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改革进行到底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文明发展前言Contents123全面深化改革概述全面深化改革的组织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4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文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领导人模块一、全面深化改革概述巨大成就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重大意义与指导思想十大看点成功经验路线图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以及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基本格局40一、40年前的1978年12月,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做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4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40年;是波澜壮阔、激情澎湃、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40年;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的40年;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40年。中国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市场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积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打破单一公有制经济格局,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利用外资成效显著;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经济成就政治成就文化成就社会成就经过40年的努力,到2016年,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达到了11。2万亿美元(现价美元),紧随美国之后位列世界第二,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从1976年的2。2%上升到了14。8%;人均GDP也已经到达了8123。18美元(现价美元),从40年前排在(世界)第120多位提升到了第60多位。货物贸易总额达3。66万亿美元,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3。01万亿美元,也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也是世界第一;引进外商直接投资(FDI)1337亿美元(实际使用),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从无到有,快速增加到了1831亿美元,仅仅少于美国(299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根据德勤公布的《2016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中国的制造业竞争力已居世界第一;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的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精炼铜等220种产品产量都位居全球第一;而且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出口额等指标都已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表明中国也正在向高技术制造第一大国加速前进。中国总体上也已从一个农业国转型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大国,2016年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8。6%;同时也基本上完成了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型,城镇化率已达57。4%。中国在4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大数据告诉我们中国40年来的伟大跨越,也许透过微观个体的视角,更容易可触可感。有学者回忆道,开放之初,中国学者受邀出国还是一种荣耀。而如今,不少学者出国访问成了生活日常。过去的荣耀,碍于精力有限,现在都“只能回邮件婉拒”。确实,全球治理、大宗商品价格、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气候变化……讨论这些问题,已经绕不开中国,国际社会都想听到中国声音、了解中国看法。前后变化,令千千万万中国人深刻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大带来的全球视野、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带来的强烈自信,也让世界愿意接受共谋发展繁荣良方的“中国方案”、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主张”。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极大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中国人民始终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中国人民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积极作出了中国贡献。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改革是中国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性创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探索等等,构成了我们的改革精神、时代精神,吸收世界上一切有益于我们的营养,创造性地推动中国的发展。40年来,我们在世界这个汪洋大海中,沿着中国航线,驾驶着我们这艘不断成长的“中国号”巨舰,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从百年屈辱到伟大复兴,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正确选择二、中国选择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及实践依据1、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人类社会基本矛盾: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改革基本依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第一,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第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非对抗性质的矛盾;其特点是基本适应的。第三,解决社会基本矛盾途径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调整和完善。第四,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丰富和发展“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2页。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着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第三,把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第四,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从国内看,实行改革开放是深刻总结中国长期停滞落后历史教训的结果;汉代通西域唐朝加强对外交流明朝郑和下西洋明末海禁清朝闭关锁国从国内看,实行改革开放是清醒判断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和长远发展目标的结果;从国内看,实行改革开放是冲破传统的、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从国际看,实行改革开放是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要求。2、改革开放的实践依据“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想破解发展难题,化解各种风险与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永远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继续推进下去。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革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1)改革进程:改革理论创新和局部试验阶段、以城市为中心全面改革阶段、总结经验和整顿调整阶段、整体推进和重点攻坚阶段。(2)开放进程:试点和起步阶段、向沿海地区扩展阶段、加速步伐和全面推进阶段。开放的试点和起步阶段(1979——1983年)主要是在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目的在于发挥两省作为侨乡和毗邻港澳的人文、地理优势,抓紧有利的国际机遇先行一步,取得对外开放的经验,首先是在两省内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第一个突破口:安徽凤阳小岗村资料:安徽省凤阳县1967年1月初至2月22日,有9900人外出要饭,沦为乞丐,到3月18日达到18000人之多。1969年3月凤阳县37%农户由干部率领外出要饭。1976年12月至1977年4月凤阳仅861人外出乞讨所得就有22000元现金和8800公斤粮食,其收人大大超过他们过去一年在公社体制下出工不出力“战天斗地学大寨”所得。1978年夏秋之交,安徽又发生了百年不遇特大旱灾,这对本来就十分贫穷安徽农村无异于雪上加霜。“惊天动地之契约”时间:1978年12月地点:严立华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关廷珠关友德严立苻严立华严国昌严立坤严金昌严家芝关友章严学昌韩国云关友江严立学严俊昌严美昌严宏昌严付昌严家其严国品关友申该契约收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藏品号为GB54563。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阶段(1984——1988年)重点:从农村转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科技教育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改革的深度及广度都较前一时期有显著进展,称之为全面的改革探索阶段。理论突破:①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理论指导。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③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方案,从而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议事日程。总结经验和整顿调整阶段(1988——1992年)从实践上看,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调整完善政策、为更健康地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从理论上说,是总结十年改革经验,以便确立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改革思路,使中国的改革者事业更健康、更稳妥、更顺利地向前推进。整体推进和重点攻坚阶段(1992年初——今)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怎样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革。全面性改革开放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经济体制、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体制;体制层面与思想观念层面深刻性改革开放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持久性改革开放是旧体制和旧观念的根本转变,是体制的创新与利益的调整,引起了社会的深刻变革。三、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改革5、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教育方面不平衡的表现国际战略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1978年中国作出改革开放战略部署时,世界还处于美苏冷战对峙格局。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咄咄逼人的全球进攻态势,日益重视借重和拉拢中国来抗衡苏联。全球战略格局呈现出美中联手应对苏联的战略三角态势。正是在这样的全球战略格局中,中美关系从1972年开始缓和,1979年正式建交。中国因此打开了整个西方世界的大门,并进而挺进了联合国等国际舞台。这种战略环境的根本改善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创造极为有利的外部环境。时过境迁,当前全球战略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美苏冷战已经不存在,美国一超独霸的格局更加凸显,美国已经没有借重中国抗衡苏联的战略需要。另一方面,美国调整全球战略,将战略重心逐步从过去十年的全球反恐转向应对地区国家的挑战,从欧洲、中东逐步转向亚太地区。美国大力推行的重返亚太战略和“再平衡战略”就是为了巩固其亚太战略主导权,同时也有防范牵制中国崛起的战略考量。从全球力量格局来看,经过四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益成为“世界老二”。中国作为新兴国家崛起的代表需要处理好与最大的守成国也是“世界老大”美国的关系。从历史上看,崛起大国几乎都采取了战争方式实现的,并不可避免地与原有的世界老大发生对抗冲突。中国必须要打破以往历史规律,开辟出一条和平发展的新道路,走出一条“世界老大”和“老二”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新模式。能否开创出这条新道路、新模式,直接攸关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能否顺利实现。因此,中国政府提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共同开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张,其主要目的就是处理好与美国的战略关系,竭力避免中美走向对抗和冲突。中美关系不仅日渐改善而且利益日益融合,变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当今两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还着手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中国与其他主要大国都建立了战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