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老师的教学理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于永正老师的教学理念今年暑假,我有幸走进于永正老师,看了他的课堂实录,学习了他先进的教学理念。我概括总结了于老师的“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对于永正教学观的研究达到又一新高度。在于老师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常常是这样一番景象: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言语生动,琅琅书声不绝于耳,课堂上不时发出阵阵笑声,教学中,基本功训练很扎实,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课堂上,有于老师设置的诗一般的意境,有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加上于老师的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听于老师的课就是一种艺术享受。于老师特别重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他一直默默地进行着语文教学的探索,他的“教无定法”的阅读教学、生动活泼的作文教学对陈旧的教育理念、封闭的教学思想都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他的语文教学承继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注重语言“意合”的特点,注重在诵读中感悟并将其与现代教育观中的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结合进行教学,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五重”教学的提出,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语文教育的一次回归,标志着于永正老师语文教学艺术风格的成熟和进一步完善。1、以学生为本:一以贯之的教学特色。“以学生为本”是于永正一以贯之的教学特色。教育是什么?教育不是给予,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唤醒是激励,是教孩子学会如何学习语文。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于老师认为,学生的身心尚处于发展过程中,并且其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不可低估;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有着跟成人不同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儿童每天来到学校,并不是以纯粹的学生——致力于学习的人——的面貌出现的,不,他们是以形形色色的个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于老师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高充分的发展空间,追求与学生学习规律的一致性,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还学生以主动学习的地位,并重视学习过程中体验和自由个性的实现,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积极学习、能动发展的过程。2、以读书为本:语文规律的顺应和遵循。于老师认为读和背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汉语言文字有很强的模糊性,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直觉的感悟比理性的逻辑思维更加重要。“训练任何一种语文能力,都离不开读。读,它本身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方法——一种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要加强读的训练”。于永正作为教师,有着过硬的基本功,他具有很强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表情达意的能力,他能一下子捕捉到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与之产生共鸣,悲痛处为之落泪,惋惜处为之顿足。于老师认为,读书是一种需要。这种需要从四个方面去理解:第一,读是理解课文和培养阅读能力的需要。于老师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应在反复诵读中去领会,去意会,体会句子的含义,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也离不开读。课堂上,老师一方面要为学生留有充分的读书和思考时间,另一方面要善于启发和诱导。引导学生经历一个过程,要比记住一个结论重要得多。第二、读是培养语感的需要。于老师提高后进生的语文能力有高招,主要方法是一个字——读。让学生尽可能扩大阅读量,多读书,而且是出声地读,即使看课外书,读报纸,也要求他们出声地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于老师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要让学生在反复吟哦中去揣摩,去领会文章的内蕴。”第三,读是识记的需要。怎样才能使学生把书本上的语言储存到大脑中去,变成自己的语言?主要办法也是读,加强对语言的识记,最好是出声地读。第四,读是培养认真阅读习惯的需要。认真阅读的习惯包括爱读书,读好书;读书时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既能精读,又能略读。于老师一方面善于激励,一方面严格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通过反复实践就能逐渐养成。于老师还提出读书要注意要有目的性,带着问题去读、去思,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书。3、以创新为本:语文创新的教育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建立在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上的,于老师提倡“创新”主要表现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应用想象力,以增进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学习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尤其注意为学生创设自由、民主、和谐的情境和氛围;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表达并能容忍不同意见,不急于下结论。于老师认为实施语文创新教育要善于展现学生的特长,顺其自然,因材施教,促使特长的发挥和发展。实施语文创新教育,还要鼓励学生虚心倾听成人对作品的评价和结论,要鼓励他们敢于质疑,有好奇心,求知欲,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说有创意的话,写有创意的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于老师的语文创新教育观植根于新的儿童观、教学观,他相信儿童、尊重儿童,常常通过活动来完成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创新与发展。他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一颗灵动的心,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语文所提供的情境中任意翱翔。4、重情趣:认识发展必须有良好情感的参与。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情感对人的认知会产生影响,教学过程同时也是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有良好的情感参与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重情”这点上,于老师认为教师要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要有情。这里面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关注教材,二是关注学生。