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的攻坚时期,是实现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时期。根据《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盐城现代农业、林业、水利、渔业等相关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盐城市“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本规划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阐述“十二五”时期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指导今后五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献。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一)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历史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现代农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粮食持续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好形势。1.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2010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63.7亿元,位居全省首位、全国第三,年均增长4.4%。主导产业的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粮食生产多年来一直位居全省第一,实现七连增,2010年达到130.5亿斤,占全省的1/5、全国的1/100强。生猪、家禽、棉花、蔬菜、水产、林业六大主导产业产值全都突破百亿元大关。大蒜、菊花、首乌、甜菊、花卉、蚕桑等一批新型产业迅速崛起,进一步彰显了盐城农业的特色。高效农业规模迅速扩张。2009年底首次实现高效农业和设施农业全省总量第一的目标,2010年高效农业总量达492万亩,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三大载体”建设成效显著。9个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新上项目92个,累计投资25.6亿元,盐都、东台、大丰三地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被省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数量全省第一;建设47个乡镇特色产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5.9亿元。建设9个3000亩以上的县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进区项目达58个,累计完成投资73亿元;建设重点镇加工集中区50个,进区项目达148个,累计完成投资13.8亿元。建设综合性批发市场8家,累计投资35亿元;建设乡镇特色市场35家,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新建农产品经营部728个,新发展农民经纪人6.8万人。初步构建了市有区域市场、县有专业市场、镇有特色市场、村有贸易货栈、组有农民经纪人的农产品流通五级网络体系。全市共建成批发市场和特色市场393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5129个,农民经纪人达23.8万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全面组织实施“强龙行动计划”,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和财政支持的力度,累计引进“三资”285亿元,各级投入财政扶持资金2.76亿元,培育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1062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31个。雨润、红蜻蜓、重啤、中粮、温氏等一批国内外大型企业进驻盐城。2010年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创汇额累计达3.36亿元。农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建成80个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其中国家级19个、省级25个。有465家龙头企业通过了ISO9000、ISO14000等质量体系认证。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66个,种植面积54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53%。全市已拥有有机食品52个、绿色食品150个、无公害农产品492个。有100多种优质农产品进入家乐福、农工商等国内外大型超市。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组织实施了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环境和绿色盐城建设“三大会战”,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共建成农村道路6955公里、桥梁1687座,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6408公里。共改造中低产田143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7万亩;开发复垦整理土地192.5万亩,新增耕地43.2万亩,为耕地占补平衡作出了贡献。疏浚农村河道2.6亿土方,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1万多座,修建防渗渠近千公里,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85%以上。购置各类农机具4.9万台,农业机械总动力510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8%以上,列全省第一。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150万亩,成片造林面积137万亩,新增造林面积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启动实施百万亩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和市县联合围垦滩涂工程。气象为农服务不断强化,建立完善了快速反应的预警机制,有效发挥了预警减灾的重要作用。政策性农业保险走在全省前列,主要种养业保费总规模、高效设施农业保险保费总额均列全省第一。3.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持续改善。组织实施了农村新五件实事、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全面落实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建立健全了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农村文化广电等基础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基本实现“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目标,全市有线电视通组率达98%,入户率达75%,建成有线电视入户示范县5个、先进县1个、达标县2个。农村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完成改厕44.9万座,建设沼气池6.76万个,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由“十五”期末的7.13%上升到39.72%。解决农村不安全饮水总人口173万人。农村卫生保健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新建和完善乡镇卫生院138所,2049个村卫生室全面完成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农民病有所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83%,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村新农保全覆盖;为农服务社覆盖率达91.3%,居全省前列。4.农村体制机制加快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稳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21个试点镇村统筹发展规划已进入实施阶段。实施了乡镇和村行政区划调整,全市镇总数由138个调减至103个。基本完成97.5万亩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积极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农户参与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总数达818个,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总数达382.97万亩,农村土地流转面积总数达294.92万亩。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达5129个,位居全省前列。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总数达127个。全面深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先后组建射阳农商行、盐城黄海农商行、建湖农商行;新建17个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稳步推进苏南农商行异地支行全覆盖、村镇银行、“阳光信贷”创新试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作用显著增强。2010年末,全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29.02亿元,贷款余额423.34亿元,分别是2005年末的2.97和3.24倍,年均增长25%左右。5.农民增收渠道加快拓展,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51元,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提前实现小康目标,继续领跑苏北,年均增长12.3%,2010年增幅高达14.4%,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年增量首次突破千元,农民收入结构也得到优化。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2010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3717.3元,是2005年的2.2倍。家庭经营性纯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主支撑。2010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纯收入达4526.5元,是2005年的1.5倍。财产性纯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2010年,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达155.3元,是2005年的3倍。转移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补充。2010年,农民人均转移性纯收入达351.5元,是2005年的2.8倍。(二)主要经验“十一五”时期,我市“三农”工作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一是大力推进思路创新,积极探索“三农”发展新路子。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为首要任务,坚持走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发展道路。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努力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保持了农民收入的持续高位增长。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上,通过开展“双百工程”和“一户一棚工程”建设,使高效农业的规模迅速扩张,通过强势推进“三大载体”建设,有力有效地提升了高效农业发展水平,做出了盐城特色,形成了工作品牌。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上,坚持以重点镇、重点村建设为突破口,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在农业科技创新上,着力做好科技与生产、科技与市场、科技与服务的有效对接。在农村经营机制创新上,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资金互助合作等,有力地提高农民组织化、农业集约化水平。探索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资本、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投入新机制。二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教育培训“三大体系”,全面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积极培育推广优质、专用、特色新品种,着力研发节本、高效、安全新技术,加快创新推广立体、生态、高效模式,不断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积极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深入实施涉农高校、科研院所“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健全科技特派员制度,提高农业科技到位率和入户率。三是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快构建统筹城乡发展机制,全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五个一体化”,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人口向城镇、居住向社区、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四个集中”,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合作经营型、统一服务型和土地集中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积极发展劳务合作、供销合作、富民合作,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管理办法,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激励机制,大力培育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创新农村担保体系,有效增加农村信贷投放,扩大农业保险险种范围,着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四是大力推进政策创新,持续增加“三农”投入。按照中央和省要求,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逐步转向农村,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认真落实土地出让收益、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等政策;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补贴和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支持力度,逐步提高农民保障水平,不断增加农村公共服务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三农”范围。五是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形成“三农”工作合力。坚持以农业现代化为导向,按照《江苏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标准,引导各地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开展“千村示范”、“千村帮助”,推动各地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坚持计划安排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用工业的理念指导农业,用项目的办法发展农业,用绩效的考核推进农业,提高“三农”工作水平。坚持以结果为导向的财政资金分配方式,创新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实行多干多补、少干少补、先干后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成效,调动各方面发展“三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十二五”发展环境(一)发展机遇“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农业新跨越的重要时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关键阶段,也是农业农村工作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中央和省委全会都要求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市委全会提出把新农村作为“三新”工程之一组织推进。“十二五”中央和地方的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将更大,体系将更加健全和完善,支农惠农的社会氛围将会越来越浓,这些将为我市“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国家强农政策力度加大,将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十二五”期间,我国综合国力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支持农业的物质基础更加牢固。中央始终把农业作为最重要的基础产业,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强化政策导向,强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将出台更多的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激发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村生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