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解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脊髓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1.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一部分,位于脊椎骨组成的椎管内,呈长圆柱状,全长41-45厘米。最宽处的直径仅为1cm;重量不过35g左右。成人男性的脊椎约长45厘米,而女性的约长42厘米。2.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颅内的延髓相连,从第十二胸椎以下逐渐变尖,形成脊髓圆锥。自脊髓圆锥以下成为细长的条索,称为终丝,终丝下行经骶管终于第二尾椎体的背面。下端的脊髓圆锥随个体发育而有所不同,成人终于第一腰椎下缘或第二腰椎上部(初生儿则平第三腰椎)。3、脊髓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全长粗细不等,有两个膨大部,上方的称为颈膨大,自颈髓第4节段到胸髓第1节段的部分;下方称腰骶膨大,自腰髓第2节段到骶髓第3节段。4、自上而下发出31对脊神经,分布在四肢和躯干。8个颈段(C),12个胸段(T),5个腰段(L),5个骶段(S)和1个尾段(Co)。5、临床上作腰椎穿刺或腰椎麻醉时,多在第3-4或第4-5腰椎之间进行,因为在此处穿刺不会损伤脊髓。马尾:脊髓末端变细形成脊髓圆锥,约平腰1椎体下缘,此水平以下腰、骶、尾脊神经前后根在椎管腔内下行一段距离后,出相应的椎间孔,形成脊神经,在椎管腔内的一段脊神经根称马尾。终丝:终丝即软脊膜在脊髓末端移行后形成的一根无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的膜性结构,约在第二骶骨水平以下硬脊膜包裹而终止于尾骨的背面。脊髓的上端在枕骨大孔平面移行为延髓,下端通过终丝止于尾骨,因此终丝有固定脊髓的作用。Q:脊髓与脊柱是等长吗?A:脊髓与脊柱是不等长的。在胚胎3个月以前,脊髓与脊柱是等长,所有神经根呈直角自脊髓发出进入相应的椎间孔,胚胎4个月后脊柱发育较脊髓快,脊髓头端连于脑部呈固定状态,而脊髓头端以下部分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与脊柱的相应关系不一致。脊髓尾端呈圆锥变细处,叫脊髓圆锥。从腰3到尾1有脊髓神经束,象马尾一样,所以叫马尾神经。脊髓的终端马尾圆锥在新生儿时与腰3平行。成人在腰1或腰2椎间盘水平。因此,在此平面以下,腰骶尾神经根在未出现相应的椎间孔以前,在椎管内行一段距离。脊髓的生长变化在胚胎3个月以前,脊髓和椎管的长度大概相等,所有脊神经根几乎都呈直角伸向相应的椎间孔,从胚胎第4个月起,脊髓的生长速度比脊柱缓慢,脊髓长度短于椎管,而其上端连接脑处位置固定,结果使脊髓节段的位置由上向下逐渐高出相应的椎骨,神经要向下斜行一段才达相应的椎间孔。腰、骶、尾段的神经要在未出相应的椎间孔之前,在椎管内垂直下行,围绕终丝形成马尾caudaequina。因此脊髓的长度与椎管的长度并不一致,成人的脊髓终止于第1腰椎,只有浸泡在脑脊液中的马尾和终丝,故临床上常在第3、4腰椎棘突之间进行腰椎穿刺。脊髓节段与脊柱的关系位于椎管内的脊髓脊髓的内部结构脊髓横切面上可见由白质和灰质两种组织组成。灰质在内部,白质在周围。1、灰质灰质主要由神经细胞核团和一部分胶质细胞组成,呈蝴蝶形或H形排列在脊髓中央,中心有中央管,纵贯脊髓全长;123H形灰质中间的横杆称为灰质连合两旁的灰质分为前角和后角C8-L2及S2-4尚有侧角前角含有前角细胞,属下运动神经元,它发出的神经纤维组成前根,支配各有关肌肉;后角内含有后角细胞,为痛、温及部分触觉的第二级神经元,接受来自后根神经节发出的后根纤维的神经冲动C8-L2侧角内主要是交感神经细胞,发出的纤维经前根、交感神经径路支配和调节内脏、腺体功能C8-T1侧角发出的交感纤维,一部分沿颈内动脉壁进入颅内,支配同侧瞳孔扩大肌、睑板肌、眶内肌,另一部分支配同侧面部血管和汗腺S2-4侧角为脊髓的副交感中枢,发出的纤维支配膀胱、直肠、性腺白质分为前索、侧索、后索三部分,主要由上行(感觉)和下行(运动)传导束组成前索位于前角及前根的内侧,侧索位于前后角之间,后索位于后正中沟与后角、后根之间白质上行纤维束(感觉传导束)主要有薄束、楔xiē束(位于后索内);脊髓丘脑束(位于脊髓外侧索前部和前索):分别是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前束;脊髓小脑前后束等;白质薄束和楔束位于后索,薄束居内侧,楔束居外侧,薄束在后正中沟两旁,纵贯脊髓全长,楔束在薄束的外侧,仅见于第4胸节以上。薄束和楔束传导同侧躯干、四肢的本体觉和精细触觉。以T4为界,薄束传导下半身来的冲动,楔束传导上半身来的冲动。本体觉又称深感觉: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精细感觉:两点辨别觉和实体觉两点辨别感觉(two-pointdiscrimination):病人闭目,用分开的双脚规刺激两点皮肤,如病人有两点感觉,再将两脚规距离缩短,直到病人感觉为一点为止。身体各部对两点辨别感觉灵敏度不同,以舌尖、鼻端、手指最明显,四肢近端和躯干最差。实体觉(stereognosis)是测试手对实体物的大小、形状、性质的识别能力。下行纤维束(运动传导束)主要有皮质脊髓束:包括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红核脊髓束(位于外侧索);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等;白质上行束——脊髓丘脑束:传导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触及压觉。脊髓丘脑束在白质前连合处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传导痛温觉,发生交叉,形成脊髓丘脑侧束;另一部分传导触压觉,部分交叉,形成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束为一神经纤维束,从脊髓上行到丘脑,传导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触及压觉。