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技术市场现状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72009年10月第3卷10期Vol.,No.10,October2009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而研发外包服务(主要是离岸外包)成为这一产业中最耀眼的明珠。本文根据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登记涉外合同交易数据库,分析了上海生物医药研发外包行业的现状、特点、市场规模、优势领域等情况,同时也分析了研发外包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笔者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摘要关键词 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外包;技术市场;产业研究文/邓茂张海波芮国忠*上海作为国内研发外包(OutsourcingService)最为活跃的地区,从政府的大力支持到企业的积极运作,上海地区的研发外包已经形成“品牌”效应。“张江药谷”已成为研发外包的“代名词”,这里云集了众多研发外包的精英企业,研发外包的年销售额也不断攀升。1上海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业的现状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上海地区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总额约为50亿元的规模,其中研发“外单”约为20亿元,占到整个研发外包服务40%的份额。此外,临床研究在整个研发服务业中所占比重也有所增长。1.1通过联盟和战略合作方式谋求跨越式发展1.1.1研发外包服务中心的建设2005年2月,“上海市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基地”和“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中心”在张江挂牌成立,成为我国首个达到美国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标准的外包服务机构。外包服务中心整合各新药研发企业可提供的“外包”服务,充分利用各企业技术优势互补,运用整体观念协调外包服务中心内各企业的发展,结束以往生物医药企业小、散、乱的格局,将现有研发资金效益最大化。2004年浦东新区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产值仅为2.2亿元,到2007年时已达21.4亿元,连续四年大幅增长,增速将近10倍。目前,已有300余家各类生物医药企业落户于浦东新区的张江药谷。1.1.2医药研发外包公司联盟2007年5月,上海桑迪亚医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联友药业有限公司和华大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公布成立新药研发外包(CRO)服务联盟,成立国内第一个能够各施所长、高质量提供新药研发过程Industry&Market经济与市场Industry&Market经济与市场8ChineseJournalofPharmaceuticalTechnologyEconomicsandManagement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中各项化学相关研发服务的紧密联盟,合并前三家公司的业务互不重合。按照协议,将以联盟的名义进行市场推广和接订单,这种业务范围高度互补的企业合并带来了一个共赢的局面。这一联盟已经吸引到了国际企业的加盟。2008年2月,欧洲医药生物研发服务提供商NovaSecta已经正式成为联盟的一员,并为该联盟带来欧洲市场的CRO订单。1.2研发外包服务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目前,上海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见图1)。包括药物靶点研究、化合物合成筛选、药代动力学、提取与工艺研发、原料药研究、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临床研究、政策法规咨询和注册报批等细分领域,集聚了睿智化学、桑迪亚、美迪西、维欧精鼎、药源药物化学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CRO服务企业。因此,可以为全球的制药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新药研发服务。2上海生物医药研发外包行业市场规模分析2.1交易总量从医药领域涉外登记合同统计结果(见表1)来看,上海地区的成交合同数量与成交合同金额近三年(2006~2008年)基本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趋势。2006年和2007年连续保持近17亿元的成交规模,以及130余项成交合同数量。截至2008年11月底,合同成交数量已经和2006年、2007年水平相当,成交金额突破20亿元,出现上扬态势。图1 上海浦东张江研发外包服务链结构注:本图由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公司提供药物探索中试放大上市后监测药物探索临床前试验临床试验INDNDA选择疾病选择目标家族基因功能相关靶位筛选化合物从化合物筛选到候选药物临床前期I期临床到II期临床II期临床到III期临床III期临床注册与上市上市后监测IV期临床药物来源生物咨询药物筛选化学合成药物改质药代动力毒理试验小试生产药理实验试验用动物试验规划检测分析试验报告法律报告注册服务营销服务上市后检测服务睿智化学、开拓者化学、桑迪亚、华大天源、美迪西、先导药业、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美迪西中医药大学新药安全评价中心上海单抗精鼎医药、维欧医药科技、睿星基因、桑迪亚中试放大、规模化生产桑迪亚—联友、药源药物化学睿星基因制造生产行销CROCMO代理商CRO:研发服务外包CMO:合同生产92009年10月第3卷10期Vol.,No.10,October20092.2技术流向上海地区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合同委托方国家分布具有“梯队性”的特点:其中,美国为主要的委托方所在国,近三年占比达到44%,成为第一梯队;其他,日本、英国与香港占比均在10%以上,成为第二梯队;再者,欧洲的瑞典、法国、比利时、德国、数据2006年2007年2008年总计成交金额(万元)167581.37165857.52203271.33536710.22项数135133130398表1 2006~2008年上海地区医药领域涉外登记合同总体情况丹麦和瑞士的比例达到20%成为第三梯队,见图2。2.3服务模式分析生物医药研发外包的服务模式主要有:合作开发、委托开发、技术秘密转让、生物、医药新品种权转让;一般性技术服务等。