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一、导入•我们曾经学过陶渊明写的散文《桃花源记》,作者虚构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五柳先生传》,两篇文章相互印证,也许对陶渊明的思想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100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及其它韵文。作者简介:他的作品,一方面表现出守志不移的耿直品格,一方面对污浊的现实表现出强烈不满。还有大量的田园诗,则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劳动本身的赞美,如《饮酒》《归园田居》及晚年的《桃花源记》,表现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的诗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往往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率真自然的抒写,来表现农村的日常生活和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使人感觉真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一样,没有一点的痕迹。题目解说:•《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简称“传”。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1.熟读全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2.品味作者朴素洗练的语言。3.理解作者守志安贫、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细心朗读,把握字音。2.自由朗读:注意朗读的韵味、节奏及停顿。朗读课文,疏通文意: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标注疑难词句。嗜()辄()吝()褐()箪()汲()俦()觞()黔()娄()shìzhélìnhèdānjíchóushāngqiánlóu1、认准下列字的读音二、初读,整体感知:2、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身心放松,无拘无束;•第二,读出自我,读出困惑。••怎样才叫读出了自我,就是要读得感同身受,入情入景。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提出过读书的四步骤,曰:“精取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3、注意节奏。课文节奏划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三、再读,初步理解词句意思。1、重点字词。•何许:什么地方。许:处所、地方。•亦:也。详:形容词作动词,知道。•姓字:姓名。字: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外改的别名叫“字”。•因:因此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以:把。为:作为。号:别号,人名外的自称。•焉:语气词助,无义。好:喜欢,喜好。•不求甚解(成语):不追求过细的理解。这里指不拘泥于字面,不执著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只求理解文章的精神实质。这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会意:对书中的精神实质有所领会。会:领会,体会。欣然:高兴的样子。性:人的本性。•嗜:喜爱,爱好。旧:指老朋友•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或:有时。置酒:准备酒。置:置备,准备。而招之:表顺承招之:招待他。造:往,到。辄:每每,总是。尽:指喝完。期:期望,希望。曾不:一点也不。曾不连用加强否定语气。吝:舍不得。吝情:感情上计较,指留恋、顾恋。•去留,偏意复词,强调,去,指离开。•环堵:房屋四周。堵,墙壁。•萧然:冷落、空旷的样子。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箪:盛饭食的圆形竹器。瓢:舀水的葫芦。•晏如:安然自乐的样子。晏,平静,安逸。如,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自娱:使自己欢娱。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自终:自己过完一生。终,终了,结束。•赞:史传文章结尾的评语。(不是赞扬的意思。)它是对传记正文的记事和褒贬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戚戚:愁苦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不戚戚于贫贱:状语后置。译为:不因为贫贱而忧愁。后一句:不热衷于发财做官。•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译: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其:指黔娄之妻。•兹:连词,起承接作用。若人:这个人,指五柳先生。俦:类。衔觞赋诗:一边喝酒一边做诗。觞:酒杯。以乐其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以:连词,来。•志:心志,志趣。乐,使……快乐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3.造饮辄尽,期在必醉。翻译句子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连饭都忘了吃。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4.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6.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很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类人吧?课文的两段各写了什么?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前一段重在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是叙述;后一段是对先生的“赞”,重在对五柳先生的品德进行歌颂和赞扬,是评论。1.“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五柳先生”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谁也不知道,因此便称其“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先生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世风显然是背道而驰的,表现了他卓而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精读课文,把握人物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生活环堵萧然……晏如也志趣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率真自然2.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和志趣?3.我们该如何看待他的“三大志趣”?“好读书,不求甚解”不能仅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更在于不死抠字眼,而力求真谛。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享受。这是他不追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的体现。(1)第一大志趣——好读书。“五柳先生”在污浊的世俗社会里特立独行,内心必有许多愁苦,寄情于酒,这是他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他饮酒时“造饮辄尽”“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⑵第二大志趣——性嗜酒。“五柳先生”才华出众,著文章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得官禄,而只是“自娱”,这正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这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个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的五柳先生形象使人钦佩万分。⑶第三大志趣——著文章。4.课文第二段的“赞”和前文有何关系?“赞”不是赞美,而是对史传正文的记事和褒贬作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本文的“赞”实质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正好与前文“不慕荣利”相照应,传、赞一体,突出了五柳先生的精神品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5.通过以上分析,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五柳先生?课文展示了一个淡泊名利、安于贫困、率性放旷的隐士形象;反映了他悠闲自适、安贫乐道、守节不移的精神品质。1.结合文中语句赏析本文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1)文章第一句讲述“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字号。表现了先生不随流俗的品性。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以五柳为号也就显示了他的志趣。品味语言,美点寻踪寥寥几笔,凸显了五柳先生的不俗,又隐隐散发一股田园气息,映衬出一个田园幽居者的形象,语言平淡,味极深厚。(2)本文对人物的描写,大半都是总结性语言。没有写一件具体事实,但每一项中都包含大量的事实,从性情品格到读书、饮酒、处贫、著文各方面莫不如此,简约的语句中含有丰富的内容,高度凝练。不但有生活意境,还有诗的韵味。2.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找出这些语句,说说其作用。作者在文章中声声言“不”,处处表现了五柳先生与世格格不入的性格和他的高洁志趣。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有何看法?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不追名逐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问世事,有其消极的一面。我们不能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应像莲花一样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应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积极的人生观。拓展迁移,感悟升华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住:穿:环堵萧然,不遮风日短褐穿结吃:箪瓢屡空安贫乐道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率真自然晏如也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本课小结陶渊明以五柳先生自况,“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为其内蕴的根本;“好读书”、“性嗜洒”、“著文章自娱”是其外在的表象,引黔娄为知己,自比古之民,是对自身生活道路的评价,从中也流露出对世事的不满以及生存于当世的孤独。但他志趣高洁,愤世嫉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为世人所景仰。人活着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陶渊明可谓人穷志不穷,我们的确应该从他身上学到一点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