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庆平同志在市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肖庆平同志在市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0月29日至11月2日,省委在天水召开了省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暨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会议围绕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总结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主基调,研究部署了全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我们召开这次市委全委扩大会议,主要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全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共同谋划白银未来五年发展大计。下面,我代表市委常委会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今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工作回顾今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努力克服各方面困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一)深化市情认识,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国务院出台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省委实施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明确要求兰白核心经济区要在全省乃至西北地区发挥“率先、带动、辐射、示范”的中心作用,既提升了白银的战略定位,为白银加快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也对我们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深化市情认识,全面分析发展现状,不断充实完善发展思路,研究提出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必须升位、地方工业发展必须提速、生态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城镇化进程必须加快、民生保障水平必须提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的总体工作要求。围绕推进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经过充分协商,共同签订了兰州白银区域合作发展框架协议,并在交通建设、产业分工、文化发展等方面达成共识。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白银率先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导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更加明晰、更加具体。(二)狠抓第一要务,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始终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效益稳步回升。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15.2亿元,同比增长12.8%;1—10月,大口径财政收入27.5亿元,增长21.78%,一般预算收入9.28亿元,增长20.7%。“三农”工作不断加强。把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作为旱作农业发展的革命性措施来抓,全市种植面积达到115万亩,比去年翻了一番,推广农作物新品种16万亩,奠定了粮食增产的基础,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66.7万吨,比去年增加6万吨。瓜菜、草畜两大产业不断壮大,新建了一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加之农产品价格稳中有升,劳务输出人数增加,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全市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新增梯田12万亩,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工业增长速度继续加快。抓住外部环境好转、初级产品价格回升的有利机遇,狠抓技术改造,大力开拓市场,工业经济实现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2.54亿元,同比增长21.5%。完成工业投资92.46亿元,增长9.8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上项目进展顺利,中材集团日产4500吨干法水泥、银光集团年产10万吨TDI技改扩建和12万吨PVC等项目建成投产,新上了一批风电、陶瓷、农产品加工项目,市及市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52.32%。投资和消费稳定增长。坚持以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发展,实施项目721项,其中新开工434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争取国家和省上各类资金4.55亿元,涉及项目112个。努力扩大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200个,完成投资39.46亿元,同比增长18%,各类园区项目聚集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1亿元,增长26.2%。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汽车、住房等逐步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37亿元,增长19.76%。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经过努力争取,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会宁县被纳入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试验区规划;充实完善了白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积极配合省上抓紧编制兰白核心经济区和白银工业集中区规划。加强重大问题、重点行业的研究谋划,主动与国家有关部委和中国兵器集团、中材集团、中国石化集团、中信集团等大集团沟通衔接,一些重大项目有望进入国家和省上“十二五”发展规划。(三)解决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建设得到加强从长远发展考虑,实行重点突破,大力加强薄弱环节建设。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全面分析生态环境现状,把生态建设提高到战略高度,研究确定实施中心城区绿化“六大工程”和都市生态屏障“八大工程”。全市完成各类造林9.84万亩,同比增加2万亩,义务植树499万株,完成城区大环境绿化6815亩。住宅小区、机关院落、道路绿化成效显著,完成通道绿化430公里。落实了绿化承包责任制和义务植树代植费等制度,明春绿化准备工作有效开展。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扎实组织开展“棚户区改造攻坚年”活动,计划从2010年开始,改造城市和工矿棚户区172万平方米,新建住房3.8万套,计划投资68亿元。坚持科学合理规划,广泛宣传动员,完善运作机制,通过无偿划拨土地、减免税费等措施,最大限度地让利于群众,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已有30个片区开工建设,在建住房19976套,建筑面积112.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2.29亿元,已竣工9031套。改造农村危房8000户,开工建设城市廉租房57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亿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亿元,新建改造农村公路653公里,靖远黄河大桥即将建成,定武高速公路营双段开工建设,包兰铁路兰州至银川扩容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已经国家批复。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95亿元,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大中型泵站改造项目顺利实施,引大入秦景泰供水工程、会宁城区供水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加紧建设。白银公司重金属离子工业废水处理、银光公司环境污染治理、平川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即将建成投运。新一轮城市道路网建设全面展开,年内开工或建成城市道路20条,城市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四)着力改善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扎实开展“惠民政策落实年”活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2元,增长11.3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777元,增长16.03%。