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企业经济行为分析教学要求了解企业的基本知识及我国不同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行为特征掌握企业制度变迁的内容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及重点第一节企业与企业制度一、企业及其类型企业是市场体系中最重要的经济主体,构成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1.什么是企业?企业是具有独立产权的资源主体在一定契约条件下的专业生产与协作的经济组织。要成为企业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它必须具有独立的产权资源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能独立承担财产责任和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具有一定契约关系在内部分工基础上形成的协作关系2.从不同角度划分企业类型按资本组织形式划分,企业主要有三种典型的企业形式: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现代企业;按经济类型划分,我国现阶段企业可划分为国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等;按规模和综合生产能力划分,企业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等等。除此之外还有非盈利企业等。古典企业和现代企业形式古典企业的两种形式是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现代企业形式是公司制企业3.企业的基本特征企业的生产性。企业首先是一个生产经营组织,都是在从事物质产品和服务生产有关的经济活动,它的各种功能都是通过它生产经营来实现的。企业的营利性。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经济组织必定服务于一定的经济目的,而赢利目的是企业最为显著的标志。任何经济组织只要他们是以赢利为目的组织起来的就是企业。3.企业的基本特征企业的实体性。企业是由一定的独立或相对独立的资产组成的一个价值实体,即“企业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包括厂房、机器、原材料、现金和产成品等。无形资产则包括品牌、商标、专利和声誉。如美国的可口可乐的商品品牌的价值相当湖南2004年全年GDP产值。企业的契约性。以企业家为中心签约人是企业区别于其他契约关系的根本特征。三、企业制度及其变迁(一)企业制度的界定1.什么是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总和。产权是以所有权(财产的归属权、占有权、支配权及使用权)为核心的财产权利的总称,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的具有经济利益的权利。构成企业制度的三项基本内容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制度企业管理制度其中产权制度是核心2.企业制度划分的类型按照企业的法律责任形式,划分为有限责任制度和无限责任制度两种模式。按照企业出资者的多寡,划分为独资制和合资制,相对应的企业可以称为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根据出资者所有制性质及其地位,划分为公有企业制度、私有企业制度和混合型企业制度。(二)企业制度的变迁1.从产权制度看企业制度的变迁从产权制度看:企业财产组织制度的变革是从古典的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现代的公司制企业(股份制企业)。业主制企业业主制企业:即由单个业主出资,完全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的企业,这种企业在法律上称为自然人企业。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归于一体,企业的所有者同时又是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对企业债务要以个人的全部财产承担无限责任。当企业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业主就用自己的全部财产负责赔偿,有倾家荡产的可能。业主制企业的优点和缺陷优点:所有权和经营权归于一体,企业开业和闭业的手续简单,产权可以自由转让;经营灵活,决策迅速,精打细算。缺陷:①企业的寿命有限;②企业的信用和资金来源有限;③企业要对其债务承担无限的清偿责任。合伙制企业:一般有两个以上个人或企业主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同所有并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优点:①比业主制企业的资金来源和信用能力增强了;②合伙人对企业的债务负有无限连带责任,因此对全体合伙人的经营激励较为明显;缺陷:①资产规模仍受到一定限制;②所有决策都要经合伙人全体一致同意,容易造成决策的延误,降低管理效率;③稳定性较差;④无限连带责任增大了投资者的风险。合伙制企业优点与缺陷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是由两个以上股东出资构造出来的,能够对自己经营的财产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企业是一个法人组织体,它以法人的名义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公司财产以股份的形式分属于股东。实现了股东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实行有限责任制度有利于大规模广泛地筹集资本具有独立的生命(公司法人财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公司治理具有规范性公司制企业的优点现代公司是企业制度的创新现代公司是社会化程度很高的企业,是企业制度的一种创新,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公司制就是一种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与古典企业的区别现代企业法人组织体承担有限责任公司治理结构古典企业自然人实体承担无限责任无治理结构2.企业组织结构的变迁从组织结构来看,企业制度的变迁是从古典企业组织形式演变为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古典企业与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差异古典企业组织现代企业组织单一单位的企业多单位企业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层次的组织通常包括两个层级,没有中间决策层级层次的组织包括两个以上决策层级,包括中间决策层级公司组织结构类型U型(一元结构)H型(控股结构)M型结构公司组织结构U型(一元结构)是一种集权式的结构。多适应于业务较单一的中小型企业,是与传统的业主直接管理的企业相联系的。业主生产销售财务人员H型(控股结构)H型是企业发展史上伴随着多元化经营的控股公司而出现的一种企业管理结构。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引入市场机制的科层结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纽带是松散的。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M型结构M型结构综合了U型和H型两种结构。总部对第二层的职能部门和支持部门主要运用行政方式,而总部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则在一定程度上引入市场机制。U型、H型、M型企业内部交易协调机制的不同U型结构主要采用行政方式配置内部资源;H型结构主要采用市场方式来配置资源;M型结构综合了上述两种结构,行政方式和引入市场机制相结合。从历史发展过程看,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是一个从U型→H型→M型的演化。在实际生活中更多见到得是几种类型的混合或变型,很难找到严格意义上的某种类型。但从总体上看,M型是U性和H型的综合和发展,是现代大公司科层结构的主流。第二节传统体制下企业管理体制的特点及行为一、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特点主要特点是:国家所有、政府经营、集中管理、统负盈亏。