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浙教版(新)七年级上册科学物理部分一、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等.学习科学的方法: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实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二、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1毫米=103微米1微米=103纳米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直尺、米尺、卷尺、皮尺等)2、认识刻度尺:①零刻度线②最小刻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③量程:测量的最大范围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①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倾斜会造成读数偏大,皮尺拉伸造成读数偏小)②看正确: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③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一定要估读)④记正确:记录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无单位的记录是没有意义的)⑤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尺的某一清晰刻线量起。但一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长度。5、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注意:页和张的区别)(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曲线长度=轮的周长×圈数。如:测操场周长,环形跑道周长(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如:测理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三、温度的测量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它的规定是: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3、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等。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3、液体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2)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若测量的是液体的温度,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3)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继续留在待测液体中.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面相平.(4)记录读数时,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并注意是否漏写了单位.37℃读作:三十七摄氏度(不读成摄氏三十七度);2—20℃读作:零下二十摄氏度或负二十摄氏度4、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最小刻度为0.1℃。特点:玻璃泡上方有缩口,用前需甩,离开人体读数。四、体积的测量:1、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等。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毫升(mL)。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2、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量杯或米尺;①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可用刻度尺测出它的边长,然后计算它的体积②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量筒或量杯。3、量筒的使用:①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②放平稳:把量筒或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③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时读数偏小,俯视时读数偏大)4、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1)在量筒中加一定量的水,记下此时体积V1(2)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读数V2(3)物体的体积V物=V2—V1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该物体的体积.五、质量的测量:1、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温度、位置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2、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kg);其他单位:克(g),吨,斤,两,毫克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1千克=1公斤,1斤=500克,1两=50克3、实验室里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常见的是托盘天平.4、托盘天平的使用: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将游码移到“0”刻度线处。(3)调节平衡螺母。(具体是: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右旋;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左旋),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注意:调平后,测量过程中平衡螺母不能再动)(4)称量时把被测物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由大到小的加减砝码(左物右码),再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天平恢复平衡。(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5)读数:被测物质量=所用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刻度值(注意横梁标尺的最小刻度值;读游码左侧所指的刻度值);注意:若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会造成称量结果偏大。(6)称量完毕整理天平,及时用镊子将砝码放回到砝码盒内。5、称质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称量的物体质量很小时,可取多个这样的物体进行测量,得出总质量,然后除以个数,就得出了单个物体的质量。如: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或小零件的质量(2)补差法:1)先测量容器的质量m0,2)将待测液体倒入容器,用天平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3)待测液体的质量m液=m总-m0如:测某液体质量(若将1、2步骤颠倒测量值将偏小——空烧杯将沾水,m0将偏大)六、密度的测量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变形:33、图象:如图所示:甲>乙4、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其物理意义为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5、测固体的密度: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6、测液体密度:⑴原理:ρ=m/V⑵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V。7、密度的应用: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可以算出它的质量。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可以算出它的体积。⑷判断空心实心。要点诠释:理解密度公式: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不变,m与V成正比;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与密度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与密度成正比。七、物质的比热41.热传递: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时,热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高温物体放出了热,低温物体吸收了热,温度升高。2.热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符号是Q。3.单位: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更大的热量单位是千焦,符号kJ。4.比热: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并不相同;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也不相同。物质的这种特性在科学上叫做比热容,简称比热。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要点诠释:(1)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热量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所以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着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直到温度变得相同(即没有温度差)为止。(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谈热量毫无意义,所以我们只能说“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3)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的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反之,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4)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的,比热容较大;吸收(或放出)热量少的,比热容较小。(5)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水在温度变化比较大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由于水的这种特性,我们用水作为冷却剂和取暖用。如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暖气管内装的是流动的热水、秧田晚间灌水,白天放水等。七、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收集证据→得出结论,作出解释→讨论交流。八、物质的构成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b)分子之间有空隙(酒精与水的混合实验)。不同物质分子大小不同。固体、液体分子的空隙很小,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很大。(水是特例:冰融化成水,体积变小,说明冰中分子之间的空隙比水中要大)c)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能闻到远处的花香)由于分子的运动而使物质从一处进入另一处的现象叫扩散。气体、固体、液体都能发生扩散,气体扩散得最快,固体扩散很慢。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红墨水在冷水与热水中扩散对比实验)。注:灰尘不是分子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分子之间有空隙。九、物质三态之间的变化升华(吸热)熔化(吸热)汽化(吸热)固态液态气态凝固(放热)液化即凝结(放热)凝华(放热)一)熔化与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晶体(硫代硫酸钠即海波,萘,冰,所有金属,水晶,石膏、明矾、冰等)熔化时有熔点(即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吸热不升温)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橡胶,塑料等)熔化时没有熔点(即熔化过程中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书145页。熔点是晶体的特性,不同晶体熔点不同。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5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需要向外放热。晶体有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二)汽化与液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1)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2)液体蒸发时,温度会降低;也从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从而也会导致周围的物体温度降低。蒸发吸热的应用与实例:游泳或淋浴后觉得凉、汗液蒸发散热、酒精降温、狗在夏天伸长了舌头3)蒸发与沸腾的比较:①相同点:都是汽化方式,都要吸热。②不同点:a.发生的温度不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在一定的温度下(即沸点)发生。b.发生的部位不同: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都发生。c.发生的程度不同:蒸发比较平和;沸腾比较剧烈。4)沸点:沸腾时,从外界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温度称沸点。所吸收的热量用于液体的汽化。5)低沸点物质用于冷冻治疗:利用液体汽化吸收大量热量,使局部组织冷冻,从而破坏或切除病变的活组织。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向外界放出热量。1)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2)冰箱利用低沸点的冷凝剂的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3)我国卫星上采用了热管温控技术:冷凝剂在向阳面汽化吸热,在背阳液化放热。4)如:雾、露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冰棒冒“白气”:由于冰棒熔化时从外界吸热,使外界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漂浮在空气中,形成“白气”。三)升华与凝华:1、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如碘升华;樟脑精的消失,药店的药味,衣服冻干。2、凝华:物质直接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