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草坪病虫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物病害是植物活体在生长或储藏过程中由于所处环境条件的恶劣、或受到有害(微)生物的侵扰,致使植物活体受到的损害,包括正常的新陈代谢受到干扰,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遗传功能发生改变,以及植物产品的品质降低和数量减少等。草坪病害植物病害: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子造成,如真菌(菌物)、细菌、植物原生质体(类菌质体)、病毒和线虫等病原菌等。主要草坪病害多由真菌造成,个别真菌病害会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如腐霉菌可使整个高尔夫球场果领草坪死亡,雪霉菌造成几乎整个球道草坪的死亡。病原因子环境因子寄主因子前言侵染性病害的特点之一是可以传播非侵染性病害是由非生物因子造成的,如气温、光照、水分、缺素、污染、化学农药药害、土壤板结、机械损伤等因子。主要由寄主和环境因素来决定病害的发生,同时不会相互传染。第一节侵染性病害一、根部病害(一)腐霉病寄主:多为害冷季型草(根腐、叶腐等)此病是一常见的草坪病害,在草坪草上造成各种危害,形成不同症状,故在西方此病有多种不同俗名。此病有时会爆发成灾,使大面积草坪在短期内死亡,造成严重危害,特别是在高尔夫球场的果领上为害尤重,第一节侵染性病害病原--土壤真菌---腐生菌或兼性寄生菌侵染循环腐霉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环境条件、腐霉菌的存在和寄主组织。游动孢子可在自由水中快速游动,故可通过排水系统扩散此病。地表水可移动菌丝体、孢子囊和卵孢子传播此病。病叶还可经菌丝体在叶片间的快速发展来短距离传播此病。此病的大面积传播还可经染病组织残体、带菌土、带菌的草坪机械设备(如割草机、打孔机、纵向修剪机等)、人(特别是鞋)和动物进行传播。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卵孢子在染病残体中渡过不良环境。流行规律:高温高湿(包括浇水过度)是叶疫腐霉病发病的首要条件化学防治①用杀菌剂拌种;②在积雪到来之前,使用杀菌剂,如甲霜灵;③轮换使用不同杀菌剂或避免抗药性出现(恶菌灵、甲霜灵、乙膦铝和氯甲氧苯);(二)全蚀斑病草坪全蚀斑病(Take-allPatch)是由禾顶囊壳燕麦变种引起的真菌病害,为害草坪草根部和茎基部。全蚀斑病是冷季草坪草的主要病害,在湿冷气候条件下尤重。症状此病在匍匐翦股颖果领上危害尤重。该病的特点是形成蛙眼状枯草圈。枯草圈的特点同褐斑病的不同。此病枯草圈中间的病株通常不易恢复,常常由其他抗病性杂草侵入替代而形成中间绿色、边缘枯黄色的呈环形状或蛙眼状的枯草斑。数斑会相交到一起,成不规则大范围枯死区域。化学防治常用的杀菌剂有丙环唑或氯苯嘧啶醇。应根据病原菌的活动情况来使用化学农药。通常在春秋季节用药。当春季和秋季根区土壤温度分别在15℃和20℃左右开始施药为佳。第一节侵染性病害二、叶部病害(一)钱斑病(DollarSpot)钱斑病也称银元斑病、钱枯病。此病的俗名是因其病斑大小似一美元的银币而得名。是常见病害之一,可发生在冷季型和暖季型草坪上。症状:在留茬低的草坪上其典型症状为干草色、微陷的小圆斑,直径约25-50毫米。病原:病原菌SclerotiniahomeocarpaF.T.Bennett,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侵染循环:此菌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株残体上渡过不良环境。主要以染病植株残体由机械方式传播扩散。流行规律此病原侵染叶部,可在10-35℃温度下生长。通常初发于早春,晚春到初夏发病严重第一节侵染性病害二、叶部病害(一)钱斑病防治方法栽培方法选择抗病品种;保持足够的氮肥水平,以保证茎叶的中等生长速度,特别是在春季和早夏;清晨去掉低留茬草坪上的露和植物吐水;及时浇水,避免植物缺水。浇水应浇透,应干湿交替,避免少浇勤浇;浇水应定在可避免延长叶表水膜的存留时间里进行;如有可能提高留茬高度;改善草坪冠部的空气流通性。