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史纲要导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亲,欢迎来师院学习主讲人:张玉霞副教授联系电话:13506921855邮箱:zyx11603@163.com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教学目的:本讲属综述性质,目的是让同学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并对中国近代史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与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4一、课程性质及历史沿革二、“纲要”课的教学目的与意义三、对如何学习的几点建议5(一)、本课性质1、是根据26号文件设立的新四课之一,是思想政治课,是公共必修课。2、是一门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3、是一门历史知识课。6什么是近现代史(一)界定:“史”字本义出土文献·史鼎及史尊中的“史”字7说文解字中的“史”字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说文解字》8“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则代表被史官被纪录的事,换句话说,即所有被文字纪录的过去事情。“历史”一词出现较晚,《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史”前加“历”字是指经历、历法,也就是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在事件中加入时间的概念,“历史”一词就具有了当今的含义。也有人认为“历”乃近代日本学者为翻译英文“history”而附加之辅助义,其意味着人类所经历过的事情,在意义上其概括范围远较“史”字为之大。9“历”“史”两字连用是近代才开始出现的。三种历史:(1)发生的;(2)档案文献中记录的;(3)根据档案文献记录研究分析的。历史并未“过去”,它是现实生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大学学习的历史与中小学学习历史的不同要求10什么是历史?•history:hi-story;his-story•“人类历史”,是“对人类经历的叙述和反思”,是对“人类的成就、希望和挫折、斗争和胜利的记录和解释”。11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家是想哪儿说哪儿,无体系;史家则不同,必须有体系有逻辑。谁先占有了史料,谁就有了知识产权。122、何谓“纲”与“要”所谓“纲”即基本的历史发展线索、脉络,也就是哪些历史事件构成了近现代史发展的中心脉络。如(1)、以太平天国——维新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心;(2)、太平天国——洋务运动与早期改良派——维新变法——晚清新政——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国民党统治为中心;13所谓“要”就是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根本发展目标与方向。现在的观点有:反三座大山压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即不同政治派别共同目标是实现工业化、民主化、市场化、城市化、市民化等;中国的文化与历史发展的自我选择,即认为近现代是不盲目学习西方,也不泥古,要在文化与制度上创新,走有中国特色道路。14(二)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设置的历史沿革:我国高校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始自1919年五四运动后。五四运动纪念碑151、20世纪20年代初期这是我国高校以北京大学为先,首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阶段。16◆1918年冬,李大钊、高一涵等在北大组织了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马客士主义研究会”,对外称研究马尔萨斯人口论。17◆1920年3月,邓中夏、罗章龙、黄日葵、刘仁静、何孟雄等19人在李大钊指导下,发起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以研究马克思派的著述为目的”。位于北京大学二院的“亢慕义斋”◆1920年3月,邓中夏、罗章龙、黄日葵、刘仁静、何孟雄等19人在李大钊指导下,发起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以研究马克思派的著述为目的”。位于北京大学二院的“亢慕义斋”◆1920年3月,邓中夏、罗章龙、黄日葵、刘仁静、何孟雄等19人在李大钊指导下,发起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以研究马克思派的著述为目的”。位于北京大学二院的“亢慕义斋”18◆从1920年起,李大钊在北大史学系、经济系、法律系和政治系先后开设了《唯物史观》、《工人的国际运动》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并对学生进行考核。这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19当年的一份试卷《试卷》封面印有六个套红大字:“北京大学试卷”。有四个墨印字:“唯物史观”。《试卷》为竖红条十行纸,两面折合。在折合处也印有套红“北京大学试卷”六个字。20《试卷》上还有“北京大学政治系二年级(贺廷珊)评定玖拾伍分第26号民国十二年学科试验”等字样。它从考试的层面,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李大钊在北大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情况。21试述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要义并其及于现代史学的影响试题22答卷“马克思在他的经济学批判的序文里,正式发表唯物史观的根本原理。马氏的意思,似欲把史和社会对照着想。按他的大意,社会的变革,便是历史。推言之,把人类横着看,就是社会,纵着看,就是历史。”23“又说人类社会一切精神的构造,都是表层构造,只有物质的经济的构造,是这些表层构造的基础构造。”“从来的历史家,欲单从上层说明社会的变革,上层的变革,全靠经济基础的变动,故历史非从经济关系上说明不可。这便是马氏唯物史观的大意。”24“唯物史观出世后,这些唯心解释的企图,都一一失败了,不得不进取于唯物的解释,史学的价值,才日日提高,日日昌明,全都是受马氏的影响。所以有历史眼光的人,都说马克思是辟新路的持刀者,是历史上最大的新纪元。由他影响观之,马氏真不愧为纪元人!”2520世纪20年代的北大红楼今日北大红楼摄于2004年8月26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党外革命者,在白色恐怖下,艰难地保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阵地的阶段。2、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新中国成立前27中国近现代史作为大学正式开设的课程,最早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20世纪20年代后期罗家伦在清华讲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在学科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以罗家伦、蒋廷黻(fú)为代表的“近(现)代化”派和以李鼎声、范文澜、胡绳等人为代表的“反侵略派”。