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第一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及其实践第二节第一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1、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维护国家统一是主流传统从秦王羸政于公元前221年,结束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统一中国。1.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统一中国;2.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灭陈,结束南北朝对峙局面,统一中国;自秦以来中国历史上,国家是以统一为主,三次分裂最终以三次统一为终结:3.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消灭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结束宋金对峙局面,统一中国。公元1683年,康熙帝派清军进入台湾。次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完成了祖国的统一大业。1690年和1696年康熙帝两亲征,分别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大败噶尔丹的军队,最后消灭了这股分裂势力,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1.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心理习惯,是一种光荣传统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振兴中华”◇“统一成而后一切兴革乃有可言”。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的最高使命。毛泽东说过:“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同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出世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统一局面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重要保障。统一有利于中华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与交往,有利于不同发展程度的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促进和交融,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毛泽东:收复台澎金马,完成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的神圣任务,是中国内政。邓小平: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江泽民: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这是中华儿女不可动摇的共同愿望和决心。胡锦涛:无论什么情况,都动摇不了党和人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习近平:解决台海两岸存在的政治分歧,是新一届领导集体的责任。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邓小平:中国的统一是中国人民的愿望,是一百几十年的愿望,一个半世纪嘛!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统一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不是哪个党哪个派,而是整个民族的愿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9页。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遗嘱中写道:“全国军民,全党同志,绝不可因余之不起而怀忧丧志!务望一致精诚团结,……以复国为共同之目标。而中正之精神,自必与我同志、同胞长相左右,实践三民主义,光复大陆国土,……惟愿愈益坚此百忍,奋励自强,非达成国民革命之责任,绝不中止;矢勤矢勇,勿怠勿忽。”逝前给毛、周写信:“在我快要离开人世的最后一刻,我还深以留在台湾和海外的国民党人和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的前途为念。”李宗仁逝前遗嘱:“二十年来,我所念念不忘的是解放台湾这一片祖国的神圣领土。”张治中病中写下三章人间离情绝唱,千古悲歌——《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辛亥革命的老人、国民党的元老于右任反台独并非意气用事,更不是省籍情结问题,因为两岸的人民都自认是中国人,只需要一个中国,那些自认不是中国人者硬要在中国土地上割掉一块土地建立另一个国家,这不但违背自然,更是两岸所不能容忍。——蒋纬国对美国记者说:“我还是想我自个的大陆故乡”,“我非常希望和平统一,这是我最大的希望。”张学良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台湾一些重要人士及大多数民众希望台湾回归祖国1975年04月05日蒋介石去世,蒋经国主政台湾经国吾弟: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惟弟“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缪。寥廓海天,不归何待?廖承志1982年07月24日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第二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和意义(三)“一国两制”构想在港、澳的成功实践(四)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1.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提出来的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实质是内政问题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1661年,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949年国民党在内战中失败退踞台湾。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日本应将所窃取于中国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2)“一个中国”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1943埃及开罗会议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1945年10月,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置于中国主权之下。1988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访问民主德国时参观波茨坦协议签字场所无忧宫。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台湾问题是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直接产物☆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3)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1949年,国民党残余势力宣布退守台湾,海峡两岸从此再度隔绝。1950年,蒋介石发表“台湾同胞书”提出“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而后又在国民党七大上通过了关于反攻大陆的决议案。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1949年3月首次提出“武力解放台湾”的口号1954年9月3日炮击金门,宣布台、美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1955年8月开始中美谈判,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美国从台湾撤军,开始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倡议1958年后反对美国策划的“两个中国”和“划峡而治”,炮轰金门,提出“联蒋抵美”的策略,由军事对抗转为政治对抗为主,军事对抗为辅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1955年04月,万隆会议:周恩来表示愿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1956年10月,毛泽东:如果台湾和平统一,一切可以照旧。1963年,周恩来将毛泽东的有关思想概括为“一纲四目”。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周恩来“一纲四目”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一纲”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由蒋介石决定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由中央拨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协商解决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举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提出及相关工作一是敦促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谈判。中美大使级会谈,先在日内瓦,后在华沙,从1955年8月一直谈到1970年,历时15年,谈了136次,关于台湾问题的核心就是美国从台湾撤兵。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二是向台湾当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倡议。1955年5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第一次公开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提出及相关工作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二是向台湾当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倡议。毛泽东还曾提到同国民党进行第三次合作。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提出及相关工作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01月,邓小平访美:只要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将尊重台湾的现实和现行制度。1981年,叶剑英委员长发表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邓小平访美:不再用“解放台湾”的提法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第一阶段:初步构想阶段(1978~1980年)主要标志,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和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第二阶段:具体化阶段(1981~1983年)主要标志,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的谈话和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以及美籍华人学者的谈话。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念,“叶九条”、“邓六条”第三个阶段:正式确立阶段(1984-1985)1984年,邓小平见香港工商界的谈话,阐述“一国两制”思想1985年,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一国两制”构想,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意义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是核心。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国家领士和主权不能分割。一个中国2.“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一国两制”的“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内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社会制度长期并存,共同发展。2-1“两制”并存: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的主体。在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22.“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实行“一国两制”,台湾与香港有所不同。台湾成立特别行政区后可以有更大权力,比如可以保留军队,祖国大陆不派军队、不派行政人员到台湾去,而且在全国性政权机构中留出一定比例的名额,让台湾各界人士参与国家管理。2.“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和平统一,通过积极谈判。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针对“台独”和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2.“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5)解决台湾问题,寄希望于台湾人民2.“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2)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3)为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和新的范例。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讨论香港问题。撤切尔夫人失足1.港、澳回归,标志着“一国两制”的巨大成功(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一国两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