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城乡一体的基层卫生精细化管理模式樊新峰西宁市推进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经验介绍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是贯彻党中央战略决策的需要,是推动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卫生工作迈向现代化和推进智慧型基层卫生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需要。近年来,西宁市依托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探索构建城乡一体的精细化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模式,推动了基层卫生服务模式由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初步实现了居民健康动态管理,整体提升了对居民健康的保障能力。根据会议安排,就西宁市在依托信息化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基层卫生精细化管理模式中取得的经验体会,与各位同仁分享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基本情况二、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三、主要做法四、主要成效西宁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一、基本情况西宁市为青海省省会城市,总面积7665平方公里,辖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四个区,大通、湟中、湟源三个县和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正在建设的海湖新区。西宁辖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四个区全市总人口22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4.9万人,农村人口109.6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33.5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801.54元。西宁市共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24所。其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8所,乡镇卫生院58所,村卫生室938所。城镇人口114.9万人农村人口109.6万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24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8所乡镇卫生院58所村卫生室938所核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配备总量617名,新增284名。乡镇卫生院人员配备总量1215名,新增515名。核定乡村医生1841名。实施基层综合改革以来,我们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院长聘任制、全员聘用制,绩效考核分配机制。333名700名++284名515名=617名1215名人员配备人员配备=深入开展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了市县涵盖基本药物使用、居民健康管理、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一体的基层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运行新机制全面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更加突出。基层医疗机构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目前,西宁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涵盖所有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每个乡镇均建成1所标准化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均建成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咨询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二、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在推进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中,我们依托省级项目建设,在省卫计委的支持帮助下,在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配合下,本着先易后难因地制宜逐步推广分步实施边用边学边建边用边用边建原则依托青海省基层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和青海省基本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探索构建城乡一体的精细化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管理平台,提高了城乡居民健康管理水平。2009-2014年先后为全市128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8所乡镇卫生院和938个村卫生室配备了计算机等信息设备。2010-2011年在全市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启动使用了《青海省基层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和《青海省基本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试运行工作。2012年3月底选点开展了两个信息管理系统的对接应用试点工作。2013年9月底起,将此项工作,在全省率先由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推广扩展到全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初步使城乡两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站)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在开展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利用健康档案对城乡居民进行针对性的诊疗和健康干预动态管理、利用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一步促使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由过去的“死档案”逐步转变为对城乡居民进行健康日常动态管理的“活档案”,初步使基层卫生工作服务模式由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模式的转变,也使基层卫生的基本医疗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以有效衔接,提升了城乡基层卫生一体化管理水平。“死档”“活档”2014年正在逐步接入基层卫生影像功能检查系统和检验检查信息系统,并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了85套数字化移动健康管理工作平台,开展数字化动态移动健康管理试点工作。全市实施城乡基层卫生一体化信息管理,已为全市222.07万城乡居民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8.88%,其中:城市居民建档113.47万人,建档率为98.76%;农村居民建档108.60万人,建档率为99.01%。020406080100全市城市农村98.88%98.76%99.01%一体化信息系统管理已覆盖全市128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8所乡镇卫生院和838个行政村卫生室,覆盖率分别达到100%、100%、89.3%。初步打造了西宁基层卫生智慧型信息管理模式信息管理系统基础平台。行政村卫生室覆盖率89.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覆盖率100%10203040506070809001001020304050607080900100三、主要做法(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任务在认真学习国家、省市有关医改精神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以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一体化基层卫生信息集成管理系统。认真做好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三定”工作(定模式、定人员和定职责)。