两派虽然在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一点上是大体相同的,但对于整个近代历史发展的认识框架及对历史发展动力的认识等却存在着很大分歧。一般说来,“近(现)代化”派把“近(现)代化”看成近代历史发展的动力,认为中国只要能够学习西方,实现近(现)代化,中华民族就能复兴。28反侵略”派则认为,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只有彻底从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解放出来,只有彻底打倒作为帝国主义的工具的中国反动派,中国才能有真正的国家统一、人民民主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参见范文澜《中国近代史序言》,1946年版)29研究近代史,就是为了提醒人民,警惕帝国主义会利用这样那样的方法来破坏中国人民的革命,为了指出中国的民族独立只有依靠无产阶级的领导而不可能依靠资产阶级的领导来实现”。(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北京六版序言))这一派要证明的重点是“帝国主义侵略者怎样在中国寻找和制造他们的政治工具,他们从中国统治者与中国人民中遇到了不同的待遇,以及一切政治改良主义者对帝国主义者的幻想曾怎样地损害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同上,香港初版序言)30两派学者在当时所进行的近代史研究及进行此种研究时所运用的思想框架和提出的主要观点,基本上是为服务于当时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而进行的,分别代表了当时中国政坛上的两大政党——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立场。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当时的历史也已经对两个派别的近代史主张做出了某种结论:坚持革命、争取民族独立的共产党受到人民支持,建立了新中国。313、解放后开设中共党史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设中国革命史90年代初改中国革命史通论(以现代化为座标,拟进一步改为中国近现代史通论)4、1999年改毛泽东思想概论5、2005年开始改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2中央高度重视总书记亲自批示总书记亲自批示中宣部、教育部要深入研究高校公共理论课的教学问题。并成立了调研组,调研组就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相关课程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全国教材“一本通”(一个提纲,一个教材)33◆自2004年起,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高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的新方案开始酝酿。342004年10月(9月召开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16号文件)。35◆2005年3月,中宣传部、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36该通知规定,自2006年9月起,我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7课改中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全过程,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38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胡锦涛总书记曾这样讲:“要使所有大学生都明白,党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寄予殷切期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39这段话饱含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深情和厚望,同时又深刻阐释了党的教育方针、党在新时期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当代大学生实际需要相统一的现实基础。40逻辑关系:1、为什么中共要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哲学、政经、科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12、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相结合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毛、邓、三个代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3、用马、毛、邓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4、“两个了解”“三个选择”新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2二、课程设置目的与意义43(一)“纲要”课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纲要”课涉及的主要内容,时间跨度160多年,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44期间,1840—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为中国近代史(在这110年里,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以后为中国现代史。45◆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规定,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46根据这个规定,进行“纲要”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叙述和分析,帮助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及懂得“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47为何选择1840——2007年的历史最能反映历史的巨变(社会形态、领导力量、政权、革命性质的转变);最能了解中国国情;最能反映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什么。48(二)、主题和线索49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与线索分期1840191919491956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代史(社会主义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至今50课程内容时间:1840年~21世纪初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中国现代史:1949~21世纪初三个时期:1840~1919: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919~1949:天翻地覆的三十年1949~21世纪初:走向辉煌的五十年51主题:近现代中国是一个充满激烈变动的时期,出现“千古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向中国人提出了两个十分紧迫的历史新课题

1 / 17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