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教研室第四章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药物因素机体因素环境因素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药材品种与产地药物因素来源不同,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差异很大:结合型蒽苷——大黄致泻成分;正品大黄——结合型蒽苷含量高,泻下作用明显;混杂品种——结合型蒽苷含量低,泻下作用差。产地金银花——绿原酸,道地产品(河南、山东)为4%-7.59%,其他大多在3%以下。野山参与园参,人参总皂苷总量、皂苷种类及含量均不同。“道地药材”--特定产地--名贵药材:四川——贝母附子黄连内蒙——甘草云南——三七、茯苓、木香山西——黄芪、党参西藏——红花吉林——人参采收季节药物采收时间对药品质量有重要的影响。8月的人参皂苷为1月的3倍以上。青蒿素在7-8月花前叶盛期含量最高达6%。人参、何首乌等药材以生长年限长者为好。贮藏条件中药贮藏保管应干燥、低温、避光。苦杏仁苷在贮存过程中受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含量可降低10.5%-18.5%。炮制炮制对中药药理作用影响: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乌头加热水解后,生成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或进一步水解为氨基醇类乌头原碱,其毒性仅为双酯型乌头碱的1/200-l/4000。水飞雄黄可除去很大一部分有剧毒的三氧化二砷。砂炒马钱子使其所含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减少。增强药物的作用延胡索醋制水煎液生物碱溶出量增加。改变药物的性能和功效生大黄炮制→游离型蒽苷↑→抗菌作用↑。何首乌炮制后结合型蒽醌衍生物水解→补益作用↑。制剂剂型不同或给药途径不同,除影响药理作用强度,甚至还能产生不同性质的作用。如枳实、青皮的水煎液口服,未见升高血压,制成注射液有升血压作用→防治休克。剂量人参小剂量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大剂量则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甘草小剂量有调和诸药之功,中剂量有清肺利咽的功效,大剂量则有解毒的功效。配伍配伍目的:增强药物的疗效,调节药物偏性,减低毒性或副作用。中药配伍的基本内容是“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相须:即两种功用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相互增加疗效。如石膏+知母退热,合用退热快、强、久。黄连+连翘对金葡菌的抑菌力比单用黄连强6倍以上。相使:即两种功用不同的药相伍,能互相促进提高疗效。如补气的黄芪与祛湿的茯苓合用,能相互增强补气利水的功能。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可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畏生姜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药物的毒性。如生姜杀生半夏相恶:一种药物的功效能被另一种药物削弱或破坏,或两者的功效均降低或丧失。如黄芩能减低生姜的温性。在白虎加人参汤中,知母、人参都有降血糖作用,合用使降血糖作用减弱甚至消失。相反:两种药物合用,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甘草与芫花合用LD50减小,毒性增大。生理因素:体质、年龄(小儿)、性别、情志、遗传等因素病理因素:各种疾病状态的影响机体因素生理因素年龄:老年人体质多虚弱,祛邪攻泻之品,不宜多用,而幼儿稚阳之体,不可峻补,滋补药不宜多用。性别: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有差异。女性在月经、怀孕、分娩、哺乳等时期,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个体差异:高敏性、耐受性以及过敏反应病理因素机体机能状态不同,药物作用可能也不同:如黄芩、穿心莲等,只对发热病人有解热作用,对正常体温并无降低作用。玉屏风散能使机体低下的免疫功能增强,又能使过亢的免疫功能趋向正常。当归能使痉挛状态的子宫平滑肌↓,也能使弛张状态的子宫平滑肌收缩力↑,双向调节作用。肠内环境肠内正常菌群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十分强大。肠内菌对药物的作用主要起分解反应,使药物分子量相对↓,极性↓,脂溶性↑,往往伴有药效或毒性成分的产生和↑。如栀子中栀子苷→京尼平,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大黄和番泻叶中番泻苷A和B→大黄酸蒽酮产生活性。外环境:地理条件、气候寒暖、饮食起居、家庭条件等对机体的情志、健康及药物的治疗作用都有影响。内环境:生物活动表现昼夜节律变化等。肠内环境:主要是肠道内微生态环境环境因素思考题中药配伍的原则是什么?中药七情中,何者是“协同”?何者属“拮抗”?何者“减毒”?举例说明中药产地、品种、采收季节、贮存条件、炮制的不同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