化学防治此病是高尔夫球场上需化防的常见病害之一。一些接触和系统性杀菌剂可有效防治此病,如苯菌灵,氯苯嘧啶醇,异菌脲,腐菌利,丙环唑,甲基硫菌灵,三唑酮或乙烯核菌利。但有些菌株已对苯并咪唑,二甲酰亚胺药组形成抗药性,如苯菌灵,异菌脲氯苯嘧啶醇,丙环唑,甲基硫菌灵,三唑酮。为避免抗药性产生,应轮换施用杀菌机制不同的杀菌剂或使用混剂。有些杀菌剂混合使用会提高药效。第一节侵染性病害二、叶部病害(二)白粉病侵染循环:以活寄主内的菌丝体和在染病残组织上产生的有性世代的闭囊壳越冬。以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在春季造成初侵染。分生孢子造成再侵染。侵染后4~17天分生孢子便可产生。病原孢子经空气传播流行规律白粉病菌不耐高温。白粉病生长的适宜气象条件是中温(15~22℃,最适温度为18℃)、弱光、高湿度、通风不良。防治效果最好的药剂:三唑酮(粉锈宁)病原禾本科植物上白粉病菌之一,其病菌是专性寄生菌。白粉病(三)条黑粉病症状:主要症状在晚冬和早春明显。被条黑粉病侵染的草坪生长缓慢。黄绿条斑出现在染病叶片上。随着病害的发展,这些条斑转为灰色。发病晚期病斑上的角质层和表皮细胞破裂露出病原菌的黑色孢子堆病原Ustilagostriiformis(West.)Niessl.寄主:匍匐翦股颖、草地早熟禾、一年生早熟禾、高羊茅、羊茅、多年生黑麦草(三)条黑粉病侵染循环病原菌孢子在土壤适合草坪生长条件下开始生长。侵染发生在幼草的胚芽鞘上。在草上病原主要经分蘖苗侵染草坪草。流行规律叶片裂开成条在冷空气盛行、强日照气候条件下为重。寄主生长在气温32℃条件下通常无症状出现。当气温在10~16℃范围内,寄主叶片条裂非常严重。化学防治因为此病造成系统侵染,只能使用系统杀菌剂来达到有效的防治效果。最佳施药时间为十月或早春草坪草还未恢复生长时进行。可使用丙环唑,三唑酮或氯苯嘧啶醇。(四)锈病寄主早熟禾、黑麦草、结缕草也是其主要寄主症状初期在病叶,叶鞘上形成浅黄色斑点,随后病斑变大,变长发展成橙红色孢子堆,其椭圆或棒状小突起破裂后散布褐锈色菌粉,即夏胞子堆病原病原为几个弯孢属的种流行规律主要在夏季发生,但也可见于春季和早秋。在冷季型草坪上造成此病爆发的最适条件为连续几天的高温(30~35℃)和叶湿期长侵染循环病原菌以菌丝体经腐生方式在染病残体和枯草层内渡过不良环境。此病经雨、机械方式如剪草、草坪维护、纵向修剪等传播,亦可经种传。(五)叶斑病叶褐斑病(HelminthosporiumleafSpot)云纹叶枯病(LeafBlotch或RhynchospoiumScald)炭疽病(Anthracnose)丝核菌病(RhizoctoniaDiseases,BrownPatch)褐斑病(丝核菌病)三、低温病害(一)粉雪霉病(PinkSnowMold)(二)灰雪霉病(GraySnowMold)寄主:主要寄主为一年生早熟禾,翦股颖,黑麦草;次要寄主为羊茅和草地早熟禾。症状:在雪融化过程中为活动盛期。在雪融化过程中和雪化后可见近圆形灰白或白色枯斑,大小为5~10cm,病斑边缘规则。在积雪覆盖下数斑可发展合到一起形成60~90cm的枯斑。发病轻时只叶部被侵染致死,根冠还存活,新叶茎可从根冠长出,病斑有可能自行复绿。但病斑一直到中晚春还可分辨出。发病严重时则会侵染根冠和根部甚至造成草坪大面积死亡病原:Typhulaishikariensisvar.ishikariensis(二)灰雪霉病(GraySnowMold)侵染循环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夏,秋季菌核萌发,产生侵染菌丝和担孢子,侵染草坪草。病菌在初期作为腐生菌营生于枯草层内的死组织。在积雪覆盖下侵染叶组织和叶鞘致病,稍后还可侵染根冠和根部。担子果在秋季和早冬产生,通常在秋雪融化和菌核开始萌发后出现。此病在积雪覆盖下的低温高湿条件下蔓延。雪正在融化时病原菌最为活跃。春季菌丝体活动盛期后,菌核开始产生。此病经菌核移动而传播,或经担孢子气传或水传。流水、溅水、草坪机械和人员活动(鞋和高尔夫球棒等)均可传播此病。(二)灰雪霉病(GraySnowMold)流行规律积雪期长的地区易发病。特别是在积雪厚但土壤未冻结的情况下。Typhulaishikariensisvar.canadensis多发生在北美西部,日本北部和其他积雪期达4个月以上的地区。