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热带气旋(Tropicalcyclone)§1.概述§2.热带气旋的天气结构特征§3.热带气旋形成条件与生命期§4.热带气旋的移动§5.南海热带气旋§6.热带气旋的测算和避离方法§7.低纬度天气系统概述定义: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洋面上的一种暖性的气旋性涡旋,是大气中极强烈的风暴,被称为“风暴之王”。具有极大的破坏力,严重威胁海上航行安全。台风:指发展到强烈程度(风力≥12级)的热带气旋。范围:以系统最外围近似圆形等压线的直径表示。平均直径在600-800Km,大的1000Km,小的几百Km。强度:以近中心附近最大风速或中心的最低气压表示。一般中心气压在960hPa左右,最低875hPa,风速一般可达60-70m/s,个别可达110m/s.热带气旋天气:狂风、暴雨、巨浪、暴潮。热带气旋的等级和名称—西北太平洋地区我国对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从1989年1月1日开始采用国际标准来划分四个等级,日本也采用这一标准:热带低压TD(tropicaldepression):近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34Kn)。(我国下限6-7级)热带风暴TS(tropicalstorm):近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9级(34~47Kn)。强热带风暴STS(severetropicstorm):近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11级(48~63Kn)。台风T(tyhoon):近中心最大风力≥12级(64Kn)。热带气旋的等级和名称—东北太平洋和大西洋(包括加勒比海、墨西哥湾)热带低压TD(tropicaldepression):近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34Kn)。热带风暴TS(tropicalstorm):近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11级(34~63Kn)。飓风H(Hurricane):近中心最大风力≥12级(64Kn),热带气旋的等级和名称—北印度洋和南半球洋面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2等级)1.低气压D(depression):近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34Kn)。2.气旋性风暴CS(cyclonicstorm):近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34Kn)。南半球洋面(2等级)1.热带扰动TD(tropicaldisturbance):近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34Kn)。2.热带气旋TC(tropicalcyclone):近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34Kn)。热带气旋的编号、命名和警报我国中央气象台将发生西北太平洋(180以西、赤道以北)上风力≥8级的热带气旋,每年从1月1日按顺序编号和命名。如0208表示2002年第8号热带气旋。年平均29个,如1967年最多出现40个,1947年仅出现2个。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消息、台风警报、台风紧急警报:1.台风消息:预计未来3天,台风可能影响我国沿海,风力≥12级。2.台风警报:预计未来2天,台风可能影响我国沿海,风力≥12级。3.台风紧急警报:预计未来1天内台风直接袭击我国沿海,风力≥12级。热带气旋的源地和发生频率除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东部外,发生热带气旋的八个低纬特定海域为:西北太平洋,东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西南太平洋,南印度洋,澳大利亚的西北(岸)。热带气旋主要发生在南北纬各5-20之间,尤其在10-20之间占65%。频数见P127表。热带气旋发生季节季节:热带气旋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绝大多数集中在某几个月。北半球主要集中产生在7~10月,8~9月最频繁;南半球主要集中产生在1~3月;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主要产生在5月或10~11月。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源地:1.