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土壤分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土壤分类一、土壤分类•目的:土壤分类就是根据土壤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系统地认识土壤,通过比较土壤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客观存在的土壤进行区分和归类,系统地编排它们的分类位置,从而能看出各土壤类型之间的相互区别与联系,同时对所划分的土壤类型分别给予适当的名称。•意义:土壤分类是土壤调查的基础,因地制宜地推广农业技术的依据,也是国内外土壤科学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第一节土壤分类概述土壤分类学土壤分类学是研究和描述土壤的差别,探讨这种差别的因果关系,并运用所掌握的资料去建立某个土壤分类系统的学科。•以前苏联的土壤分类系统为代表的发生学分类基本观点是:强调土壤与成土因素和地理景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成土因素及其对土壤的影响作为土壤分类的理论基础,同时也结合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作为土壤分类的依据。二、世界土壤分类系统概况迄今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土壤分类原则、分类系统和命名,存在多元分类体系。•以美国系统分类为代表的土壤诊断学分类土壤诊断学分类属于美国首创,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基本观点是:分类所依据的具体指标是可以直接感知和定量测定的土壤属性,土壤类型的划分,主要根据诊断层和诊断特性。1.诊断层凡是用于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称为诊断层。诊断表层:指出现在或接近地表的诊断层。1)人为表层:2)叶垫表层:3)有机表层:4)黑色表层:5)暗沃表层:6)淡薄表层:7)堆垫表层:8)暗瘠表层:诊断表下层:是在土壤表层之下所形成的土层,由物质的淋溶,迁移,淀积或就地富集作用在土壤表下层形成的具鉴定土壤类别意义的土层。包括:1)耕作淀积层2)漂白层3)淀积粘化层4)钙积层5)雏形层6)硬磐7)脆磐8)舌状延伸层9)石膏层10)高岭层11)钠质层12)络合胶结层13)氧化层14)石化钙积层15)石化石膏层16)薄铁磐层17)积盐层18)腐殖质淀积层19)灰化淀积层20)含硫层2.诊断特性如果用来鉴别土壤类型的依据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则称为诊断特性。诊断分类系统中对用来分类的诊断特性都有明确的定义和指标。共有25个,如铁铝特性、变性特性、土温状况、土壤水分状况等.(三)土壤类型的检索(p103)•土壤形态发生学分类(以西欧的库比恩纳和莫根浩森分类为代表)基本观点是:①土壤是一系列环境的产物,土壤分类应根据自然体的全部性状,并需与自然环境联系考虑;②土类之间的差异是由形态(层次)发生发展的阶段性决定的,剖面层序可分为(A)-C、A-C,A-(B)-C、A-B-C、B/A-B-C型等土体构型;③还可按土壤水分渗透方向与程度、母质类型、土壤中物质特定动态等进行分类。第二节中国土壤分类自20世纪中期至20世纪末期,苏联土壤发生分类,特别地理发生学分类,对中国土壤分类的影响较深,时间也较长。从1978年始,中国开始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国际交往的增加,美国土壤分类系统和联合国世界土壤图图例单元逐渐进入中国,对中国土壤发生分类系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一、中国土壤分类的概述中国土壤分类1978年全国土壤分类暂行草案1979年暂拟土壤工作分类系统1987年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初稿)1992年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定稿)二、中国土壤发生学分类的原则⑴发生学原则⑵统一性原则土壤是客观存在的历史自然体,按发生学原则,把成土因素、过程和土壤剖面形态和理化性质(即土壤属性)结合考虑,并以属性作为土壤分类的依据。