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武汉湖北省省会。华中地区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中国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武汉一、城市简介二、历史沿革三、地理环境四、经贸工商五、交通运输六、文化休闲七、科教医疗武汉(Wǔhà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省会,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也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及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截止2009年,全市常住人口91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540余万。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在清末、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武汉经济繁荣,一度是中国内陆最大城市,位居亚洲前列,曾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武汉更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著名的辛亥革命便首义于此。武汉市(WuhanCity)。简称汉。又名“江城”。车牌代码:鄂A、鄂O(警用车)、鄂AW(湖北省委、省政府行政用车)。市树:水杉、市花:梅花。武汉—城市简介武汉—历史沿革武汉一带古有夏汭、鄂渚之名。武汉的考古发现可上溯距今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黄陂区境内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朝方国宫城,是现今中国发现且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古城。在城市形成的时序上汉阳及武昌皆有1800年历史,而汉口在明代以前,不过是紧连汉阳的荒洲。春秋战国时,武汉一带就成为楚国的军事和经济要地。武汉城区已知的最早城堡是东汉末年位于今汉阳的却月城、鲁山城,和今武昌蛇山的夏口城。东汉末三国初,军阀刘表派黄祖为江夏太守,将郡治设在位于今龟山的却月城中。东吴孙权为了与刘备争夺荆州,于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今鄂州),更名为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223年,孙权在今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了一座瞭望塔-黄鹤楼(屡次兴废达十余次,各有不同时代的风貌)。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说的“西望夏口,东望武昌”中的夏口就是指武汉(古武昌即今鄂州)。南朝时,夏口扩建为郢州,成为郢州的治所,汉阳的名称的来历与汉江密切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故名汉阳。隋大业二年(606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名称由此而始,另设江夏县管理武昌。唐时江夏(武昌)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为长江沿岸的商业重镇,江城之称也始于隋唐。经过发掘在马房山和岳家咀出土了灰陶四神砖及灰陶十二生肖俑等皆为唐朝墓葬。自唐以来汉阳特别是鹦鹉洲一带是长江中游商船集散的地方。两宋时武昌属鄂州,汉阳汉口属汉阳军,岳飞曾驻防武昌达八年。宋代的武汉制瓷业发达,在江夏区梁子湖发现了宋瓷窑群百余多座。南宋诗人陆游在经过武昌时,写下“市邑雄富,列肆繁错,城外南市亦数里,虽钱塘、建康不能过,隐然一大都会也”来描写武昌的繁华。武汉—历史沿革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这是武汉首次成为省级行政单位的治所。元代诗人余阙在诗中把武昌、汉阳称为“双城”。元末时红巾军领袖徐寿辉曾将国都迁往汉阳。朱元璋攻克武昌时,第六子朱桢出生,后朱桢被明太祖分封到武昌做楚王,武昌因此得到扩建,成为南方最大的城池之一。在此后274年中,朱桢及历代楚王皆在龙泉山(今江夏区)为修建陵地,使龙泉山形成了有“三龟九寝十二景”之称的古建筑群。明成化十年(1474年)汉江改道从龟山北麓入江,汉口方才脱离汉阳开始独立发展,到嘉靖年间在汉江新河道北岸形成汉口镇,来自各地的商贾纷纷前来经营,当时汉口货物山积,居民填溢,商贾辐辏。明末汉口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当时有“货到汉口活”一说,成为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和中国内河最大的港口,故有“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吴琪诗)状其景,享有“楚中第一繁盛处”美誉。明崇侦八年(1635年)通判袁倡创筑长堤(上起硚口-汉正街,下迄堤口-四官殿)以障水患,此堤名曰“袁公堤”,即今长堤街。清乾隆年间,汉口仅“盐务一事,亦足甲于天下”。清嘉庆年间,汉口居民已达三万七千户,计十三万人,但汉口任然隶于汉阳县,故早期的“武汉”概念仍是武昌、汉阳双城的合称。清道光二年(1822年),范锴所著《汉口丛谈》中“遂陷武汉等郡”一句,即指武昌、汉阳等府,汉口当时不是府郡。咸丰年间,湖北巡抚胡林翼在其奏函中首次使用“武汉”两字,如“武汉为荆襄咽喉”、“若使武汉克复”、“武汉两城对峙”等等,显然也是指武昌、汉阳(包括了汉口)两地。武汉—历史沿革1858年清朝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中增辟的11个通商口岸,包括汉口。1861年3月汉口正式开埠。在老汉口镇的下游沿长江先后开辟了汉口英租界、汉口德租界、汉口俄租界、汉口法租界和汉口日租界五国租界。以英国为首的各国外商经营长江航运和茶叶等农产品出口业务。汉口的对外贸易很快远远超过广州,几乎可以与上海并驾齐驱。一时间,汉口经济高度繁荣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展实业救国运动。1906年,宋炜臣等人在汉口创立了“暨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民营公用水电企业。1909年,该公司为调节供水修建了汉口水塔,成为当时武汉最高的建筑。武汉—历史沿革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宣布建立湖北军政府,脱离清朝,定国号中华民国,此时武汉成为革命中心。10月18日,革命军和清军在汉口、汉阳爆发阳夏战争。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废汉阳府留汉阳县,改夏口厅为夏口县。三镇鼎立,以武昌为湖北省省会,同年孙中山来汉,对武汉给予了“武汉一呼,天下响应”和“民国开创,武汉实为首功”的评价。1918年,美国《竖琴》杂志刊载了魏尔·瓦尔特的文章《中国的芝加哥》。该文赞道:“汉口在全国商品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可与芝加哥在美国的地位媲美”。当时作为美国钢铁冶炼业基地的芝加哥城市实力仅次于纽约。