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调研报告前言2009年的夏天,在建国6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小组一行三人展开了对家乡丹阳60年来发生的天翻地覆变化的详细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家乡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展现出的活力,我们为家乡日新月异的面貌而自豪。本次调研主要围绕丹阳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两方面进行。丹阳简介丹阳市属太湖流域,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腹地,属苏南经济板块,东邻常州市武进区、新北区,西接句容市、镇江市丹徒区,南与金坛市接壤,北与扬中市隔江相望,全市总面积105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1万,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被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是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之一。丹阳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距上海200公里,西距南京68公里,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和正在规划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横贯市区;常州机场坐落境内,西距南京机场80公里,东距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2小时车程,班机直航世界各地;对外开放的长江第三大港──大港港口离市区18公里,全市已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丹阳历史悠久,城市个性独特。丹阳有2400多年建城史,是现今江苏地域内在公元前221年秦朝设置的15个县份之一,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既有江南水乡的宁静情趣,又有现代城市的繁荣景象。丹阳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江苏省生态农业市”,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18位,综合实力居江苏省十强县(市)第8位,是“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江苏省文明城市”、“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市”和“江苏省党建工作先进市”。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30年,全市人民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实现全面小康,从农村改革到全面开放,我市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篇一、奋进的历程1949年至1977年间的经济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0—1952年共3年,为国民经济逐步复苏时期。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各项事业均开始起步。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第二阶段:从1953—1956年共4年,由于这一时期开始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经济发展较为平稳。第三阶段:从1957—1960年共4年,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和“大跃进”给经济发展造成重创。第四阶段从1961—1965年共5年,为经济发展较快时期。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并提出了国民经济八字方针。1962年初,中共召开七千人大会,总结了“大跃进”的经验教训。国民经济得到短暂恢复。第五阶段:从1966—1977年共11年,由于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经济甚至出现倒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的经济发展可以划分为五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1987年共9年,为低水平的持续快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改革开放给经济发展增添了巨大动力,我市面貌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八十年代初,全国还是以农业为主,我市大力发展乡镇工业,乡镇工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发展主要特点是:(1)经济发展的速度快,持续时间长,但波动性较大。九年中有五年的GDP增速在15%以上,最低的1979年增速为0.9%,最高的1984年增速为24.4%。(2)总量增长势头弱,水平低。尽管这九年平均增速达到了12%,但由于基础薄弱,起点太低,经济发展势头不强。1987年与1978年相比,GDP只增加了9.09亿元,年均只增加了1亿元。(3)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GDP增长中,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达53.4%,第一产业贡献率31.2%,第三产贡献率15.3%。第二阶段:从1988—1991年共四年,为低速徘徊阶段。这一时期,由于农村改革处于体制转轨,城市改革刚刚启动,对外开放步伐不快,加之国家的三年治理整顿,我市经济发展表现出“冷得快”的显著特点,经济增长速度不高,质量较差,呈现出明显的低增长,高通胀的特点。四年GDP平均增速只有6.7%,最低的1989年增速为-5.9%。第三阶段:从1992—1996年共五年,为持续高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由于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后,我市上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谋求发展的热情高涨,加之国家宏观经济的是、治理整顿结束,发展环境较为宽松,使得我市经济发展前所未有的提速。其主要特点是:(1)经济发展持续稳定高速。五年GDP平均增速高达26.8%,为我市历史上增速最快的时期,五年中只有1996年增速低于20%,其余四年增速都在20%以上,其中1992年增速达到41.3.(2)第二、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90.4%,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了第一产业。(3)投资增速骤降。1993年下半年,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我市采取全面紧缩和“急刹车”的“一刀切”做法,1994年投资增幅只有5.6%,1996年增幅为-20.4%,由于投资的滞后效应,造成“九五”期间我市发展势头受到很大影响。第四阶段:从1997—2001年共五年,为高速增长之间的平稳增长阶段。这一阶段,我市GDP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五年平均增速10.9%,但每年的增幅都在10%以上。我市经济发展仍然是走常规发展之路,而苏南各县市学习温州模式,开始转型,纷纷产出特色,如昆山走外资强市之路,张家港和江阴走大企业发展之路,常熟走市场兴市之路。第五阶段:从2002年—2008年共七年,为高水平快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市坚持科学发展观、跨越发展。经济发展步入了第三周期的上升期。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特点:一是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加快,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GDP增长年均达到14.4%。而是经济总高位快速攀升,GDP在2001年148亿元的基础上,七年跨上了三个百亿元台阶,达到了2008年426.87亿元。