土壤是一个整体,既是历史自然体,又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土壤发生分类的不足①主观性与理论推理性强②过分强调生物、气候等地带性因素③强调中心概念,但土类界限较模糊④发生分类缺乏定量化指标三、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的级别和依据1.土纲是土壤重大属性差异的归纳和概括,反映了土壤不同发育阶段中,土壤物质移动累积所引起的重大属性的差异。如铁铝土反映湿热条件下脱硅富铝化过程。●全国现共分为铁铝土、淋溶土、半淋溶土、钙层土、干旱土、漠土、初育土、半水成土、水成土、盐碱土、人为土、高山土等12个土纲。2.亚纲(30个)如铁铝土纲,根据气候条件分湿热铁铝土和湿暖铁铝土2个亚纲(热量差别)在同一土纲中,根据土壤形成过程的主要控制因素的差异划分。土壤水分状况和土壤温度状况的差异常用作亚纲的划分依据。湿热铁铝土亚纲湿暖铁铝土亚纲铁铝土土纲黄绵土新积土风沙土紫色土石灰(岩)土石质土龟裂土粗骨土红粘土火山灰土磷质石灰土土质初育土石质初育土3.土类根据土壤的不同形成条件、成土过程和由此发生的土壤属性三者的统一和综合进行划分的。同一土类的土壤,成土条件、主导成土过程和主要土壤属性相同。土类与土类之间有质的差异。土类划分依据•土壤的发生类型与当地生物气候条件相吻合。在不同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地带性土壤,即所谓地带性。如湿热铁铝土亚纲分砖红壤、赤红壤、红壤等土类。•在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如耕作、种植、施肥、灌排等)影响下,具有一定特征的成土过程。如灰化过程、富铝化过程、粘化过程、水耕熟化过程等。•每一个土类具有独特的剖面形态及相应的土壤属性,特别是具有作为鉴定该土壤类型特征的诊断层。如灰化土的灰化层,红壤的富铝化层。•由于成土条件和成土过程的综合影响,在同一个土壤类型内必有相类似的肥力特征和改良利用方向与途径。如红壤的酸性,盐土的盐分,褐土的干旱问题。4.亚类是土类范围内的进一步划分。根据主导的成土过程之外,产生附加的、次要的成土过程来划分。●如黑土,其主导成土过程是有机质的积累,次要成土过程若是潴育化过程,则其亚类是草甸黑土,若是白浆化过程,则其亚类为白浆化黑土。亚类划分的主要依据同一土类某些性质上的续分。如潮土土类按有无石灰反应和水文条件划分潮土、灰潮土、湿潮土等亚类。不同土类之间的相互过渡。在一个地域内,由于几种成土因素和成土过程的相互交错和重叠,即可出现两个、三个土类之间的过渡类型。这种土类之间的过渡特性是划分亚类的重要依据。同一土类的不同发育阶段。如红壤土类的红壤性土亚类,是剖面发育不完整,具A-(B)-C构型的一个亚类。5.土属是土壤分类中具承上启下作用的土壤分类单元。它是亚类的续分,又是土种共性的归纳。●土属主要是根据母质、地形、水文等地方因素,以及盐分组成、人为措施等来划分。●地带性土壤亚类中,主要依据成土母质类型划分土属。6.土种是土壤分类的基层单元。只反映土属范围内量上的差别,而不是质的差别。●土属内土种的划分主要按表土质地和土体构型●具体划分进是采取“相同母质看表层质地,相同表层质地看土体构型”的步骤来判别。●例如水稻土按耕层质地分砂田(砂土),砂泥田(轻壤)、泥砂田(中壤)、泥田(粘土)4个土种,相同耕层质地按白塥(漂白层)或白底,青塥(潜育层)或青底,黄塥(黄斑层)或黄底等土体构型再划分为多个土种。如中位青塥砂泥田、白底泥沙田土种●土体厚度、砾石含量等也是划分土种的依据按土体厚度划分3级:即<30㎝为薄层;30-60㎝中层;>60㎝厚层按砾石含量(粒径>3㎜为砾石)30-50%的为轻砾石土,50-70%的为中砾石土,>70%的为重砾石土7.变种是土种范围内的细分,划分依据是以典型土种为标准,在质地、耕性、肥力等性状上产生的微小变异。1985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初拟1991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1995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2001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第三版)四、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是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的系统化、定量化土壤分类。中国土壤的系统分类1.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分级⑴土纲(Order)14个最高分类级别,根据主要成土过程的性质或影响主要成土过程的性质划分。