菲律宾以东洋面;2.关岛附近洋面;3.南海中部洋面。世界上受热带气旋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孟加拉湾、中国、日本、东南亚、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沿岸。西北太平洋发生的热带气旋最多,约占北半球的66%。热带气旋的天气结构热带气旋的范围通常以系统最外围近似圆形的等压线为准,直径一般为600-1000km,个别可达2000km以上。垂直可达对流层顶。强度以热带气旋中心最低气压或热带气旋近中心附近地面最大平均风速表示。热带气旋的天气结构外围区:指从热带气旋边缘到最大风速外缘,平均宽200-300Km。涡旋区:自最大风速区外缘到台风眼壁,平均宽度10~20Km。眼区:热带气旋中心区,平均半径10~50Km。台风气流分布卫星云图中的热带气旋热带气旋的天气结构气象海况要素外围区涡旋区眼区气温向中心升高,呈闷热温度向中心逐渐升高达最高,形成暖中心气压向中心逐渐下降急速下降,呈漏斗状梯度大,等压线特别密集降至最低风速向中心急增达到最大,最大风速在眼壁附近,强台风可达60-70m/s以上。突降至4级以下云系中低云为主的螺旋云带Sc,Cu,FnCb和Ns组成庞大的云墙晴天少云,偶有Ac降水阵性,向中心强度增大暴雨倾盆,雷鸣电闪,右侧雨量达100-200mm/d,个别1000mm/d降水突然停止能见度向中心逐渐变坏极恶劣,昏天黑地仍然很差海况自台风中心传出的涌浪,风浪逐渐增大高达十几米的浪柱,到沿海引起风暴潮,最大风浪在右后,恶浪滔天,狂风骤雨,恶浪暴潮三角浪或金子塔式浪,十分恶劣热带气旋的形成条件热带气旋形成的四个必要条件:1.广阔的高温高湿洋面2.有利的流场3.一定的地转偏向力4.对流层风速垂直切变要小广阔的高温高湿洋面广阔的高温高湿洋面是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暖的海面,蕴藏着较大的热量,海面蒸发亦旺盛,通过海气间的湍流输送,使扰动所在的低层大气获得大量的热量和水汽,积云对流释放出大量凝结潜热,维持台风的暖心结构,也就是形成热带气旋的主要能源。实际分析发现,26~27C的海温可以作为发生热带气旋的第一临界温度,只有达到这一临界值的海域,才有热带气旋发生的可能。29~30C是热带气旋发生的第二临界温度,达到这一临界值的海域,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概率最大。一定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一定的地转偏向力能使辐合气流逐渐形成为强大的逆时针旋转(南半球为顺时针旋转)的水平涡旋。在近赤附近,空气沿G的方向运动,所以很难形成空气涡旋。。因此,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必要条件。一定的地转偏向力(通常认为≥5度)的作用也是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南北纬5-20度之间最有利热带气旋形成。有利的流场要使高温高湿的洋面蕴藏的大量不稳定能量得以释放并转变为热带气旋发展的动能,必须有一个启动机制,这就是低层的初始扰动。因为在低层初始扰动中,由于摩擦辐合产生上升运动,可使气块抬升至自由对流高度以上,从而使不稳定能量释放出来。作为初始扰动场有赤道辐合带和东风波。统计表明,由赤道辐合带发展成的热带气旋约占85%,由东风波发展成的热带气旋约占15%。对流层风速垂直切变要小如果对流层中风速的垂直切变小,则对流层上下的空气相对运动很小,而由凝结释放的潜热始终加热一个有限范围内的同一气柱,可以很快形成暖心结构,保证了扰动的气压不断地迅速降低,最终形成热带气旋。如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海域,在夏季风盛行时(7~8月),风速垂直切变大,热带气旋发生数很少。而在季风过渡时期,该海域风速垂直切变小,热带气旋发生频率最高。高层辐散流场叠置在低层扰动之上要使低层扰动迅速发展,在低层辐合流场的上空要有辐散流场,而且高空辐散必须大于低层辐合。这种高空辐散流场的“抽吸作用”,保证了对流层中、下层的上升运动,促使地面不断降压,最后发展成热带气旋。热带气旋的减弱、消亡和加强热带气旋的减弱和消亡:1.登陆受地面摩擦、水汽源切断而减弱消亡。2.移到高纬,吸入冷空气或插入锋面,减弱变性或消亡。3.移入冷水面减弱或消亡。热带气旋的加强:1.移向暖水面。2.登陆后重新回到海上。3.移速减慢。4.移到高空辐散区的下方。热带气旋的生命史1.初生阶段:从开始的热带扰动发展到风力达8级(台风12级)标准时。2.加深阶段:中心气压达到最低值,风力达最大时。3.成熟阶段:中心气压不再降低,风力不再增强,但大风和暴雨的范围扩大。4.消亡阶段:进入中高纬,因冷空气或锋面侵入而转变为温带气旋或登陆消失。生命期一般为3-8天,最长20天,最短1-2天。夏、秋季长,冬、春季短。