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一级简答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级简答题1.简述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发展水平(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制约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1.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2.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思想。(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3.简述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4)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4.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5.教育的文化功能(1)传递和保存文化功能。(2)传播、交流与丰富文化的功能。(3)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4)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6.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1)课程计划(教学计划)(2)课程标准(3)教材7.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布置、检查课外作业。(4)课外辅导。(5)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8.简述上好课的具体要求(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结构合理。(5)语言艺术。(6)气氛热烈。(7)板书有序。(8)态度从容。9.简述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1)正确的选额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3)要重视是运用语言直观。(4)防止直观的不当和滥用。10.简述循序渐进原则的贯彻要求(1)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11.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12.简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13.简述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1)考虑教学方法本身的特点和功能,灵活选择,综合运用。(2)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内容选择教学方法。(3)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4)依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5)依据现有的教学媒体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14.简述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2)合理分配时间。(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15.简述建构学习理论(1)建构主义知识观(2)建构主义学生观(3)建构主义学习观16.简述有意义学生的实质及条件有意义学生的实质: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的条件:1.学生材料的逻辑意义;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生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17.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18.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生动机(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19.简述学习策略的类型1.认知策略:复述策略(多种感官参与、划线)、精加工策略(记忆术:缩略词法、谐音联想法、做笔记、生成性学习)、组织策略2.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3.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管理策略20.简述如何对后进生进行教育(1)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3)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4)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5)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21.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22.简述榜样示范法的贯彻要求(1)选好学习的榜样。(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23.简述教师成长的历程(1)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教师自身及人际关系(2)关注情景阶段——关注学生学习成绩(3)关注学生阶段——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24.简述中学生德育的途径(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基本途径(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的活动(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事实政策学习(6)班主任工作25.简述知行统一原则的贯彻要求(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26.简述长善救失原则的贯彻要求(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学生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27.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28.简述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同伴(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6)角色扮演(7)小组道德讨论29.简述品德的心理建构(1)道德认知(2)道德情感: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4)道德行为30.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感知运功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31.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