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德育教育方案随着现代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发展,现代教育的构成愈来愈趋向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协作。《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加强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一项全民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针对教育新形势,我校从本校实际出发,对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的检验,我校认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教育的合力,是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良好教育途径。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仅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他们不仅生活在校园中,也生活在家庭和社会中,必须把学校教育向社会拓展、向家庭延伸,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实现良性互动,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使德育向家庭开放、向社会开放、向未来开放,构筑开放的大德育。“三位一体”:“三位”指的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一体”指的是一种适合初中学生德育发展的运行体制。我们要注意把学校教育向社会拓展、向家庭延伸,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实现良性互动,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运行体制。(一)社会教育社会是青少年学生道德成长的实践基地,社会是孩子道德形成的主渠道。1.社会教育的重要性。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思想道德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学校的德育工作不能封闭在学校内,而要走出校园,走出课堂。社会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要整合各种资源,精心搭建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要有计划的加强学校与当地社会之间的联系,使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性作用可以有机地连接起来,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爱国、爱家乡、服务社会的好公民。2.社会教育活动安排(1)开展家长当教师活动各班成立家长委员会,邀请各行各业的代表,向学生传授与学生有关的行业知识,以增强学生的社会知识和自身素质(银行职员、医生、交警、消防、法律、公安、工人、农民等),每月1节课。(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年级组(或班级)为单位,联系厂矿企业、机关农村去体验生活,开展实践活动:每学期集体活动1次(以年级组为单位或学校统一组织),分散活动由班主任安排);去高青县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参加实践活动(每班至少一周)。(3)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利用周末、节假日走向社区、街道、敬老院,开展宣传科学、优化环境、服务老人等活动。每次活动结束后,各班要利用班会进行总结,让学生写体会、谈感想,加强认识。(二)家庭教育家庭是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的生活基地,家长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航人。1.家庭是孩子道德形成的主阵地。家庭,我们每一个人的滋养生息之地,是人生走向社会的起点。每个人的人生之舟,将从这里开始扬起风帆,儿童、青少年最初是通过家庭及其关系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学会做人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不仅仅是人的基础教育,更是一种终身教育。家庭的教育观念正确与否,家庭教育水平高低如何,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成长。2.家长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航人。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承担着青少年学生道德示范和启蒙的重任,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直接折射了他的家庭生活。有的家长自己整日搓麻将、打扑克,却要求孩子好好学习;有的家长溺爱孩子,不讲原则;有的家长自己不讲公德,却要求孩子有孝心、有爱心……一个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个自幼在家里形成不良行为孩子,他的成长历程是痛苦的,因为他不断地在正面的学校教育和负面的家庭教育的旋涡中挣扎,同时这也无形之中给学校德育增加了难度。再加上大多数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智育方面,德育方面从不过问或很少过问,又使学校德育陷入了一厢情愿的境地。3.家庭教育活动安排(1)由班级、年级组、学校依次成立三个层次的家长教育委员会,学校设立家长委员会办公室,及时研究和沟通学生管理和教育问题。每班选5—10人组成班级家长教育委员会,注意要考虑不同行业、不同知识层次、男女比例;各班推选2—3人组成年级组家长教育委员会;在此基础上由各年级组推选6—8人(原则上各班1人)组成学校家长教育委员会。学校家长教育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4名,由学校负责组织。自本文件正式出台之日起,各班两周内组成本班家长教育委员会,年级组三周内组成年级组家长教育委员会,学校四周内组成学校家长教育委员会。名单报学校批准后,两周内各层次组织实施第一次活动。以后各年级、各班每学期组织活动两次,学校每学期组织活动一次。(2)培训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如何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每学期二次)(A、召开家长座谈会;B、下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C、指导家长学习家庭教育活页文选)(3)指导家长如何掌握孩子在家和学校情况,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A、通讯电话和校讯通;B、家校联系本;C、探索借助网络沟通)(三)学校教育1、育人求实效,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新意识。德育工作不光是班主任、辅导员的事情,而是全校教师的共同任务,人人都要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真正成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全校教师要以更高的师德标准和良好的行为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努力以自己的渊博学识、良好品行、爱生情怀去感化学生,熏陶学生。要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潜移默化的良好氛围中受到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爱生乐教、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全面关心、爱护学习困难的学生,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考核制度抓好班主任、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在品格修养、知识能力、教育教学上下功夫,塑造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旺盛的队伍。继续做好班主任、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开展班主任交流、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使所有班主任都能做到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性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将敬业奉献落到实处。召开班主任会议,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班主任进行思想、业务等常规培训,加强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工作,开展“结对子、传帮带”活动。不定期组织班主任经验介绍,取长补短。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考核,奖励制度。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做好家访工作,提倡上门家访。班主任要上好每周的晨会规范教育课和主题班队活动,强化学生基础文明分阶段训练指导,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为广大教师提供最先进的教育教学信息,定期把优秀的班主任教育个案、活动方案在业务会议上展示,帮助提高老师们的教育水平。3、深化学校德育常规管理,狠抓养成教育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是加强校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养成教育也是初中德育的重要内容。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规范“文明礼仪监督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团队组织的自立自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班容班貌、课间晨间午间纪律等情况进行考核,每周公布争星达标评比得分情况,每周进行小结。通过指导、考核,确保常规工作持之以恒、抓细抓实。使全校形成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从守纪律、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有礼貌等基础行为入手,狠抓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确保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为100%,品德优良率为95%以上。养成教育融于队活动中,结合班级团队课,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养成教育的系列活动。加强团队工作的管理,培养好团队干部,发挥团队的先锋模范作用,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对学生重点规范其基本言行,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