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生理性复视又称立体复视,当两眼同时注视远近不同的两个物体时,如集中精力注视其中一个,则另一个物体不能落在两眼视网膜对应点上,而感知为两个的现象。视人们建立深度、立体视觉的基础。单眼复视由于一个物体同时落在一眼视网膜的两个不同部位所引起。特点:遮盖一眼时复视不消失病因:①光学性:屈光不正、重瞳症、瞳孔根部离断、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初期、角膜混浊等。②视投射性:斜视的早期或斜视矫治后。(视网膜对应点重新建立的初期。)③皮质性,极少见。双眼复视由于一眼发生偏斜,致使一个物体同时落在两眼视网膜非对应点上,即一个物象落在健眼中心凹,另一眼落在偏斜眼的中心凹以外一点,视中枢不能将其融合为一,而被感知为两个的现象。特点:遮盖一眼后复视消失,随注视方向不同而改变。病因:①麻痹性斜视②眼肌病③眼眶病等分类同侧复视:当外转肌群麻痹时,左眼所见像在左侧,右眼所见像在右侧。交叉复视:当内转肌群麻痹时,左眼所见像在右侧,左眼所见像在左侧。水平复视:发生在水平方向,指两眼物象在同一水平方向分离,无高低之分,仅有左右之分。——见于内外直肌异常。垂直复视:两眼物象呈垂直分离,一个物象高于另一个物象。分为:①垂直同侧复视——见于上下斜肌麻痹②垂直交叉复视——见于上下直肌麻痹旋转复视:由于假象或虚像上下两端倾斜,以上端倾斜为主,向鼻侧倾斜为内旋,向颞侧倾斜为外旋。眼外肌解剖右眼起点:六条眼外肌除下斜肌外,均起源于眶尖部的Zinn总腱环。下斜肌肉起源于眶内下缘稍后浅凹处。走行方向:①内、外直肌自Zinn总腱环起始后沿;左右两侧向前走行,其走行方向与原眼为眼球的水平面相一致,所以在原眼位,其收缩时单纯使眼球作水平方向转动。②上、下直肌自Zinn总腱环起始后,沿上、下两侧向前走行,其走行方向与原眼位眼球的矢状面呈23°夹角,即向前颞侧走行,所以在原眼位,其收缩时不是单一作用方向。③上斜肌自Zinn总腱环开始向正前方走向,至滑车处折转向后颞方,其滑车以后的部分的走行方向与原眼位眼球的矢状面呈51°夹角。④下斜肌自鼻下眶缘开始后即向后颞方走行,与原眼位眼球的矢状面呈51°夹角。止点:4条直肉的附着位置都在眼球旋转中心的前方,(眼球旋转中心位于赤道稍后,在角膜缘平面后垂距11.5mm,偏鼻侧1.6mm之处),均附着于眼球的赤道以前的巩膜上,距角膜缘的距离约为5mm(内)、6mm(下)、7mm(外)、8mm(上)。内、外直肌的附着线基本上平行角膜缘。上、下直肌的附着线的鼻侧端距角膜缘较近,颞侧端较远。上、下斜肌均附着于眼球旋转中心之后的矢状面颞侧的巩膜表面。下斜肌附着线的后角距黄斑的距离为偏外2mm偏下1mm,前角在外直肌附着线的下端后约9.5mm,并高于外直肌下缘约2mm。上斜肌的附着位置多有较大变异,一般来说,其后角在视神经前上方约6.5mm处,其前角在上直肌附着线的颞侧端后约4.6mm。6条眼外肌的运动方向内直肌——内转外直肌——外转上直肌——上转、内转、内旋下直肌——下转、内转、外旋上斜肌——内旋、下转、外转下斜肌——外旋、上转、外转总结:水平、垂直直肌:与肌肉名称同方向。垂直肌:直肌内转,斜肌外转。上方肌内旋,下方肌外旋。协调肌和拮抗肌单眼某一眼外肌行使主要作用时,还有其他眼外肌来协助完成,起协助作用的眼外肌,称协同肌。(如垂直注视时,上直肌和下斜肌是使眼球向上运动的协同肌。)眼外肌的运动尚需相互制约,以免超出所需要的运动范围,相互制约的眼外肌称为拮抗剂。(如同一眼内转或外转时,内直肌和外直肌相互制约,即为拮抗肌。)配偶肌:双眼向同一方向共同运动时,使双眼向同一方向运动的肌肉称为配偶肌。右眼左眼神经支配:①动眼神经:支配的眼外肌有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及提上睑肌五条眼外肌和两个眼内肌,即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②滑车神经:支配同侧的上斜肌。③外展神经:支配同侧的外直肌的运动。复视像的检查方法:红绿玻璃试验条件:半暗室,在墙面设计9个红色视标,每个视标间的距离50cm,被检查者距离视标1m,视线与中央视标平齐,一眼前置红玻璃片,另一眼前置绿玻璃片,保持头部不动。检查:检查者手持蜡烛或其他光源,分别依次在每个视标所在的位置进行检查,并询问患者所见情况,加以记录。结果分析:①首先确定复视像性质:是水平、垂直还是旋转,是交叉还是同侧。(内转肌:内直肌、上、下直肌——交叉复视;外转肌:外直肌、上、下斜肌——同侧复视)②寻找复视像偏离最大的方向。③周边物象恒属于麻痹眼,确定麻痹眼。(水平复视周边物象在水平方向确定,垂直复视周边物象在第三眼位垂直方向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