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标解读赵丽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在课标引领下教学赵丽娟邢台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2015、11、15宽城引言:关注什么,就得到什么•年轻画家画马的故事•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思考,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状态、思维状态(活跃、•课堂:生命流淌(老气横秋、了无生趣;花里胡哨,云里雾里)•教学效果:语言文字训练课、思想品德教化课(什么课都像,就是不像语文课)•……•大处着眼,小处落实•事情的结果有时候是由关注点决定的一、关注课标中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程性质)解读:明确了语文教学的任务。课标说: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前言)解读:阐释了语文课程的重要特点,着力强调了语文课程的教学重点,点明了语文课程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重大意义。课标说: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课程基本理念)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教学建议)解读:总的来说,新课标反复强调,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只有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算是比较好地把握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换一种说法就是:所谓的“好课”,一定应该是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课,一定应该是关注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的课。解读:课程的目标和任务聚焦在“语言文字运用”上。(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应该是围绕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的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教学的种种举措和行为也都应该指向这个核心。语文教学要体现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二、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理解•“语言文字运用”包含哪些内容呢?•课程标准“前言”中说:“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解读:什么是语言文字运用呢?——利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满足一个人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需要。•(语言文字运用包括实用的语文运用和审美的语文运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内涵:(陈先云)•理解(理解是运用的前提和基础,要将理解内容和学习表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达(理解与运用相结合,理解是手段,运用是目的,读写结合、读说结合)•交流(双向或多向)•分享(单向的,要有对象)从学理的角度对“学语用”进行分类:(汪潮)从知识划分:字词运用、句子运用、语段运用、篇章运用,不同学段侧重点不同。从能力划分:听话运用、说话运用、阅读运用、习作运用。不同学段侧重点不同。从属性划分:文字运用、文章运用、文学运用、文化运用。(小学阶段文字运用为主,文章运用为辅,文学运用相互结合,文化运用有机渗透。)从表现划分:显性运用、隐性运用(从读写结合的关系看)从过程划分:课前、课始、课中、课尾、课后,把语言习得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前,注重语言积累;课始,直入语言系统;课中,体现语言主线;课尾,安排一定的语言运用;课后,导以语言延伸性训练。每一样学习任务紧紧服从于语言学习这一目标。从水平划分:感知语言、理解语言、巩固语言、运用语言“语用”教学的主要特色例:《姥姥的剪纸》教学片断适合“教课文”的教学流程学课文流程初读课文精读课文总结练习适合“学语文”的教学流程学语文流程学课文学方法表达实践•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课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课文无非是例子,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三、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语用”1、合理使用语文教材2、教学目标体现语文特点3、关注文体4、增强语用意识5、习得语用品质1、合理使用语文教材•语文教材内容:就是指传递课程内容的凭借。(“用什么去教”)•简单地说,课程内容是指教什么,教材内容是指用什么来教,但当下很多语文老师是把语文教材内容当成了语文课程内容,所以语文课上完,学生留下的多是教材内容的痕迹,而不是语文课程内容的痕迹。•语文教材,有读本、学本、课本三种类型。•语文教材的双重价值:原生价值教学价值•原生价值(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知识传播价值、情意交流价值、消闲价值……(有多少种目的,就有多少种价值)•教学价值——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判断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例:《拉萨的天空》•知道拉萨的天空湛蓝,纯净、令人神往。•知道拉萨的天空湛蓝,纯净、令人神往,更懂得作者是如何描写拉萨的天空的。•例:《搭石》•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教师板书:奉献、和谐、谦让、敬老)•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更要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建议:摆、走)•一人单向走搭石:心里想着他人(有心);多人同向走搭石:协调有序(有序);两人相向走搭石:互相谦让(有礼)•《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说明性的文章,文章从光和声两方面描述海底的景物,从动物、植物、矿物三个方面介绍海底的物产,向读者呈现的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是文本的原生价值。•教学价值: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句话的理解。这个问题的设计是让教学关注文本的整体结构,关注文本是怎么说的,即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这也就是关注了文本“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在这样的言语实践中,感受并领悟作者“为什么这样说”。•《海底世界》教什么•1、学习本课10个生字,指导“底、危”半包围字的写法。•2、联系上下文理解“窃窃私语”的意思;学习“象声叠词”与“ABAC”的构词方法;体会“波涛汹涌”“宁静”词语表达的精准妥帖。