为脊髓丘脑束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的延续,两者在脑干内逐渐靠近,又称脊丘系。该纤维束与止于脑干网状结构的脊髓网状束、止于中脑顶盖和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脊髓中脑束相伴。在延髓,它们位于外侧区,下橄榄核的背外侧;在脑桥和中脑,位于内侧丘系的背外侧。脊髓丘脑束终于丘脑腹后外侧核,传递对侧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粗略触压觉。起自脊髓灰质板层Ⅰ和Ⅳ~Ⅶ,是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后在对侧上行的纤维束,传导对侧的痛温触压觉,一侧损伤时出现对侧痛、温觉障碍。皮质脊髓束由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的轴突集合而成,下行经内囊后肢的前部、中脑的大脑脚、脑桥腹侧部,至延髓形成锥体。在锥体的下端大部分纤维左、右交叉,形成锥体交叉。交叉后的纤维沿脊髓侧索下降,称皮质脊髓侧束,纤维沿途止于脊髓各节的前角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在延髓未交叉的纤维,沿同侧的前索下降称皮质脊髓前束,它逐渐交叉终于对侧脊髓颈、胸节段的前角运动神经元。由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的轴突随脊神经,分布于躯干、四肢骨骼肌。皮质脊髓前束中有少量纤维始终不交叉,终于同侧前角运动神经元,支配躯干肌。因此躯干肌受双侧皮质脊髓束支配。当一侧皮质脊髓束(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时可引起对侧上、下肢瘫痪,但躯干肌(如呼吸肌)一般不瘫痪;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时,则可引起同侧的上、下肢瘫痪。下行束——皮质脊髓束(侧、前束):传导肌肉的随意运动脊髓的功能脊髓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1、传导功能:脊髓是感觉和运动神经冲动传导的重要通路,气结构基础即脊髓的上、下行纤维束。eg:以成人排尿反射为例来说明。当尿液在膀胱内积存到一定量时,就会刺激膀胱壁上的感受器,使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同时,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向上传到大脑,使人产生尿意。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下,由大脑发出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神经冲动再沿着传出神经到膀胱,引起排尿反射。如果外界环境不适宜(比如在课堂上),大脑就暂时抑制脊髓中的排尿中枢而不排尿。可见,脊髓还具有传导功能。2、反射功能脊髓可执行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包括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脊髓各种反射都是通过脊髓节内和节间的反射弧完成的。(完成反射的结构为脊髓灰质、固有束和前后根)(1)躯体反射:浅反射、深反射(如牵张反射、屈曲反射、浅反射等)(2)内脏反射;(膀胱排尿反射、直肠排便反射等)浅反射浅反射是刺激皮肤、粘膜引起的肌肉快速收缩反应。包括角膜反射、咽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肛门反射等.深反射:又称腱反射其实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不自主的肌肉收缩,其实是肌牵张反射的一种(另一种为肌紧张)牵张反射属于单突触反射,是最常见的一种骨骼肌反射,包括深反射和肌张力反射。当骨骼肌被拉长时,肌内的感受器(肌梭、Golgi)受到刺激而产生的神经冲动,经脊髓后跟(感觉支)进入脊髓,兴奋α-运动神经元,反射性的引起被牵拉的肌肉收缩。临床上常检查的深反射有膝反射、跟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肌张力反射对维持身体的姿势很重要,人体在安静状态下,骨骼肌仍不完全松弛,始终有部分肌纤维轮流收缩,使肌肉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屈曲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属于多突触反射,也就是至少有3个神经元参与。如当肢体某处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会迅速缩回肢体即属于此种反射,由于肢体收缩要涉及成群肌肉,故受到兴奋的α-运动神经元常常是多节段的。牵张反射可以被下行纤维束(网状脊髓束)的冲动所抑制,也可被锥体束、前庭脊髓束等的冲动所易化。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易化和抑制保持着平横,以维持正常的肌张力。当某些疾病时,这种平衡受到破坏,就会出现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或者深反射和肌张力减退。跖反射,又称为巴宾斯基反射阴性。正常人检查时出现各指皆向足跖面屈曲,即为巴宾斯基反射阴性。此反射属於正常生理反射中浅反射的一种。若此反射发生异常,即出现巴宾斯基反射阳性,提示锥体束损害。我的理解是:下肢以伸肌为主,当上运动神经元受损时,下运动神经元失去高级中枢的抑制作用,表现伸肌反射亢进,所以出现拇指背屈,其他脚趾呈扇形散开。THANKS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