Typhulaincarnata所需的积雪期比T.ishikariensis的短。冬季越长、积雪越厚发病越重。菌核萌发的适温为10~18℃。菌丝生长的适温为9~15℃,但在1~2℃条件下亦可生长。(二)灰雪霉病(GraySnowMold)(三)镰刀菌病(FusariumBlightDisease)寄主:翦股颖,一年生早熟禾,草地早熟禾,假俭草,紫羊茅,高羊茅,一年生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等。症状:冷季病害:镰刀菌可在湿冷季节致病。镰刀菌病原可单独或数种一起在积雪覆盖下或厚覆盖物下造成叶疫枯斑或草坪死亡,亦可在无积雪覆盖或覆盖物的情况下造成散布的叶疫。病斑内的草死亡后形成秃斑。秃掉的部分需要重新铺草坪或播种。叶斑和苗期病害:镰刀菌可在暖湿条件下在大面积草坪上造成发病较为一致的叶斑。叶斑形状不规则,主要发生在老叶上。病斑初期水浸状,后变为棕黄色,通常具深褐色或紫褐色边缘。初期侵染常出现在叶顶端部分,造成叶端枯死(三)镰刀菌病(FusariumBlightDisease)症状:根、根冠和茎基腐病:染病草坪上出现浅绿色小斑块,后变为浅绿色,在干热天气条件下枯死,变为枯草色。草坪上病斑可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为2~30cm。当叶部症状出现时,染病草坪上的绝大多数草坪草的根部、根冠部、匍匐根和匍匐茎出现深褐色或黑色干腐。当温、湿度高时,在感病植株的茎下部和根冠部可见白色到粉红色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团。染病草坪的植株叶部上侵染斑或有或无。(三)镰刀菌病(FusariumBlightDisease)侵染循环为土壤真菌,并可侵染禾本科寄主所有部位。镰刀菌以休眠菌丝体或厚垣孢子在土壤和枯草层中度过不良环境。当环境合适时粉色菌丝体恢复生长,同时大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萌发产生新菌丝体侵染草组织。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作为初侵染源。通过直接侵染或伤口侵染进入寄主。此病通过染病和健康植株间的接触进行近距离传播。还可通过机械方式将染病残体和带病枯草层残体带到无病范围和地区。种传和水溅散播分生孢子也为有效传播途径。(三)镰刀菌病(FusariumBlightDisease)流行规律发生于晚春和夏季。排水不良结合高气温和高湿度利于发病。镰刀菌属的真菌通常在10~35℃生长。但个别种在相对低温下具致病力。冬季致病的种,如F.acuminatum在8~15℃范围致病力最强。生长季节致病的种在15~20℃范围致病力最强。(三)镰刀菌病(FusariumBlightDisease)四、其他病害(一)仙人圈病(FairyRing)又称仙环和蘑菇圈,是一种常见、分布广的草坪病害。其特点之一是雨后突然出现的蘑菇或马勃圈。有60多种担子菌可导致仙人环,绝大多数为土壤腐生菌,但可间接为害草坪,形成枯草圈或影响草坪观赏性和实用性。症状病原为土栖或枯草层栖真菌,活动于植物根区,产生或不产生子实体--蘑菇或马勃。仙人圈通常出现于春季、早夏和早秋,呈环状,也可见弧状或带状,常为10~30cm宽。随症状的发展,可出现同心环状的旺草、枯草、萎蔫草圈。其直径通常为0.6~5m,但也可见环的直径大数十米。当天气条件适宜时,大量子实体(蘑菇或马勃)会在雨后或透彻灌溉后突然呈环状出现于仙人环的旺草区的内缘,表现出典型的在仙人圈症状。四、其他病害(一)仙人圈病(FairyRing)仙人圈有三种类型:1.危害最重的类型,因其在深绿色的旺草外圈内缘形成枯草圈。因菌丝在土壤内形成疏水土层使枯草圈内的草皮转为黄色、枯萎、枯死或休眠。硬柄皮伞可产生代谢性的植物毒素(如田头菇素),造成草坪草枯死。2.形成浓绿旺草圈,无死草。对草坪无实质性危害,只对草坪的观赏性有些微影响。3.不形成旺草圈,不造成危害,但形成子实体圈,圈上草同圈内外草无差异。四、其他病害(一)仙人圈病(FairyRing)病原有60多个担子菌伞菌目(蘑菇)或马勃目种会在土壤或枯草层内大量滋生的形成仙人圈。常见种为硬柄皮伞(仙环小皮伞)M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