•3、学习说明文中“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来介绍事物的特点,同时学习围绕中心句描写的构段方法并进行迁移表达。•4、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以小导游、解说员的身份介绍海底世界。•5、以“篇”带“组”“本”,开展“走进大海”综合性阅读活动。•如果把教学着力点只放在原生价值上,忽视教学价值,就会出现“教课文”的弊端。•思考:•在语文教学中,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的关系•如何挖掘课文的“教学价值”?凸显语言文字运用呢?文章的原生价值是显性的,教学价值是隐性的。当我们面对多个教学价值的时候,一定要对照课标提出的目标要求,结合课文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对这些教学价值进行筛选,最终确定核心教学价值。从选材、顺序(结构)、特点、语言等去审视一篇课文,找到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例1,《珍珠鸟》案例(选材)例2,《六个矮儿子》(结构)例3,《去年的树》(语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一、例子多样性的呈现方式1、内容方面的例子——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与感情的独特《桃花心木》以思想认识的新颖取胜;《军神》独特的形象深入人心。“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的。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桃花心木》2、样品意义的例子——通过课文打开一扇视野之窗《鲁滨孙漂流记》故事梗概、精彩片断——阅读整本小说。3、文体方面的例子——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体裁特点议论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事理结合类文章:《钓鱼的启示》4、形式方面的例子——学习课文的表达和构思方法《火烧云》拟人手法描写变化中的云彩;《老人与海》两个并列部分组成文章。5、语言方面的例子——学习和运用课文的语言特色•二、确定作为例子的具体依据•1、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2、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3、是否具有较强的典型程度。•4、是否属于教材中的首次出现。•5、是否属于课文中最大的特色。2、教学目标体现语文特点•教学目标要切实•制定教学目标的意义和作用•当前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制订教学目标的依据•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要体现语文特点3、关注文体特征写法决定教法、文路决定思路4、增强语用意识意识有多新,教学就有多精彩。用语言的头脑思考语文教学现象用语言的手段解决语文教学问题用语言的标准评价语文教学效果例:《鱼游到了纸上》闫君燕执教•这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一句话,把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阅读教学的本质规律:言意转换•“言意互换”就是一个“阅读内化”的过程,从操作层面上来看,就是要把握好六个环节:认读——还原——移情——领悟——积累——运用。•变“讲内容”为“学语言”,重视语言形式的学习•变“只感悟”为“学表达”,注重表达方法的学习•变“学课文”为“学阅读”,重视阅读方法的学习•例:《翠鸟》中的两个教学片断•语用意识表现在对语言表达特点的敏锐捕捉上。•典型的段式结构•小学阶段最常见、学生须掌握的构段方式有:总分式、转折式、递进式、承接式、并列式、因果式、概括具体式。•特别的谋篇布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多种小学生必须学习、掌握和运用的文章结构和布局方法,如总分结构式、首尾呼应式、按一定顺序写、内容的过渡等。“异常”的描述手段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慈母情深》1、一个平淡无奇的标点:《数星星的孩子》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2、一个“貌不惊人”的字词:《老人与海鸥》“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和”能否换“对”)3、一个“司空见惯”句子:《赵州桥》“这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过渡句的运用)4、一个“颇具匠心”的段落:《翠鸟》写翠鸟捉鱼的段落: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教学1:画出翠鸟捉鱼动作的词语。并思考:从这些从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中看出什么?教学2:思考:开始为什么写小鱼的机灵;最后为什么写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写小鱼的机灵,其目的是在对比中突出翠鸟捉鱼动作快;写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是通过景物描写(侧面描写)进一步衬托出翠鸟捉鱼动作的快。进而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写捉鱼动作的快:一是写小鱼的机灵;二是直接写翠鸟的动作;三是借助景物描写。这样写,即具体地描述了翠鸟捉鱼动作之快,又充分表达出作者翠鸟的惊叹和赞美之情。5、一个“引发想象”的空白:《她是我的朋友》“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然后又举起来。”“空白”在哪里?6、一个“与众不同”的写法:《少年闰土》作者两次写“看瓜刺猹”,一次是作者的想象,一次是闰土的讲述。作者为什么两次描写“看瓜刺猹”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一是凸显了闰土见识多、勇敢机灵等特点;二是说明了闰土的特点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脑海里;三是与作者封闭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四是表达了作者对闰土丰富、自由的生活经历的羡慕和向往等。语用意识还表现在对语言运用的随机上。例:“请小朋友大声自由地把课文读一遍。”(支玉恒)说说这句话有几个要求。大声地读、自由地读、读一遍。引导学生说语文,用语文,在语文实践中进行语言学习。“语文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地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叶圣陶5、习得语用品质学语用,不能停留在数量和表层上,应该进入语言品质的习得。人有人品,字有字品,语用也有自己的品质。语言的完整性。(低年级学语用的重点)语言的条理性。(中年级学语用的重点,训练段中的层次和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语言的具体性。(中、高年级学语用的重点,学习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适当学习的概括性)语言的组织性。(学习语言结构的内在联系,如字与词、词与句、段与篇的关系等。)语言的快速性。(学生的听、说、读、写、书(写字)都要有一定的速度。

1 / 5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