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诗———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念桥)县(今安徽)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二十岁举孝廉而入仕途,十数年间,先后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集团,统一北方。后封魏王。谥号魏武帝。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政领袖,还是一位慷慨的诗人和忧患的哲人,其诗均古题乐府,气韵沉雄,慷慨悲凉。其文亦清峻通脱。曹操诗歌(1)其诗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诗史”性叙事诗(《蒿时行》、《苦寒行》),二是政治抒怀诗(《短歌行》、《步出夏门行》),三是写景诗(《步出夏门行》),四是游仙诗(《秋胡行》)。(2)创作上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其诗,古直悲凉,气韵沉雄;其文,清峻通脱,自开风气。(3)曹操在文学上的突出成就有三:首先,其四言诗“于三百篇外自开奇响”(沈德潜),五言诗“借旧乐写时事”,堪称“汉末实录”其次,散文创作方面,鲁迅称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2、《短歌行》讲析①招纳贤才,建功立业。②诗意回环往复,情感跌宕起伏:人生短促的慨叹——求贤建功的急迫心情——反复求贤不得的忧思与期待,得到贤士后的愉悦希望招纳贤才,帮助建功立业,天下归心的愿望。③引用《诗经》成句和运用典故。④运用比兴手法。短歌行———评价建安13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此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诗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以忧愁、开朗。一忧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倾诉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怀。曹植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之弟。他是建安时代成就最大的作家,梁钟嵘的《诗品》赞为“建安之杰”。他所处时代,和曹丕相同。他自小以才华为父亲曹操赏识,操曾想立他为太子,后因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才使曹操改变主意。父亲死后,曹丕和曹睿多方迫害他,他虽是王侯,四十一岁时却在忧郁中死去。曹植诗歌艺术的特色1、状貌生动,有声有势;2、清峻雄奇,风骨自见;3、善用比兴,抒情性强;4、沉郁顿挫,韵律谐美;5、工于起调,且多警句。他创造了一种雅与怨、文与质、风与骨、刚与柔完美统一的诗歌美。钟嵘《诗品》评其诗曰:“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并由此誉之为“建安之杰”。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赏析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之子,且都为卞太后所生,是真正的同胞手足。曹操曾一度想立曹植为嗣,因其才智高于其兄曹丕。后曹丕登基(始称魏文帝)仍忌曹植之能,加以迫害,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豆,豆萁,豆豉,都是豆这种植物的各种形态,可以说“本是同根生”。这暗指兄长对自己的迫害以及自己悲愤的心情。末两句卒章显志,既是控拆,也是反抗。整首诗据说在七步之内完成,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曹植才高八斗,文风俊逸刚健。这首诗在情感上层层推进,且运用了比兴手法。杂诗其一曹植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雠。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风,淮泅驰急流。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杂诗赏析本篇可能作于黄初四年(223)诗人辞别洛阳东归封地鄄城的途中。诗人不得不奉命归藩,然而他的心却向往着南征东吴,征战沙场。诗人表面上是惋惜无舟可波,实质上是暗喻自己名为藩王,实为囚徒,被剥夺了参政权利,报国无门。他在诗中委婉地控诉了曹丕对他的压制,痛切地呼喊:闲居不是我的志向,我情愿为解除国患而赴汤踏火!这首诗一起调就笼罩着一股急追之感,令读者仿佛看到诗人星夜兼程地奔向征吴之途。他在想像中驰骋万里,在现实中却寸步难行七哀曹植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荡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回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洛神赋节选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洛神赋》的艺术特色是汉代散文大赋向魏晋抒情小赋转变的代表性作品鸿篇巨制体制短小铺采摛文虚夸堆砌语言清丽平浅抒情描写宫廷游猎表现个人情怀东晋顾恺之作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是曹操次子,后成为魏国皇帝。他主要是生活于建安后期和魏初天下三分已定时期。他的创作题材狭窄,思想单薄。其最大成绩是学习乐府民歌,如《燕歌行》等。其中《燕歌行》,善于细腻委婉地表现思妇的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语言浅显清丽,尤能反映曹丕诗歌的一般风格。此诗为现存最早的完整七言诗,对七言诗形成很有贡献。他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名著。燕歌行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燕歌行赏析1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它叙述了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笔致委婉,语言清丽,感情缠绵。这首诗突出的特点是写景与抒情的巧妙交融。诗歌的开头展示了一幅秋色图:秋风萧瑟,草木零落,白露为霜,候鸟南飞这萧条的景色牵出思妇的怀人之情,映照出她内心的寂寞;最后几句以清冷的月色来渲染深闺的寂寞,以牵牛星与织女星的“限河梁”来表现思妇的哀怒,都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燕歌行赏析2诗歌在描述思妇的内心活动时,笔法极尽曲折之妙。如此娓娓叙来,几经掩抑往复,写出了这位女子内心不绝如缕的柔情。这首诗仿柏梁体,句句用韵,于平线的节奏中见摇曳之态。王夫之称此诗“倾情,倾度,倾声,古今无两”,虽是溢美之辞;但此诗实为叠韵歌行之祖,对后世七言歌行的创作有根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