三是工业主导地位强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化倾向日益明显,工业对经济拉动作用越发显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9.6%。四是经济增长稳定性明显增强。近五年GDP平均增长在15%以上,为跨越发展奠定了基础。二、辉煌的成就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成就。这30年是丹阳综合实力大幅度跃升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变的时期,是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时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我市GDP从1978年的3.37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426.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51倍,年均增长14.0%,比同期全省平均增速高1.4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高4.2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4.4%、59.5%、36.1%。0100200300400500亿元1949197820012007年份丹阳市GDP增长示意图GDP年份19491960197819992001200620072008GDP(亿)0.310.453.37122.31148300.24356.64426.87人均水平实现新跨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450元,提高到2008年的52942元。1990年,提前10年实现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2006年比1980年翻了六番。按当年汇率折算,2008年我市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根据世界银行2006年的划分标准,目前我市总水平已跨入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门槛。发展质量明显提高。财政收入显著增强,2008年我市财政总收入达到55.03亿元,与1978年的0.49亿元相比,增长了112倍,年均增长17.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亿元。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对保证政府职能实现,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0102030405060亿元19491960197819992001200620072008年份丹阳市财政收入增长示意图年份19491960197819992001200620072008财政收入(亿)0.060110.495.649.3732.2441.5455.03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的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78年的41.5:48.0:10.5调整为2008年的4.6:59.5:35.9,其中1993年三产比重超过一产比重,完成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但这一转变比全省晚了四年。就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从业人员结构的重大变化。1978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比例为68.5:21.2:10.3,到2008年调整为20.5:56.9:22.6。第一产业热原比重下降4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人员比重分别上升35.7和12.3个百分点。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加快转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第三产业的活跃,第三产业将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领域。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2008年,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60%,已成为支撑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的发展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了有利条件,城镇的建设和产业的发展对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奠定了基础。在撤县建市、撤乡建镇的推动下,我市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我市城镇化率为48.6%、比1978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全面发展,工业主导地位突出第一产业稳步前进。今年来,随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各项惠民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08年,我市实现农林牧副渔总产值达到35.31亿元,按可比价比1978年增长4倍;实现农业增加值19.86亿元,比1978年增长3倍。粮食总产量达到45.63万吨,比1978年增长13.1%;油料总产量1.16万吨,比1978年增长1.7倍;水产品产量3.58万吨,比1978年增长17.1倍;肉类总产量2.41万吨,比1978年增长72.1%。第二产业快速提升。2008年,我市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253.81亿元,比1978年增长156倍。工业生产增长迅猛,工业经济总量规模明显扩大,主导地位进一步提升,2008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40.93亿元,比1978年增长165倍。实现工业总产值1013.08亿元,比1978年增长163倍。形成了门类齐全并以纺织丝绸、眼镜、灯具、五金工具、木业五大行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企业规模得到提升,大中型企业产值483.3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57.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8.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5.2%。第三产业寻迅猛发展。金融、保险、通讯、物流、旅游、房地产、科教、公共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2008年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52.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96倍,年均增长16.4%。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改革开放30年来,在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等各项改革措施的推动下,我市深化流通领域改革,消费品市场蓬勃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我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10.79亿元,比1978年增长99倍,年均增长16.5%。一些大型商场和超市如华地百货、时代购物、苏果、国美等相继落户我市,教育、娱乐、旅游、住房、汽车、保健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与此同时,各种新兴服务业应运而生并且快速发展,社区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经济发展后劲增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978—2008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9.53亿元,相当于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