⑵亚纲(Suborder)39个土纲的辅助级别,主要根据影响现代成土过程的控制因素所反映的性质(水分、温度、岩性)划分如按水分状况:富铁土分为干润铁铝土、湿润铁铝土、常湿铁铝土亚纲。按温度状况:干旱土中划分出寒性干旱土、温暖干旱土亚纲⑶土类(Group)138个根据反映主要成土过程强度或次要成土过程或次要控制因素的表现性质划分根据主要成土过程的强度划分:如高腐正常有机土、半腐正常有机土、纤维正常有机土等土类。按次要成土过程表现的性质划分:如正常干旱土亚纲可以划分出钙积正常干旱土、石膏正常干旱土、盐积正常干旱土、粘化正常干旱土、简育正常干旱土等土类。⑷亚类(Subgroup)588个根据是否偏离中心概念,是否具有附加过程的特性和是否有母质残留的特性划分代表中心概念的为普通亚类:如普通肥熟旱耕人为土、普通暗沃正常潜育土具有母质残留特征的为继承亚类,用石灰、酸性、含硫等来描述。如石灰紫色湿润雏形土、酸性紫色湿润雏形土、石灰寒冻砂质新成土、酸性寒冻砂质新成土、酸性简育正常潜育土、含硫潮湿正常盐成土等⑸土族(Families)主要反映与土壤利用管理有关的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明显分异的续分单元⑹土系(Series)由单个土体的聚合体特征反映2.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特色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既与国际接轨,又充分体现我国特色。⑴诊断层用以识别土壤类别、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定量化的诊断层是现代土壤分类的核心。高寒草甸植被下具高量有机碳有机土壤物质、活根与死根根系交织缠结的草毡状表层。①有机物质表层类有机表层矿质土壤经常被水饱和,具高量有机碳的泥炭质有机土壤物质表层,或被水分饱和的时间很短,具极高量有机碳的枯枝落叶质有机物质表层。草毡表层Ⅰ诊断表层(11个)②腐殖质表层类暗沃表层有机碳含量高或较高,盐基饱和、结构良好的暗色腐殖质表层。暗瘠表层有机碳含量高或较高,盐基不饱和的暗色腐殖质表层。淡薄表层发育程度较差的淡色或较薄的腐殖质表层。③人为表层类灌淤表层长期引用富含泥沙的浑水灌溉,水中泥沙逐渐淤积,并经施肥、耕作等交替作用影响,失去淤积层理而形成的由灌淤物质组成的人为表层。堆垫表层长期施用大量土粪、土杂肥或河塘淤泥等并经耕作熟化而形成的人为表层。肥熟表层长期种植蔬菜,大量施用人畜粪尿、厩肥、有机垃圾和土杂肥等,精耕细作,频繁灌溉而形成的高度熟化的人为表层。耕表层在淹水耕作条件下形成的人为表层。④结皮表层类干旱表层在干旱水分状况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形态分异的表层。盐结壳由大量易溶性盐胶结成的灰白色或灰黑色表层结壳。⑤其它诊断层盐积层在冷水中溶解度大于石膏的易溶性盐富积的土层含硫层含硫化物土排水氧化后形成Ⅱ诊断表下层(20个)漂白层粘粒和/或游离氧化铁淋失,有时伴有氧化铁的就地分凝,形成颜色主要决定于砂粒和粉粒的漂白物质所构成的土层是由舌状淋溶延伸的漂白物质和原土层残余所构成的土层舌状层风化—成土过程中形成的无或基本上无物质淀积,未发生明显粘化,带棕、红棕、红、黄或紫等颜色,且有土壤结构发育的B层雏性层铁铝层由高度富铁铝化作用形成的土层低活性富铁层由中度富铁铝化作用形成的具低活性粘粒和富含游离铁的土层。由铁、粘粒与石英等混合并分凝成多角状或网状红色或暗红色的富铁、贫腐殖质聚铁网纹体。聚铁网纹层由螯合淋溶作用形成的一种淀积层灰化淀积层耕作淀积层旱地土壤中受耕种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淀积层水耕氧化还原层水耕条件下铁锰自水耕表层或自其下垫土层的上部还原淋溶,或由下面具潜育特征的土层还原上移,并在一定深度中氧化淀积的土层粘粒含量明显高于上覆土层粘化层粘粒含量与表层或上覆土层差异悬殊的粘重、紧实的土层粘磐碱积层交换性钠含量高的特殊淀积粘化层超盐积层含高量易溶盐,但未胶结的土层。由以NaCl为主的易溶盐胶结或硬结,形成连续或不连续的磐状土层。盐磐富含石膏的未胶结或未硬结的土层。石膏层超石膏层土壤发生或地质沉积的富含大量石膏但未胶结的土层。钙积层富含次生碳酸盐的未胶结或未硬结的土层未胶结或未硬结的高量碳酸盐聚集土层超钙积层由碳酸盐胶结或硬结的连续或不连续的磐状土层钙磐磷磐有磷酸盐和碳酸钙胶结或硬结,水平方向连续或不连续的磐状土层⑵诊断特性用于分类的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规定的土壤性质(形态的、物理的、化学的),称为诊断特性。1.有机土壤物质2.岩性特征3.石质接触面4.准石质接触面5.人为淤积物质6.变形特征7.人为扰动层次8.土壤水分状况9.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