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一位有名的雄辩家。其门人公都子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孟子回答说:“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汉代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时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在中国,“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这位有远见的母亲真是没有白费心思,她的儿子孟轲终于在中国历史上久享盛誉,与儒学始祖孔子一道被称为“孔孟”,孟子本人也被尊为“亚圣。”在这部著作中,作者构建了完整、庞大的孟学体系。千百年来,无数学者把这一庞大的学说体系条分缕析,或以注疏、章旨形式,或以旁通、体认等名目,指出孟学所蕴含的价值。二、回顾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权,然后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的名言警句孟府孟林亦称亚圣林,位于邹城市东北孟子墓碑《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7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如饭,最宜滋养;《孟子》如药,最宜祓弊。战国时期,诸侯们“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一部春秋就是一部战争史。在春秋三百年里,“战伐侵功不可胜数”。在战国期间战争频繁,仅大规模的战争即达222次。战国名将白起长平之战坑赵卒40万,所到之处,杀人盈城,尸骨遍野,头颅成山,血流成河。成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最残酷的杀害战俘的行为。鬼谷子的弟子孙膑和庞涓两人的私怨,使两国人民深受战火之苦。由此我们就可以想象得出当时的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孟子一针见血的指出“春秋无义战”连年的战争导致人民流离失所,在宋国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时代背景介绍面对这样的局面,圣人之心在滴血。在那个强者争霸,弱者受苦,生灵涂炭的年代里,孟子心痛得四处奔走呼唤,他在列国间疲惫地奔波,马不停蹄从一个国家奔向另一个国家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他想用他的仁政,开明政治,将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本文就是记录了他不远千里来进谏梁惠王的情况。(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一、通假字通“斑”,头发花白通“途”通“毋”,不要语言现象归纳2、动词活用作名词请以战喻战争语言现象归纳二、词类活用(1)填然鼓之(2)七十者衣帛食肉(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名词活用作动词打鼓穿称王3、形容词作动词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1)是亦走也(2)非我也,兵也(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标志:…也。(1)申之以孝悌之义(2)树之以桑(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介词结构后置(1)或……或……(2)直……耳(3)是……也(4)是何异于……3、宾语前置未之有也4、固定句式有的……有的……只……罢了这是……呀这同……有什么区别?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1、寡人之于国也2、河内凶3、请以战喻4、弃甲曳兵而走5、养生丧死无憾6、然而不王者国君对自己的谦称/形影孤单的人黄河/河流荒年/凶恶,不吉利请允许我/礼貌用语,让对方……跑/行走供养活着的人/保养身体这样却/连词,表转折四、古今异义思考:孟子否定了魏国及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仁政王道之始不违农时(农)保护鱼类(渔)按时砍伐(林)王道之成鼓励养蚕(纺)繁兴六畜(牧)生产粮食(农)兴办教育初步措施根本措施不可胜食不可胜用保民教民旨在阐述统治者想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应反省自己,清除虐政,施行仁政。孟子在最后一层旨在说明什么?孟子第二则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处室:住在一起。富贵:形作名,富贵的人反:通“返”餍:吃饱良人:指丈夫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瞷(jiàn)良人之所之:暗中看他所去的地方。瞷,窥视,暗中看。前一个“之”主谓之间,消独,后一个“之”是动词。所之,所去的地方。显者:有名望的人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之祭者:走向祭祀先人的人施(yí):通“迤”,斜行,这里指暗中跟踪国中:都城内国:都城之东郭:去城之东门外墦间:坟墓间蚤:通“早”,早晨顾:回过头看、环视其:大概为:是道:方法。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仰望:古:依靠、指望。今:今指仰起脸来看讪:讥讽未之知:“未知之”宾语前置句施施(yíyí):喜悦自得的样子骄:轻视。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译文:(如果)从君子的角度看,那些用来求取升官发财的方法,使他们的妻妾不感到羞耻而相对泣于中庭的人,是很少见的!由:介词,从之:音节助词所以……者:用来……的方法希:通“稀”,少。利达:显达指责社会上那些用龌龊的手段谋求富贵显达的人,连他们自己的妻妾都感到无地自容。本则寓言内容是什么?如果结尾改为齐人一到家就被妻妾揭穿真相,臭骂一顿,这样改好不好?明确:不好。让齐人浑然不觉,自己蒙在鼓里却还以为别人被自己蒙在鼓里,兴冲冲地继续吹嘘夸耀,这就产生出强烈的戏剧效果,增强了讽刺性。孟子第三则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今兹:今年戴盈之说:“让国君实行十分之一的税率,让国君废除关卡和市场的征税,今年,请让我不能做到,请让国君减轻赋税和关市之征,来等到明年再全部废止,怎么样?”什一:什分之一去:除去,废除征:动作名,征收的赋税以:表目的已:停止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如:如果其:代指国君征收苛税的办法译文:孟子说:“现在有人每天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告诉他说:‘这不是君子的正道!’他说:‘请让我减少偷鸡的数量,每月偷一只,来等到明年停止偷鸡。’如果你知道国君征收苛重的赋税不合道义,就应该迅速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日:名作状,每天攘:窃取,偷是:这道:道义,正道损:减少运用偷鸡者知道自己的行为不符合道义却不能停止,来讽刺宋国君臣知道赋税苛重不符合道义却要等到明年才改变,显示宋国君臣不施“仁政”,不关心民生的道理。本则内容是什么?孟子第四则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与:动词,亲附译文:孟子拜见梁襄王,出来,告诉别人说“远远看他不像个国君的样子(没有国君的威仪),接近他也看不到使人敬畏的地方。“他突然问道:‘天下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对他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谁会归附他呢?’语:告诉就:靠近,接近卒:通“猝”,突然恶乎定:怎样安定。恶,何,哪里定于一:安定于统一孰:谁嗜:爱好“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夫:那槁:干枯油然:云盛的样子作:兴起沛然:雨势大的样子浡然:兴起的样子之:语气助词无义其:禾苗如:像御:抵挡译文:“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您知道那禾苗生长的情况吗?七八月间(如果)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如果)天上乌云密布,哗啦啦地下起一场大雨,那禾苗就会茂盛地生长起来。禾苗像这样的话,谁能阻档它的生长呢?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夫:那人牧:指统治百姓的国君,引领:伸长脖子而:表修饰译文:现在那天下的国君,没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如果有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殷切地期待着他了。果真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哗啦啦的气势盛大,谁又能够阻挡他们呢?”诚:果真由:通“犹”,好像沛然:气势盛大的样子讨论: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动词,统一。翻译: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讨论:孟子是怎样看待梁襄王的?•望之不似人君,就之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再读最后一段弄懂孟子的比喻说理讨论:孟子是怎样说明“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这一道理的?文中用了怎样的寓言故事?禾苗:百姓:遇暴政而痛苦遇仁政而归之百姓归附大水流向低处想一想遇旱而枯槁遇雨而兴盛施行仁政——获得民心——统一天下“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反映了孟子主张要用“仁政”来获得民心,从而统一天下的仁政思想。本则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