课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课前,于老师总是和教材对话,把教材读懂,掌握好,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进入课堂,则是三者对话,更多的是在老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和教材对话。课堂上,教师的责任是组织教学,是引导,是点拨,是鼓舞,是激励,教学艺术首先是善待学生的艺术,是在师生之间的情中。于老师说:“在儿童的世界里,伟大不是大海,而是溪流。在他们眼里,老师的一份宽容和善待,一声同情和慰劝便是伟大。它是老师心中藏着的爱意和善意的自然流露,这种流露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和令学生感动的教学艺术。”“重趣”就是课上得有趣味,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于老师专门强调:“不要以为热热闹闹才算有趣,带上头饰表演表演、做个课件展示展示才算有趣。这样理解就浅了。”首先是钻研好教材,于老师每次备课都是先埋头读课文,什么时候读出门道来了,什么时候兴奋起来了,什么时候才肯罢休,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就没有法.其次是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使其有新异性.一节课哪怕只有一点、两点,哪怕是一个精当的有意思的提问,只要出其不意,就会使学生感到有趣味。于老师说:“文如看山不喜平,上课也是如此。”把课堂上得有情有趣,是由老师的综合素质决定的,“少些理性,多些情趣”是于老师教育的座右铭之一。5、重感悟:遵循汉语言“重意合”的特点。于老师认为,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必须抓住这些特点并遵循语文的规律进行语文教学,否则的话只会缘木求鱼,与最初的目的背道而驰。汉语言的“重意合”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一味地分析字、词、句、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而是要重视读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感知和领悟,即重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一个有意义的语感过程必须是从感受向理解的过渡,必须是从表浅的感觉向意义解释的发展。于老师对“重感悟”是这样分析的:要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去领会。它是对繁琐分析、先生讲学生听、一问到底的教学状况的否定。它的指导思想是尊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尊重学习语文的规律。悟什么?悟其义,还要悟其情,悟其法。怎样悟?一个字:读。一边读一边想。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情要在读中悟,理要在读中悟,法也要在读中悟”。于老师说:“任何感悟都是有度的,是在不经意中的,因人而异的,我们应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不应该也不可能只有一个答案,一个结论,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另外,我常说的一句话是‘告诉’只能使学生得到‘兔子’。”6、重积累:学习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知识的获得、习惯的养成皆是由少而多、日积月累而成的,语文的学习尤其如此。学生对阅读知识的掌握、作文能力的增强,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的知识、思想、语言方面的积累。于老师把重视积累放在重要的位置,他说:“我说的积累,不仅是语言的积累,还有生活的积累和感受的积累。这三者缺少了任何一点,都学不好语文。”语言的积累要注意教学中重视读与背,要按照语文的规律教学。对“不必解”的东西,于老师坚决做到“不饶舌”,对那些小学生目前还“不可解”,于老师强调“粗枝大意”,先“吞咽”后“反刍”,对那些对学生一生都能用得着的东西,不但要求熟记,而且要想办法让他们记得会记得牢,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好底子。语言的积累还要重视课外阅读、做读书笔记。为了加强生活和感受的积累,于老师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带到博物馆去,带到军营、工厂去,经常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学生生活丰富了,感受自然增多了,于老师说:“现在的孩子生活单调,感受不多,情感不丰富,再加上书读得少,他们的‘心理词典’储存的‘词条’少,势必影响他们的理解,影响他们良好情感的形成。我的目的是给每个孩子一个金色的童年,给每一个学生留下美好的记忆,是为了把孩子教出灵性来,让他们玩出灵性来。灵性是什么?是丰富的语言、丰富的经验、丰富的积累和善于用脑子所产生的智慧。语文老师要有积累意识,语文教学要重积累,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如古人所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7、重迁移:迁移的运用是学语文的最高层次和最后归宿。迁移就是举一反三,就是运用。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的迁移是“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的学习的影响也就是先前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于老师强调的迁移主要指读的迁移和写的迁移。读的迁移就是由课内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用语文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和形成的感悟能力去读课外书、读报纸、杂志。这样做,一来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二来能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语言,丰富自己的感受,从而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于老师的做法是对学生号召、示范、检查、鼓励,要“四管齐下”缺一不可。对于学生读课外书,于老师特别善于引导,他的学生都“迷”课外书,他还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在书上做记号,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提纲挈领的能力。于老师还重视读写结合,重视写的训练。在作文教学中,他更多强调的是创设一种与现实高度相似的情景,训练学生听说写,这里听说为写服务,知识的迁移得以实现。这样,在教学时知识与其产生条件结合起来,知道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运用。显然,这样掌握的知识在应用时更容易被“唤醒”,使学生面临问题情景时,能够通过当前情景与已有知识的比较而有效的选择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于老师说:“迁移运用是学语文的最高层次和最后归宿,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要少做题,多读书。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读出悟性来,读出童真来。”8、重习惯:养成良好习惯,健全学生人格。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于老师认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他说“教学的最大成功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于老师说的习惯包括两点,一是学习习惯,二是运用语言的习惯。学习习惯主要指爱读书报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等等,运用语言的习惯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而不能过分依赖老师的分析和讲解。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是养成的,不是说教出来的,在大量的实践中尝到了甜头,有了甜头就会产生兴趣,有了兴趣,便自觉地去做。于老师说:“小时候,人是习惯的主人,长大后,人是习惯的奴隶。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可以受用一生。”运用语言文字,说到底是一种习惯,习惯成自然,一旦达到自然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