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屈光学双眼视功能病例的分析实验目的:教学目的:进一步掌握双眼视功能图表的绘制原理和方法,熟练地进行双眼视功能分析教学任务:对两例患者的视觉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分析Sheard’s准则此准则要求融像储备至少应该为需求量的两倍。即正融像辐辏储备为外隐斜的两倍;负融像辐辏储备为内隐斜的两倍,用公式表达为R≥2D。(R代表储备量;D代表需求量)储备表示在需求满足后仍能利用的融像性辐辏的量,对于外隐斜指的是需求线至ZCSBV右侧边界的水平距离;对于内隐斜指的是需求线至ZCSBV左侧边界的水平距离.不符合R≥2D的需求时,需通过公式P=2/3D-1/3R来计算获得棱镜量1:1规则1:1规则要求BI的恢复点应至少同内隐斜一样大。可通过公式:B0棱镜P=(内隐斜-BI恢复值)/2求得所需的棱镜量,P值≤0表示无需棱镜,P0则需要棱镜Percival准则Percival准则要求在特定的测试距离需求点或正位眼点应该落在整个融像辐辏范围的中三分之一内,而不考虑隐斜。整个融像辐辏范围的中三分之一习惯上被认为是被检者的的用眼舒适区,Percival准则若患者在某一测试距离需求点或正位眼点落在整个融像辐辏范围的中三分之一外,且有视疲劳的现象存在,则需求棱镜的矫正,所需的棱镜量可通过P=1/3G-2/3L进行计算,G代表正负相对辐辏中较大的一侧,L代表较小的一侧,棱镜的基底方向应朝向正负相对辐辏中较大的一侧,P0则需棱镜,P≤0则无需棱镜。三者在算得棱镜量之后,均可通过公式△S=P/A获得球性度数改变量,通过球镜度数的改变来解决患者不适(P代表上述公式中计算所得的所需棱镜量,A代表AC/A)或采用训练的方法矫治。1:1规则仅用于内隐斜患者sheard‘s法则和Percival准则,均可用于内、外隐斜的预测和处理但实际中Percival准则并不常用,不仅因为它应用时较为烦琐,而且由于它在处理问题时不考虑隐斜而存在较大的争议病例分析1:例1:患者视功能状况绘制如图:病例分析1患者视远时为正位眼或接近正位,需求量D=0,而正融合辐辏储备R=10,能满足Sheard’s准则的R≥2D的需求;视近时伴有较大的外隐斜10△,即患者要维持正位视的需求量D为10△,视近时的正融合辐辏储备R较小,约为6△,不满足Sheard’s准则R≥2D需求;隐斜线的斜率较大,说明患者的AC/A的比率较小(约为2/1),,且调节近点可达正常(调节幅度达8D),而辐辏近点减退(辐辏幅度为47△),据此可诊断为辐辏不足。可推测患者视远时无不适存在,而在做常时间的近距离工作时,可能会出现视疲劳、头昏和暂时性复视等症状,病例分析1利用BO棱镜进行正位视觉训练来增加正融合性辐辏能有效地解决患者的症状,当然训练棱镜的度数可以通过Sheard’s准则来确定只要将隐斜量(需求量)乘上2,就可算得储备所需增加量,训练棱镜基底方向与眼位偏斜方向相同。理论来讲此隐斜视患者的处理除训练之外,还可以配BI棱镜来缓解症状,或通过球镜的变化来实现,但由于棱镜对隐斜的处理只是通过改变光线传播方向来适应眼的偏斜倾向,以此来减弱融合力的持续紧张状态,消除视疲劳,并不能纠正眼位,却会因融合力的“废用”而造成越来越大的显斜本例患者是辐辏不足,AC/A的比率低下,并不能通过球镜的变化来缓解不适,对此例患者利用BO棱镜进行正位视觉训练最为有效。病例分析2患者视功能状况绘制如图:病例分析2患者视远为正位视或接近正位视,能满足R≥2D的Sheard’s准则;视近时伴较大的内隐斜10△,即患者视近时要维持正位视的需求量D为10△,而负融合辐辏储备R相对不足,约为13△,不满足R≥2D的Sheard’s准则,患者视近时将产生不适感;其隐斜线的斜率小于正常人的需求线斜率,所以患者的AC/A比率高于正常人,计算可得10/1;其调节近点可达正常(调节幅度达9D),而辐辏近点高于正常(约为90△)且患者视近时的负相对辐辏较低,整个双眼单视清晰区ZCSBV较正常的ZCSBV多斜向右侧,据此可以诊断为辐辏过度。病例分析2据Sheard’s准则,可通过2D-R=2*10-10=10△的计算公式来求得所需配戴的BO棱镜度;由于患者AC/A值较高,故可以通过改变球镜量的方法视近。由于AC/A为10/1,每放松1.00D的调节,就可缓解10△的隐斜量,患者在视近时可做+1.00D的球镜改变量。第三种解决方法就是配戴BI的棱镜进行训练以增加负融像辐辏的幅度,但实际中这种训练常常无效。所以对于辐辏过度的患者最佳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改变球镜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