除了产业重点各有千秋外,当时的武汉与芝加哥确有相似之处。1922年,江岸火车站为京汉铁路大罢工总指挥部,2月7日二七大罢工遭反动派残酷镇压,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1926年,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镇,划武昌县城区为武昌市,改夏口县为汉口市,并辖汉阳县城。1927年元旦,国民政府自广州迁都至武汉。1月5日,数十万群众冲击了汉口英租界,2月19日,国民政府正式收回该租界。4月18日,武汉市政府成立,武昌市与汉口市(含汉阳县城)合并为‘京兆区’作为首都成立武汉特别市。故今天武汉市历史只有83年。1927年4月,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四·一二事件,不久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8月7日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在汉口召开,决定中共今后将采取武装暴动的方式来反对国民党的统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立像1931年夏,长江中游发生特大洪水,武汉市被水淹长达百日之久,仅武汉市区死亡3619人。1938年6月至10月间,中日双方投入百万兵力,进行长达数月的武汉会战。10月25日,武汉沦陷。1949年5月15日,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长官白崇禧乘飞机逃离武汉。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进入汉口市区,次日分别进入武昌市区和汉阳县,武汉三镇解放。22日中国共产党成立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次日中共武汉市委员会成立,暂由中央直辖。武汉—历史沿革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2次会议决定将武汉市由中央直辖改为湖北省省会。6月25日,武汉关26.30米警戒水位被洪水突破。8月18日,武汉关水位上涨到29.73米,为有水文纪录以来的历史最高值。1955年9月25日,武汉长江大桥正桥全面施工。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京汉铁路与粤汉铁路相连,京广铁路就此贯通。1975年,将武昌县划归武汉市。1983年,将黄陂县和新洲县划归武汉市。1984年5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武汉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与计划单列城市。1986年,国务院公布武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以武汉为中心由长江沿岸17个地区组成“武汉经济协作区”。1992年1月18日,邓小平“南巡谈话”首站到武昌。同年,武汉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1998年夏,长江中游发生特大洪水,经全省军民抢护数月后,武汉转危为安。2000年,武汉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12月28日,武汉过江隧道正式通车。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批准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0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武汉城市性质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武汉—地理环境武汉地形以平原为主,中部散列东西向残丘,且市内湖泊塘堰众多。沿着梅子山、龟山、蛇山、洪山、小洪山、珞珈山、喻家山一带,连同辐射到两翼的马房山、桂子山、伏虎山、凤凰山等构成了武汉地形上的龙脉。沿着这条龙脉,武汉的绝大部分重要机构分布两侧,构成了一条美丽的文化、经济长廊。这条龙脉的头是喻家山,腰部是洪山,尾部则是躺在月湖中的梅子山。平坦平原位于长江、汉江及其支流两岸以及湖泊周围。是棉花和蔬菜产区。垄岗平原位于湖泊周围和丘陵向平原的过渡带,盛产水稻和鱼。丘陵分为三列,均被林木覆盖:北列分布在新洲区、黄陂区北部;中列横穿城区;南列分布在蔡甸区、江夏区北部。低山主要分布在黄陂区和新洲区东北部,海拔在200米~500米以上。黄陂区和孝感市交界的双尖峰,海拔873米,是武汉最高点。平坦平原:39.25%垄岗平原:42.56%丘陵:12.32%低山:5.85%。武汉—地理环境武汉有“百湖之城”的美誉,现有大小湖泊166个,承雨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5个。在正常水位时,湖泊水面面积为942.8平方公里,湖泊水面率为11.11%,居全国各大城市的首位。其中主城区湖泊41个,远城区湖泊129个,其中跨市、区湖泊9个。各区湖泊数量由多到少为:蔡甸49个,黄陂23个、东西湖20个、洪山17个、江夏17个、新洲14个、汉阳7个、江汉7个、汉南6个、武昌4个、江岸2个、硚口2个、青山2个。其中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湖岸线全长110多公里,水域面积达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水域面积的6倍。城区湖泊名录江岸区:塔子湖、鲩子湖江汉区:西湖、北湖、鲩子湖、机器荡子、菱角湖、后襄湖、小南湖硚口区:张毕湖、竹叶海汉阳区:月湖、南太子湖、北太子湖、莲花湖、墨水湖、龙阳湖、三角湖(跨蔡甸区)武昌区:紫阳湖、四美塘、沙湖-外沙湖、沙湖-内沙湖、东湖-水果湖。青山区:戴家湖、杨春湖洪山区:南湖、晒湖、野芷湖、杨春湖、东湖(跨武昌区)、严西湖、严东湖、汤逊湖(跨江夏区)、野湖、王家湖、竹子湖、青潭湖、青菱湖、北湖、车墩湖、五加湖、黄家湖(跨江夏区)武汉—经贸工商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医药等完整的工业体系。武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武汉是中国首批沿江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一直是外商投资中西部的热点地区和首选城市之一。武汉是长江中游的商贸金融中心。武汉商业高度发达。武汉—交通运输公路武汉公路总里程达到1.1039万公里(含通村公路)铁路武汉是中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位于京广铁路、汉丹铁路、长荆铁路、武九铁路、武麻铁路、沪汉蓉铁路、京港高铁交汇处,京广铁路穿城而过。航空武汉是华中地区航空中心,武汉先后曾有过三个客运机场:南湖机场、王家墩机场、天河国际机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为4E级机场,是中国民航总局指定的综合枢纽机场(华中唯一、中国第四)和华中最大的飞机检修基地,也是华中地区唯一可办理落地签证的出入境口岸。水运武汉是长江的重要港口,是华中第一大港,水运已形成“干支一体,通江达海”的客货运网络。桥梁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武汉桥梁众多。武汉—文化休闲饮食提及武汉饮食,可谓一早一晚,武汉有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