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1912年3月2、标志: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性质: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利益的封建买办政府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北洋军阀的统治1912…………1916…………1928袁世凯军阀割据第一节、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一、袁世凯的统治专制称帝二、反袁斗争1、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2、“宋教仁案”3、二次革命4、护国运动本课线索对内对外卖国对内:一、袁世凯专权专制政治:控制内阁;破坏《临时约法》对外:举借外债扩充自己实力,充当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军事:加强北洋军力量;削弱革命军。二、二次革命1、议会斗争: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2、宋教仁案3、军事斗争:二次革命“宋案”时间发生地点:幕后策划者:目的:上海火车站袁世凯阻止国民党组阁,消灭革命党势力。1913年3月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二次革命”①原因:国民党力量涣散袁世凯力量强大南方政权被袁世凯所控制;袁世凯的势力更加巩固、强大。②性质:③失败原因:④结果:直接原因根本原因①暗杀“宋教仁”②罢免三省都督;北洋军挥师南下。维护民主、共和。对内:三、袁世凯的统治1、时间:1915年底称帝临时大总统2、称帝过程: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终身总统)称帝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日本利用袁世凯复辟的野心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的时机;达到独霸中国的目的。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必须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以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换取日本的支持相互利用1915-5-9,袁世凯几乎全盘接受了“二十一条”史称“五九国耻”对外:卖国四、护国运动(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相结合)《第二次讨袁宣言》1、政治斗争: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论者》2、军事斗争:护国运动3、政治斗争:结局: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时间:1915年底人物: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经过: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向四川、贵州和两广进兵北洋军节节败退,各省纷纷独立结果: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取消帝制袁世凯复辟帝制得以实现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很快又失败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什么?一、袁掌握了北洋新军,并不断扩充其实力二、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支持,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袁世凯能够迅速建立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原因:三、袁世凯上台后,为制造复辟的思想舆论,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根本原因:由于中国两半的社会性质决定的,是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迅速失败的原因:一.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号召人民采用武力行动反对复辟帝制三.复辟帝制违背民意,激起各阶级人民的强烈反对,形成大规模的反袁护国运动四.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复辟帝制者众叛亲离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逆历史发展的潮流而动,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中山练习题袁世凯制造“宋案”的主要原因是:A、宋教仁要取代袁世凯临时大总统的位置B、宋教仁支持孙中山C、宋教仁力图重新组阁D、宋教仁反对复辟1“宋案”从本质上看,反映了:A、权力之争;B、美、日在华矛盾;C、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D、共和与专制的矛盾2二次革命失败的最大后果是:A、资产阶级退出了政治舞台;B、南方各省纷纷取消了独立;C、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海外;D、袁世凯的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3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扩大立宪派的影响;B、梁启超已经成为革命派;C、为发动护国运动做舆论准备;D、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4“二次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国民党成立B、“宋教仁案”C、袁世凯复辟D、湖口起义5首先举起义旗,掀起护国运动的历史人物是A、孙中山B、蔡锷C、李烈钧D、唐继尧6从反袁斗争的结局分析,“护国运动”与“二次革命”的成败主要取决于:A、孙中山是否直接参与领导工作;B、革命党是否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C、讨袁斗争是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帝国主义是否直接支持袁世凯。72020年2月2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