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旷世的情郎——仓央嘉措作为一个诗人他又是何人?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1697年(藏历火兔年),仓央嘉措被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是年9月,自藏南迎到拉萨,途经朗卡子县时,以五世班禅罗桑益喜(1663~1737)为师,剃发受沙弥戒,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同年10月25日,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虽然身居西藏政教首领的地位,却不能掌握政教大权。实际上,只不过是桑结嘉措找来应付康熙皇帝的傀儡。在尘世与佛国之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传奇相传仓央嘉措在入选达赖前,在家乡有一位美貌聪明的意中人,他们终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马,恩爱至深。仓央嘉措进入布达故宫后,他厌倦深宫内单调而刻板的黄教领袖生活,时时怀念着民间多彩的习俗,思恋着美丽的情人。他便经常微服夜出,与情人相会,追求浪漫的爱情生活。有一天下大雪,清早起来,铁棒喇嘛发现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脚印,便顺着脚印寻觅,最后脚印进入了仓央嘉措的寝宫。随后铁棒喇嘛用严刑处置了仓央嘉措的贴身喇嘛,还派人把他的情人处死,采取严厉措施,把仓央嘉措关闭起来。关于类似的浪漫传说还很多,但都以悲剧而告终。同时,仓央嘉措还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热情奔放的情歌,他的《情歌》诗集,词句优美,朴实生动,在民间广为流传歌诵。莫怪活佛仓央嘉措,风流浪荡;他想要的,和凡人没什么两样。藏族人虽然是虔诚的佛教徒,可是他们内心最感亲近的达赖,据说就是这位在布达拉宫没有灵塔的仓央嘉措。他们之所以如此崇拜这位年仅二十四岁就遭到政治人物谋害的少年喇嘛,就因为少年喇嘛的情诗表达了他们对人生的热爱与理解。遥远的布达拉宫身为藏传佛教中地位至高至尊的活佛,却又是一位在藏族文学史上声誉崇高的伟大诗人,传世的诗作皆为情诗,这在藏传佛教的历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六世达赖,爱美人不爱佛祖的才人,写了众多优美的爱情诗歌。一天,一月,一年,一世,时间的长河冲不淡深深的爱恋。这种爱如此深沉,以至于不需要山盟海誓,不需要长相厮守,只需要一次简单的亲近,一次偶然的相见,就足以使人感动怀念。此诗语言清新平实,却蕴涵着淡淡的苦涩和浓浓的深情,让人清晰窥见仓央嘉措那严肃的袈裟下包裹着的细腻的心。十诫歌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见与不见仓央嘉措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在《见与不见》里,我们看不到缠绵悱恻,山盟海誓,却能读到一种磐石一样坚固不移的深情。就那么简简单单的几行字,明明白白的几句话。没有曲折幽婉,跌宕起伏的韵律,却构成了一种千回百转,澎湃如潮的情愫。这样的情感仿佛岩浆在地底层涌动,它的力量足可以冲破岩石,而表面却是平静的。这来源于深刻的佛学修养和智慧。身披袈裟,头戴黄帽,在香烟缭绕的庙堂之中独居尊位,宣教弘法,接受僧众和信徒顶礼膜拜,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声誉的活佛,与流连于市井酒肆,纵酒放歌,风流倜傥的情歌诗人,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一位在佛国,一位在尘世;一位是圣人,一位是凡夫;一位地位崇高,一位身份卑下。无论人们有多么丰富的想象力,也很难将二者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身上,却将二者融为一体。正如一位网友在帖子里所感叹:如此高贵的地位,却换不来简单的爱情。一点凡心一点忧愁一抹红尘一丝温柔一片佛海一叶扁舟不为相逢只为相守任世俗的风言风语任世间的百转千流惟有我在这里等候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如此至纯,至净,至洁的爱情,却如此的无奈,如此的不得不……是什么造成了这万般的无奈是什么成就了他——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权证的贪婪和利益的诱导亦或是传承了千年的制度制作组:原223寝室成员------姚莉莉马峥平彩虹徐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