抵,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2、国际收支状况与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关系•3、国际收支失衡的形态•经常账户的失衡•资本转移的变化•黄金外汇储备的增减•4、衡量国际收支平衡的标准——自主性交易平衡与否,是否需要调节性交易来弥补•三、目标间的关系•(一)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矛盾•(二)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三)促进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四、对最终目标进行权衡的争论•相机抉择•临界点原理选择•轮番突出选择•五、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发展经济,稳定货币•稳定货币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