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PPT_张世君_第5章第3节_歌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节歌德外国文学史·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主讲:张世君教授[学习提要]歌德是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期德国文学的主要代表。学习本节,了解歌德的创作情况,文学地位,掌握歌德的成名作《少年维特的烦恼》和代表作《浮士德》的内容特点和意义。一、生平创作歌德(1749—1832)德国大诗人。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期德国文学的主要代表。出生富裕市民家庭,父亲是市参议员。16岁上大学学法律。22岁毕业,取得法学博士学位。1775—1786年在魏玛公国做了10年官。以后专事文学和科学工作。1791年任魏玛宫廷剧院经理,领导剧院27年。1832年去世,终年83岁。主要创作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抒情诗和叙事谣曲《迷娘》、《流浪人的夜歌》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1795—1829)诗剧《浮士德》(1749—1832)美学思想歌德的美学言论是创作实践和对各门艺术体会的总结,散见于《诗与真》、《箴言与回忆》、《关于艺术的格言和感想》、《歌德谈话录》。1.主张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结合。古典的和浪漫的区分是现实与理想之分。2.重视形象思维,从具体形象中表现一般。3.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是主客观的辨证关系。4.提出建立民族文学,第一个提出在各民族文学交流的基础上建立世界文学。文学地位1.民族诗人:歌德启发了德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反映并批判了德国社会生活。2.全世界诗人:歌德使德国文学列入世界文学宝库,成为欧洲有代表性的诗人。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齐名。二、《少年维特之烦恼》《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是给歌德带来世界性声誉的作品,它使歌德一跃成为世界知名的青年作家。小说受英国感伤小说的影响,采用第一人称的书信体形式表现主人公维特的思想感情。出身市民的青年维特爱上了已经和别人订婚的少女夏绿蒂,激情彭湃,最后绝望自杀。小说通篇围绕维特的烦恼来描写。种种烦恼让维特不满,他憧憬建立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返回自然。但他的理想在封建等级制度下根本不可能实现。卷头诗《维特与绿蒂》《维特》出版以后,一时间出现了一股“维特热”,不少青年因失恋模仿维特穿青衣黄裤自杀。说明18世纪封建门阀观念、婚姻制度给人造成了很大危害,德国青年知识分子精神苦闷,找不到出路。歌德写作维特的起因是因为他的个人失恋的体验,歌德塑造维特,表达他的被压抑的情感和反抗的声音,但不希望读者也像维特那样自杀,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因此在小说的第二版歌德写下了《维特与绿蒂》的卷头诗:“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子谁个不善怀春,这本是人性中的至纯至洁,为什么却有惨祸飞进。可爱的读者呵,你哭我爱我,请从非毁之前救出自己的声名,做个堂堂的人,不要步我后尘。”中国“维特热”1922年郭沫若首次将《少年维特的烦恼》翻译成中文,在小说的扉页附了歌德的这首短诗,一时间在中国也兴起了一股“维特热”,大家争相阅读这部小说。在中国翻译出版外国文学作品中,《少年维特的烦恼》的中译者和中译本最多,有20余种。最著名的译本有郭沫若1922年的译本和杨武能1981年的译本。郭沫若译本杨武能译本马斯奈歌剧《维特》(1892)根据歌德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改编,全剧围绕维特对夏绿蒂的爱情展开情节,把维特的痴情、留恋和绝望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歌剧片由著名导演彼特·维格尔执导,2000年出品。维特第一次看见夏绿蒂就爱上了她。他知道夏绿蒂已经有了未婚夫,仍然紧追不舍。夏绿蒂用“责任”拒绝了他。激情与理智构成了全剧的矛盾冲突。维特痴情点击图片·播放视频维特绝恋绝望的维特最终选择了开枪自杀,在死亡面前,维特和夏绿蒂互诉衷肠,“两颗灵魂合而为一”。歌剧的这个改编是小说原著所没有的,爱情战胜了理智,获得永恒。点击图片·播放视频三、《浮士德》分析《浮士德》是歌德的毕生大作,从25岁开始创作,82岁完成,花了60年时间。浮士德形象源于16世纪德国民间传说,传说中的浮士德是一个游方术士,用魔术吸引观众。他和魔鬼签订合同,以灵魂换取生前的享乐。最后被魔鬼引入地狱。英国剧作家马洛将传说改编为剧本《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588),描写为一个正面学者。歌德受马洛影响,把浮士德塑造成一个追求自由,不断进取的叛逆者。《浮士德》简介歌德《浮士德》是一部韵文悲剧,全剧分两部。第一部:中年学者浮士德厌倦旧的书本知识,自杀未遂。魔鬼靡非斯特和他订约,魔鬼充当浮士德的仆人,尽量满足他的愿望。但是在浮士德满足的那一刻,浮士德的灵魂就永远为魔鬼所有。浮士德与葛丽卿订约后,浮士德返老还童,恢复青春,与少女葛丽卿恋爱。葛丽卿因用药过度,误杀母亲。哥哥与浮士德决斗而死。葛丽卿神经错乱溺死婴儿,被关进死牢。浮士德悲痛欲绝。第二部:浮士德从沉睡中醒来,获得新生,帮助宫廷度过财政赤字。浮士德在魔鬼的帮助下,与古代美女海伦结合,生了一个儿子欧福良。