世界各大洋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1北太平洋东部热带气旋:发生于墨西哥西海岸,向西北移动,活动于北美西岸、加利福尼亚南部附近海面。2南太平洋140W以西的热带气旋:源于社会群岛,一支向澳大利亚东岸移动;另一支向新西兰移动。3北大西洋西部热带气旋:源于墨西哥湾、加勒比海,沿美国东海岸北上转向东北方向移动。4北大西洋东部热带气旋:源于佛得角群岛附近,向西偏北穿越大西洋转向东北,袭击美国沿岸。世界各大洋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5北印度洋热带气旋:源于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路径偏北或西北向移动。6南印度洋西部热带气旋:多源于马达加斯加东北部的洋面,先向西到马达加斯加转东南。7南印度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发源于帝汶海,沿澳大利亚西北海岸移动。全球热带气旋的主要移动路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主要路径西行路径:热带气旋从菲律宾以东一直向偏西方向移动,经南海在华南、海南岛或越南一带登陆。沿这条路径移动的热带气旋,对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影响最大。西北行路径;热带气旋从菲律宾以东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在我国台湾、福建一带登陆;或从菲律宾以东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琉球群岛,在浙江一带登陆,然后在我国消失。该路径的热带气旋对我国华东地区影响最大。转向路径:热带气旋从菲律宾以东向西北方向移动,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在我国沿海登陆后,再转向东北向日本方向移去,其路径呈抛物线状。这是最多见的路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主要路径影响我国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主要路径1.西行路径:向西移动直达海南岛、广东一带沿海登陆。影响华南地区。2.西北路径:经台湾在福建、江浙一带沿海登陆。影响华东地区。3.转向路径:先向西北后转向东北(个别登陆再入海),从菲律宾以东向西北方向移动,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沿海地区登陆,然后转向东北方向移去,路径呈抛物线状。在我国的登陆热带气旋,以温州到汕头一带为最多。影响热带气旋移动的因子1.水平气压梯度力:热带气旋相对于东风带、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等行星尺度系统来说,是一个较小的涡旋,作为质点,受气压梯度力的影响。一般来说热带气旋移动方向与500百帕等压面上地转气流一致。2.水平地转偏向力:由于热带气旋是在自转的地球上运动的,因而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指向热带气旋移向的右侧,并与热带气旋移向垂直;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指向热带气旋移向的左侧,并与热带气旋移向垂直。3.热带气旋内力:热带气旋内部因铅直运动、旋转运动、经向运动引起的地转偏向力不同而造成的内力。总内力的方向指向西北。热带气旋是在三力平衡下移动的。在东风带移动偏向高压一侧,在西风带移动偏向低压一侧。热带气旋移速热带气旋移速因处在不同纬度和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有差异。平均移速为20-30km/h,最快可达100km/h。通常热带气旋在低纬度的移速慢于高纬度,转向前的移速慢于转向后的移速,转向时最慢,甚至停滞不动。一旦转向移速迅速增加。热带气旋加强时移速较慢,减弱时则较快。平均东风带移速约20km/h,西风带移速可增至40km/h,最快可达80-100km/h。热带气旋异常路径时,往往移速减慢,甚至停滞不前。影响热带气旋移动的天气系统(1)副热带高压:是影响热带气旋移动的最直接、最重要的系统。(2)西风带系统:强大的长波槽脊的演变,对热带气旋的移动有相当的影响。西移热带气旋的预报着眼点所谓西移是指热带气旋一直受东风气流的引导,进入南海在广东或越南登陆。因此,热带气旋西移的必要条件是在25N或30N以南维持深厚的、持续的东风气流。转向热带气旋的预报着眼点热带气旋从东风带进入西风带时,操纵热带气旋移动的气流方向由偏东变为偏西,就促进热带气旋转向。常见的形势为,环流是经向型的,在我国东部沿海是一个稳定的长波槽或为一个发展的低槽,槽底伸展并稳定在较低的纬度(40N以南,槽后不断有冷空气补充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