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蔡霞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复杂历史条件受命于危难之时,一开始就面对着如何坚持、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发问。二、进一步思考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同样是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所对应的情况有了很大的不同。中国社会处在深刻的文明转型历史进程中,实践把“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问题提到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社会转型中的必然现象:社会生活从领域高度合一到相对分离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重新组合、出现利益分化社会秩序经历稳定—动荡——稳定的过程社会价值观念从单一到多样、多元世界正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局势: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突破了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从人类文明的大视野去观察思考社会主义问题。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回答和解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特点:我国现代化进程呈现共时性特点,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是历时性进程我国现代化进程处于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率先走上现代化,外部世界对其影响较小我国的特殊国情常使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面对两难选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执政党建设问题做了创造性的思考和回答党的历史发生方位深刻变化领导武装夺权——长期执政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建设——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艰辛探索及基本结论列宁——开创性探索毛泽东——探求中一度走入误区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与探索执政党建设并进江泽民——对执政党建设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与回答民众中国共产党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建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要使党特别具有战斗力;2、要使党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党。适应战争环境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同时加强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党建模式,这一模式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掘和调动政党的精神资源、组织资源、社会资源,以完成历史任务。这一党建机制的特点:1、高度重视人的因素的作用2、高度集中的组织运作机制执政后党的建设必须解决两大历史课题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计划经济条件下以阶级斗争为纲指导党的建设,在继续沿用战争年代党的建设机制基础上,形成了政治上强大压力、组织上过度集中和继承发扬优良作风的混合型党建机制。这一机制的内在缺陷:1、传统人治思维的影响;2、过度集中倾向;3、运动式的搞党建;4、制度化水平较低。总结和反思计划经济条件下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邓小平同志早在1980年就指出: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他明确提出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思想。这实际上已经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改革问题。党的十三大提出:党的自身建设也必须进行改革……。在党的建设上走出一条不搞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邓小平说“十三大报告一个字不改。”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以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其本质内涵是两个方面:一是走出战时状态的党建模式,探索符合执政规律要求的执政党建设的路子;二是肃清党内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改变人治治党模式。实现党的建设的历史性转变,建设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执政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制定和实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去;必须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中去;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创新的实践需要创新的理论作指导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需要创新的理论作指导党自身的前进需要创新的理论作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对新世纪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敬请批评指正!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