从数据库统计数据可知,上海地区医药领域研发外包服务模式以“委托开发”为主,同时还存在着大量转让类的合作模式,包括专利权、专利实施权、技术秘密和新品种转让等具体转让形式。2008年委托开发合同金额达到17.1亿元人民币,转让类的合同金额达到3.1亿元人民币。2.4合同类型构成合同主要分为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几种类型。鉴于委托开发与技术转让成为上海地区医药技术研发外包的主要合作模式,技术开发与技术转让类合同顺理成章成为主要的登记合同类型。2.5知识产权类型从知识产权类型分析来看(表2),发明专利类研发服务近三年共有8项,占比2%,成交金额达到1.17亿元,占比亦为2%。技术秘密与新医药品种依然是主要的知识产权类型,说明境外委托方仍未将真正意义上的具有核心专利技术开发活动外包。2.6技术交易主体2.6.1技术买方主体分布从合同金额角度分析,买方主体表现为:境外委托机构企业法人与私人机构呈“四六”分布(表3),近三年外方在中国开设的机构和国外大学委托开发服务较少。图2 2006~2008年上海地区流向境外主要国家合同交易额统计分布情况美国44%日本13%英国11%香港特别行政区10%瑞典6%比利时3%德国2%丹麦1%瑞士1%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及其他法国6%韩国1%Industry&Market经济与市场10ChineseJournalofPharmaceuticalTechnologyEconomicsandManagement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6.2技术卖方主体分布从合同金额角度分析,上海生物医药技术交易卖方体现为:内资企业唱“主角戏”,是主要的技术卖方;外资研发机构居次席。外资研发机构的年成交金额除2007年略低之外,基本上是内资企业年成交金额的一半。此外,上海的科研机构2006~2007年表现出较好的成交规模,2007年一度达到近6亿元的收入,但2008年陡降至2000万元。见图3所示。数据年份合同类型2006年2007年2008年总计成交金额(万元)动、植物新品种0.000.0030796.8030796.80计算机软件821.150.00267.161088.31技术秘密144521.8292511.39115561.74352594.94生物、医药新品种12475.1569664.1349820.00131959.28未涉及知识产权2323.253604.002688.758616.00专利7440.0078.004136.8911654.89成交金额汇总(万元)167581.37165857.52203271.33536710.22项数动、植物新品种0011计算机软件1001020技术秘密888466238生物、医药新品种334246121未涉及知识产权26210专利2158项数汇总135133130398表2 2006~2008年上海地区医药领域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类型统计分析表另一方面,从研发服务合同成交数量分析,内资企业所承担的研发服务项目与外资企业相差无几,但外资企业近三年保持着更具优势的增长态势,内资企业则显示出略微的下滑趋势。见图4所示。3上海地区研发外包优势领域分析目前上海生物医药研发CRO服务以“离岸外包(OffshoreOutsourcing)”为主,服务主要集中在临数据年份买方类别2006年2007年2008年总计成交金额(万元)大学1776.1724.00496.132296.30企业59982.2953285.4090905.22204172.91外国个人104891.62112537.13108219.98325648.74驻中国机构931.2910.983650.004592.27成交金额汇总(万元)167581.37165857.52203271.33536710.22项数大学82414企业637381217外国个人625543160驻中国机构2327项数汇总135133130398表3 2006~2008年上海地区技术交易买方主体统计分析表112009年10月第3卷10期Vol.,No.10,October2009药物合成、药物设计、化合物活性筛选、药物分析等相关服务。3.2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美迪西、上海单抗制药技术、国家新药安全评价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几家单位能够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完善的药物临床前药理药效及药代动力学研究。随着药明康德在苏州的GLP中心、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动物遥感(Telemetry)实验室,上海地区的药物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实力得到大大提升。3.3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临床研究业务在近几年发展迅速,目前拥有以精鼎医药、维欧医药科技、睿星基因为代表的从事临床研究服务的企业;主要为客户提供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组织实施、临床监督、数据管理、临床试验文件、新药申报、咨询服务等。3.4药物注册报批研究随着“基地”CRO服务企业服务链的不断完善以及国际CRO服务企业通过合作或者设立分支机构进入“药谷”,张江园区在临床研究、药品注册申报服务、高效原料药生产等方面CRO服务能力将得到快速提升。目前,拥有以方达医药、桑迪亚等代表企业为中国制药公司研发医药产品提供美国FDA申报服务的企业。4发展研发外包服务业存在的问题4.1研发外包服务与国内创新脱节目前,国内主要承接“离岸外包”研发业务的CRO公司,为国际制药企业提供研发服务较多,鲜有参与到我国创新体系的建设中来。无锡药明康德董事长李革博士在接受《英才商业杂志》记者罗影采访时说:“药明康德不会转型,自主创新不是我们的方向。”所以说,依靠CRO来提高我国的新药研发创新能力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床前研发服务,在化合物合成筛选、提取与工艺研发、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3.1化合物合成、药物筛选服务化合物合成、药物筛选服务是上海地区研发外包服务最为显著的亮点。聚集了桑迪亚、开拓者、药明康德、睿智化学、先导化学、华大天源等一批实力强大、技术过硬的外包服务企业。能够为国内外的制药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实验室研发、药物活性筛选、原料药生产等服务,为制药企业降低研发成本,推动产业发展。目前,已接受默克、阿斯利康、药典制药、Concurrent制药公司、Deciphera制药公司、欧加农制药、TargeGen公司等国外企业的委托,为其提供160000140000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2006年2007年2008年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交易金额(万元)时间(年)图3 2006~2008年技术交易金额分析图80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