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级:一、简述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4、生产力制约教育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手段。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二、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三、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思想4、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四、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1、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科展开2、课程标准主要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组成3、课程标准用于编写教材、评价、考试命题、教师教学的直接依据五、简述课程内容三种文本表现形式:1、课程计划由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用于指导学校教学活动的2、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科展开,用于编写教材、评价、考试命题、教师教学的直接依据3、教材由教科书、讲义等组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六、简述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发展学生体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4、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七、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八、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2、上课,这是教学的中心内容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测与评定九、简述上好课的具体要求: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结构合理5、语言艺术6、气氛热烈7、板书有序8、态度从容十、简述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的要求:答:直观性教学是运用多种感知、感性认识的教学贯彻的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和言语讲解结合起来3、重视运用言语直观4、防止直观的不当和滥用十一、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的要求:答:启发性教学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教学贯彻的要求: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十二、简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的要求:答:要按照知识和学生的身心顺序教学贯彻的要求:1、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按照学生的认知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进行教学十三、简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的要求:答: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学贯彻的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解决好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十四、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优点:1、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作用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缺点:1、学生独立性受到限制2、学生动手机会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3、难以照顾个别差异4、教学方法、内容缺乏灵活性十五、防止遗忘的方法(如何组织复习)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2、合理分配时间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十六、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1、实质:将新知识和旧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2、条件: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的学习意向、适当的旧知识。十七、构建主义的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1、知识观:知识是一种解释或假设,是动态可变的,在不同的情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2、学生观:学生的经验很丰富、学生的经验有差异性、引导学生产生新的经验。3、学习观:主动构建性、社会互动性、学习情境性。十八、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培养:①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②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③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④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2、激发:①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启发式教学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品③利用反馈信息,妥善奖惩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努力十九、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二十、学习策略的分类1、认知策略:是一种处理学习材料的策略,分为:①复述策略:重复学习材料进行记忆②精加工策略:理解学习材料,对学习材料进行加工③组织策略:整合学习材料,进行分类整理2、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处理学习过程的策略,分为:①计划策略:设置学习目标②监视策略:监视自我学习③调节策略:发现问题进行补救二十一、认知发展阶段论中的前运算阶段1、万物有灵论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4、没有守恒概念二十二、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1、婴儿期:信任对怀疑,建立信任感,克服怀疑2、儿童早期:自主对羞怯,建立自主感,克服羞怯3、学前期:主动对内疚,建立主动感,克服内疚4、学龄期:勤奋对自卑,建立勤奋感,克服自卑5、青春期:统一对混乱,建立统一感,克服混乱6、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建立亲密感,克服孤独7、成年中期:繁殖对停滞,建立繁殖感,克服停滞8、成年晚期:完善对绝望,建立完善感,克服绝望二十三、简述个人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个人品德的核心、基础2、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3、道德意志,自我行为调节、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4、道德行为,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关键二十四、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给予适当的奖惩5、价值辨析二十五、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前习俗水平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2、习俗水平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遵守法规秩序定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伦理定向阶段二十六、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与提高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流,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不算前行的过程二十七、中学德育的途径1、思想品德课与学科教学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活动4、共青团组织的活动5、班会、例会、周会、晨会6、班主任工作二十八、榜样示范法运用的要求1、选好学习的榜样2、激发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3、引导学生用榜样调节行为、提高修养二十九、中学德育疏导原则贯彻的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三十、中学德育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贯彻的要求1、教育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与尊重学生的态度,关心爱护学生2、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严格要求学生,认真管理3、教育者要想学生提出严格合理的道德要求三十一、中学德育知行统一原则贯彻的要求1、加强思想道德理论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2、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对学生的评价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4、教育者要以身作者,严于律己二级:三十二、简述现代社会(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1、教育全民化2、教育民主化3、教育现代化4、教育终身化5、教育多元化6、教育个性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全球化三十三、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和目的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的管理体制。三十四、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3、教育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4、完成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三十五、简述教育对文化的功能:1、传递、保存文化功能2、传播、交流文化功能3、选择、提升文化功能4、更新、创造文化功能。三十六、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比较有效3、学校教育可以有效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4、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三十七、简述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1、社会依据: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③文化传统④人口2、人的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和年龄特征3、学制本身的依据:本国学制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影响三十八、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义务教育年限延长2、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综合化3、高等教育大众化4、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三十九、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适应时代需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四十、简述活动中心课程论的观点:1、主张一切学习来自经验,学习是经验的改造或重组2、主张学习要与个人特殊经验发生联系3、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四十一、简述教材设计的一般原则:1、方向性,教材设计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完整性,教材设计要保证内容的完整3、适切性,教材设计要适应、切合学生的特点四十二、简述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1、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言语智力、逻辑智力、运动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自然智力四十三、简述新课改背景下的评价观:1、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发展2、体现最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3、评价内容的综合化4、评价标准的分层化5、评价方式的多样化6、评价主体的多元化7、关注发展过程四十四、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四十五、简述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1、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2、分量适宜、难度适度3、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四十六、简述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1、根据教学方法本身的特点选用2、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选用3、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4、根据教学目的选用5、根据现有的教学媒体选用四十七、简述教学评价的原则:1、客观性,教学评价要客观、实事求是2、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学发展、促进师生发展3、整体性,教学评价要从整体上进行4、指导性,教学评价要对教学活动产生指导作用四十八、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性质2、学习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4、记忆的方法5、时间因素6、情绪和动机的影响四十九、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记忆的容量逐渐增大,短时记忆的广度接近成人2、记忆的有意性加强3、意义记忆成为主要手段4、抽象记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五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五十一、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1、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量2、教授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五十二、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3、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知识4、训练学生想象力5、引导学生积极幻想五十三、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注意原型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4、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五十四、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学习材料的相似程度2、原有认知结构,知识储备中的认知结构影响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学生愿意学习的态度4、年龄、智力、教学指导、外界提示与帮助等五十五、简述最近发展区的含义及启示含义:最近发展区是学生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水平之前的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