国家所有:国家是国有企业惟一的所有者;政府经营:政府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于一身,国有国营;集中管理:企业隶属于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企业的人、财、物、供、产、销都是由政府行政部门集中管理;统负盈亏:企业利润和资金是政府统收统支,统负盈亏,企业不负盈亏责任。二、传统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弊端(1)产权不清。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在宪法中明确界定为归全体人民所有,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产权主体不确定、不清晰,企业的法人财产权没有得到具体落实。(2)政企不分。国有企业缺乏基本的经营自主权。企业的基本权利分散地集中在与企业发生直接和间接关系的各级政府部门手中。二、传统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弊端(3)权、责、利不明。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有权无责、有责无权或者有责有权而无利等情况。同时,在分配中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存在两个“大锅饭”。(4)管理不科学。传统的国有企业以行政管理替代企业管理,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行为国有企业虽然是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但在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产权不清、政企不分等弊端的存在,企业处于无权、无责、无利的状况,一切主要经营决策都是由政府做出的。企业所起的作用十分微弱。只是政府行政的附属物。国有企业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和经济利益、也不负盈亏责任,内无动力、外无压力,严重限制了企业的活力。第三节国有企业改革和企业行为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历程国企改革以1992年前后为界限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1992年前是由浅入深的放权让利阶段;并划分为几个小阶段:①放权让利阶段(1979-1983年)②税利改革和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1983-1987)③承包经营责任制推行阶段(1987-1992年)1992年后,国企改革从放权让利转向制度创新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历程放权让利税利改革承包经营现代企业制度1992年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制度创新阶段在1992年以前的企业改革措施都是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属于政策调整性改革。从总体上讲还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下进行的,企业制度还未发生根本变革。1992年以后提出了企业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即是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二、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也称现代公司制度,其基本形式是股份制。(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涵义与特征1.涵义:现代企业制度就是企业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现代企业财产制度和资本组织形式。2.特征: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产权清晰产权清晰是指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最终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则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责权明确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享有自主经营的权利,并要承担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资产保值增殖的责任;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即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企业破产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政企分开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政府不得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过去政府直接包揽企业经营管理事务的职能错位,转变为行使和履行好国家的宏观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管理科学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整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二)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公司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公司法人治理结构1.公司法人制度公司法人制度的核心是财产权的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分为两个两次分离第一次分离是投资者的最终财产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各个投资者(股东)把财产投到企业,变成大股东代表的企业法人财产,企业出资人拥有最终财产权——股权凭证;企业作为法人则获得了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法人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以独立的法人财产对自己的经营活动负责。公司法人制度第二个层次的分离: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股东组成董事会,拥有法人财产权,对公司的重大经营事项做出决策;董事会再聘请专业经理人来当总经理,经理阶层获得了经营管理权,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2.有限责任制度有限责任制度是指对公司债务责任的有限性股东(出资者)投到企业的财产必须和他的其它财产能够严格的分开。当企业亏损以至破产时,出资者是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对公司法人而言,对其债务的追索是以其公司全部资产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如果公司出现资不抵债,就依法破产,表明公司的死亡。2.有限责任制度出现的重要意义一是减轻和分散了投资风险。投资者可以比较放心地把资本投给企业。即使该公司破产了,其损失也仅限于投资额的部分,不会连累到自己的其他财产。有利于促进资本的集中,公司规模迅速扩大。二是经营者可以比较放心大胆地经营公司企业。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其资产虽然来自股东,但经营者对自己经营的全部财产责任也是有限的。这有利于经营者放开手脚独立负责,自主经营,推动公司的快速发展。3.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即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的泛称,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和惯例的框架下,保证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一整套公司权利安排、责任分工和约束机制。公司的组织结构是法人治理的分权—制衡结构,其表现为“三会一层”---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1)公司的组织机构的组成和职责股东会。由股份公司的全体出资人或其他代表即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