欧福良因无限制的追求和高飞而早夭,海伦回到阴间。浮士德围海造堤,领悟到“人需要每天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他情不自禁地说:“时间你真美呀,请你停留!”倒地而死。靡非斯特正要攫取浮士德的灵魂,天使将浮士德的灵魂迎接上天。浮士德形象浮士德是十八世纪末十九初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他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浮士德对人生真谛和崇高理想的无限追求是通过他的需要程度来表现的,反映了启蒙时期资产阶级的探索精神。浮士德的经历与需要层次第一阶段:学者生活——知识需要浮士德追求的知识是中世纪的学问,他不满足,要走出书斋。第二阶段:爱情生活——情欲需要浮士德与葛丽卿恋爱失败,情欲不能开创个性解放的道路。第三阶段:宫廷生活——社会活动需要浮士德为宫廷服务,统治者只是把他当作开心取乐的魔术师。他放弃了宫廷生活。第四阶段:艺术生活——美的需要浮士德发现了古典美,与古典美的代表海伦结合。但海伦认为“幸福与美不能长久结合”,离开了浮士德。浮士德对美的追求破灭。第五阶段:劳动生活——自我成就需要浮士德围海造田,改造自然。创造性的劳动生活,使他感到欢乐和满足。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需要是人的属性,也是人的本性。它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人的低一级需要满足后,就产生高一级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类需要层次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浮士德的需要结构图示自我成就美社会活动情欲知识(高)需要强度(低)浮士德追求的行为动机从图中可以看出,浮士德的需要结构建立在满足理想、实现人的价值的基础上。浮士德的价值就体现在这种不断肯定又不断否定的层次运动之中。贯穿各个层次的主导行为动机是浮士德探索人生真谛、实现理想、有所作为的创造心理。浮士德的典型意义:浮士德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巨人典型,他所体现的自强不息、永远探索、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在今天仍是应该肯定的。这是浮士德的需要结构给我们的启迪和人物的典型意义之所在。《浮士德》的主题思想作品通过浮士德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追求,探索人生的真谛和生活的意义。靡非斯特的否定精神魔鬼靡非斯特是浮士德的对立人物,又是独特的社会势力的代表。靡非斯特的精神特征:否定精神。本质是“作恶”,具有“造善”的作用。他从作恶的动机出发,诱惑浮士德沉沦,实际上却推动浮士德向上。因此,他是“作恶造善的力之一体”。点击图片·播放视频靡非斯特四、《浮士德》的电影改编关于《浮士德》的电影改编有多种,独具特色的是捷克动画大师扬·斯凡克梅耶导演的《浮士德》(1995)。该片动画与真人结合。一个过路人,被传单诱惑到剧场的废墟,扮演了浮士德,与魔鬼签合同,愿以灵魂换取智慧与法力。由此看到了人生的虚无和世界的荒谬。扮演者想退出游戏,却遭遇车祸死亡。签合同与魔鬼签合同点击图片:播放视频影片的背景由19世纪初期搬到了当代捷克布拉格城。导演将动画人物与真人结合,由过路人扮演的浮士德有自己的动画形象,将身躯藏在木偶里面。他与魔鬼签合同,木偶的手臂流出鲜红的血。超现实主义色彩浓厚。过路人迫不及待地想尝试享受的生活。为国王复活古代人在动画片里,浮士德为国王复活古代人,但是并没有让国王满意。反遭国王疑心要给他建造坟墓。浮士德通过靡费斯特报复国王,水淹皇城。浮士德的报复与歌德的浮士德不同,暴露了知识分子的恶。点击图片:播放视频追求爱情失败诗剧中的浮士德追求爱情,无论是与葛丽卿还是海伦,情感都是真挚的。动画片中的爱情追求使浮士德被魔鬼捉弄,形成一种黑色幽默的反讽。它表明世界的荒谬与虚无。正是这一点使过路人要放弃再做浮士德,不受魔鬼控制。点击图片:播放视频悲剧人生浮士德脱掉外衣逃离虚幻的世界,来到现实人间,等待他的是车祸死亡。形成悲剧人生。并且这样的循环还将继续下去,因为过路人奔逃时,撞上了下一个受诱惑的路人,他也按照地图来到剧场废墟。点击图片:播放视频牵动木偶的手电影的手法独特,始终有一双手在牵动木偶线。这双手是谁的手,是人的手,还是上帝的手,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意味深长。这是一部动画长片,色彩丰富,有大量超现实内容,想象奇特。影片为此获得国际奇幻电影节最佳视觉效果奖。电影改编《靡非斯特》(1981)影片《靡非斯特》根据克劳斯·曼的小说改编。它借鉴了歌德原著靡非斯特作恶的本质特征,重新创造了一个新人物。影片构思巧妙,一个在台上演靡非斯特的德国演员霍夫根,在台下也是一个靡非斯特,卖身投靠法西斯纳粹,成为纳粹柏林国家剧院的经理。舞台上的靡非斯特点击图片·播放视频靡非斯特的面具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是霍夫根的台词“我只是一个演员”。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霍夫根始终在表演,他以演戏的角色来开脱他的卖身投靠,隐藏他个人恶的品质,蒙蔽大众视听。靡非斯特是虚伪、邪恶、叛变、野心上爬的象征。点击图片·播放视频靡非斯特的普遍意义《靡非斯特》的电影改编说明靡非斯特并非只是歌德时代的人物,他具有全人类性的普遍意义,如同莎士比亚的伊阿古,莫里哀的答尔丢夫,巴尔扎克的伏脱冷。歌德揭示了人类本性中存在的恶,电影改编抓住这一关键元素将它凸现出来,给人们提供了一面镜子,引人思考。思考题1.歌德的文学地位2.怎样看待少年维特的烦恼3.浮士德形象分析4.《浮士德》与电影改编比较5.动画浮士德的隐喻6.靡非斯特的意义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