省上确定的14件23项实事和市上确定的10件惠民实事全面落实。完成校舍安全工程投资3亿多元,改造校舍面积30万平方米,市区学校建设进一步强化,高考创历史最好水平。医疗卫生综合改革稳步开展,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等一批卫生项目加快实施,新农合补偿比例和标准有了新的提高。成功举办了恢复建市25周年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农家书屋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市体育中心主场馆基本竣工,争得了全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主办权。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完成就业技能培训1.9万人,新增就业2.6万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8万人,创劳务收入23亿元;选拔917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工作。发放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7808户、3.56亿元,积极支持妇女创业就业。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会宁县被列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城乡低保提标提补工作全面完成,保障城乡低保对象8.79万户、25.89万人,发放保障资金2.4亿元。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906万元,救助患病困难群众39148人次。(五)落实第一责任,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注重发挥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积极性、主动性,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责,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在服务全市中心工作方面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积极建言献策;支持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积极开展工作,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全市政法系统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解决了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坚持领导包案制度,深入开展“重大社会矛盾积案化解年”活动,有效化解了一批社会矛盾;认真落实平安建设各项措施,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了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保障工作。组织力量参与了玉树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和陇南暴洪等重大灾害救援活动。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安全专项整治,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认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年”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全市上下呈现出共谋发展、共建和谐的良好氛围。(六)强化根本保证,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非公经济党组织建设为重点,以“五好班子”创建和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广泛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围绕发展、富民这一主题,在会宁县开展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工作,培育推广了郭城驿镇红堡子村等一批先进典型,有效转化提升了26个后进村,省委在会宁县召开了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现场会。针对各级干部思想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白银日报》上刊发了《干部要干事》、《抓落实才是真本事》等八篇评论员文章,组织各级干部学习讨论,开展自查自纠,有效促进了工作作风转变。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了机构改革任务,推行了干部轮岗交流,加强了领导干部日常管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不断增强。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廉政准则》,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力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加强。二、“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变化和基本经验“十一五”时期,是我市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加快转型、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全市上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强力推进转型发展,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预计到“十一五”末,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可实现“五翻番、四超额”:生产总值达到294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710元,年均增长11.7%;五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3亿元,年均增长2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7.64亿元,年均增长16.6%;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亿元,年均增长18.5%,这五项指标均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1亿元,年均增长12.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186元,年均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12元,年均增长10.4%;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6%,这四项指标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项目建设拉动作用增强,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五年来全市实施各类项目2760项,比“十五”时期增加450项,投资总额是“十五”时期的2.86倍,市及市以下完成投资328亿元,年均增长29.8%,投资兴建了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落实资源型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5.77亿元;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与亚行、国开行、农发行及商业银行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特别是招商引资逐步成为拉动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五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67项,签约资金406亿元,比“十五”期间分别增长51%和68%。竣工项目383项,完成投资175亿元。白银公司与中信集团成功实现战略性合作,中材集团、大唐集团、中科宇能等国内知名企业落户白银。园区建设成效显著,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驻企业85家,新材料、精细化工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发展成为全市新的行政、商住和文化中心,平川经济开发区陶瓷、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初具规模,刘川工业集中区建设开始启动,各类园区已成为产业聚集的重要平台和城市扩张的主体空间。——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呈现总量扩大、结构优化、效益改善的新格局。全市新增有色金属生产能力18万吨,新增火电、水电、风电等发电能力230万千瓦,以TDI为龙头的新型化工产业链条基本形成,机械、建材、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一定规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我市被国家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被纳入国家火炬计划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被省上确定为产学研合作示范市,银光公司入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