即确定组织模式,由市卫计委会同中软公司统一组织实施;即落实人员,由市卫计委信息中心、中软公司技术员、各县(区)卫计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信息管理员组成信息化建设实施团队,指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信息管理员分片包干具体实施;定模式定人员即落实工作任务,由市卫计委负责统一协调和督促工作;中软公司负责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安装、使用培训和维护工作;县(区)卫计局和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区(县)级和本单位局域网的规划和组建、信息资料数据的录入、日常使用管理等工作。定职责由于“三定”工作落实到位,为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积极稳妥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达到稳固发展,避免重复投资,减少浪费,我们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开展农村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和基本医疗服务等工作,选择在城中区沈家寨卫生院及其所属9个行政村卫生室(二)先试点后推广,积极稳妥推进全面启动使用了《青海省基层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和青海省基本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并开展了两个信息管理系统的对接使用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全市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沈家寨卫生院试点城中区全面试运行西宁市全面推广其它县区并入基层卫生信息化网络建设,包括(三)完善基础设施,创造建设环境五大环节设备配置软件开发网络建设人员培训维护管理其中硬件建设是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一是设备配置。我们先后为128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8所乡镇卫生院和938个村卫生室配备了计算机等信息设备,解决了设备投入问题。二是软件开发。对青海省基层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和基本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对接,解决了软件研发和技术支撑问题。三是网络建设。基于宽带连接开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信息网络平台,2014年,借助省级建设资金,逐步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卫生专网光纤接入,创造了更好的网络运行环境和建设环境。信息工作运行流程村、站采集卫生院、中心指导区县卫计局管理市卫计委监管信息化手段精细化管理(四)强化人员培训,保障推广应用信息应用操作是信息化建设的重头戏和薄弱的环节,也是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在建设培训工作中,我们按照“边建边用、边用边学、边用边建”的原则,重点抓好“三个结合”。在培训方式上实行重点培训和全面培训相结合,首先是抓好业务骨干人员(即维护员和操作员)的培训,让业务骨干掌握系统的流程、使用和维护,以点带面,全面培训各级基层卫生人员。一是在培训手段上实行课堂授课和现场操作指导相结合,使各级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能够基本掌握信息化系统的操作技能,确保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采取在日常工作中的边用边学和边用边建相结合,加强各级医疗卫生人员的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并不断优化信息管理系统,使之更加贴近基层卫生工作实际。三是四、主要成效自2012年3月开展基层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和基本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对接应用试点工作以来,到目前已覆盖全市(一)基本实现城乡基层卫生信息化管理全覆盖面,“信息孤岛”现象改善。100%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行政村卫生室覆盖率89.3%通过基层卫生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实现城乡两级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信息的互通共享,形成了城乡两级联动合力开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良好局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信息共享互联互通通过两个管理系统的对接应用推广,全市已开展城乡基层两级卫生人员计算机信息管理、操作应用知识培训2542人次,有效提升了计算机信息管理操作能力。(二)基层卫生人员信息技术管理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截止目前:全市已利用基层两级基本医疗信息管理平台完成门诊住院诊疗865065人次(其中住院57674人次),结合基本医疗等服务工作,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全市已为222.07万城乡居民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8.88%,筛查管理高血压患者12.59万人,管理率92.87%,糖尿病患者3.49万人,管理率92.08%,重性精神病患者5423人,管理率84.83%。通过两个管理系统的对接应用,使城乡基层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在开展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利用健康档案对群众进行针对性的诊疗和健康干预动态管理;利用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效推进了城乡基层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无缝衔接,推动了基层卫生服务模式初步由疾病管理到健康动态管理的转变。(三)推动了基层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一是基层卫生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实现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如电子处方、电子病历、慢病干预的电子信息化管理,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对开展合理用药、规范诊疗和医疗行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区域疾病控制干预等监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管理的公开、透明和精细化管理程度。(四)打造了城乡一体化基层医疗卫生精细化管理模式。疾病管理健康管理临床预防粗旷管理精细化管理规范化细致化湟中县基本医疗就诊情况统计表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上新庄卫生院田家寨卫生院拦隆口中心卫生院甘河滩卫生院李家山卫生院土门关卫生院上五庄卫生院大源卫生院大才卫生院共和卫生院西堡卫生院住院人次情况统计表门诊人次情况统计表住院均费图住院药品使用数量图基本药物抗生素使用情况报表二是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如在慢病干预动态化管理中,运用红、粉红、绿色等颜色对当天、三日内需要随访的慢病患者进行管理,过期未随访患者使用绿色显示等,监督和提高了有效干预管理程度,减少了随访漏访情况的发生等等。同时,2013年在各类慢性病随访管理中,首次创新增加了电子健康管理随访回执单,分别留存患者家庭和管理机构备查,增强了各类慢病等特殊人群干预管理的效果和质量,也使管理工作任务完成的数量、质量在信息管理平台上展示的一目了然。三是基层卫生信息化管理规范化程度正在逐步提升,范围进一步扩大。将信息化管理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慢病管理逐步延伸到健康教育宣传和咨询、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范围,探索提高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信息化管理程度健康教育宣传和咨询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预防接种健康档案慢病管理卫生监督协管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同时也提高和加强了对地区非户籍流动人口的健康管理。四是基层卫生评估方式得以逐步改进和提高。2013年起,在基层卫生绩效评估中,全市逐步加大了信息化管理评估内容,以此推进了项目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