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学校教育制度本章学习指导1.识记: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建立学校教育制度的依据。2.理解:了解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沿革概况,理解我国学制进一步改革的思路。3.应用:能应用学制的有关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要有效地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就必须设立相应教育机构,建立能够充分发挥所有教育机构整体功能的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贯彻执行教育方针以及教育政策,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一)教育制度的含义教育制度即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机构系统和它们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体系。其中,教育机构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一类是其他教育机构,包括各种儿童教育机构,如少年宫、少年之家、儿童图书馆、儿童科技站、少年体校等等,还包括成人文化教育机构,如文化宫、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俱乐部、影剧院等。教育机构运行的规则体系主要指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包括国家教育领导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以及招生考试制度、升留级制度、学校生活制度、课堂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其核心和主体。(二)学制的概念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教育结构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学制是由国家制定、颁布并实施的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调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交叉、比例关系以及教育权利分配关系的教育基本制度。它是国家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的最最严密、最有效的组织系统,是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是贯彻教育方针政策、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重要保证。学制集中体现了国家教育制度的精神实质,对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教育事业的发展、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生产力的提高、文化的承传与创新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二、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现代学制主要由两种结构构成:一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二是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不同类型的学制只不过是学校的系统性和阶段性的不同组合。由此可以划分出学制的三种类型:即双轨制、单轨制和分支型学制。如图7-1所示:图7-1学制的三种类型图(一)双轨学制双轨学制是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它形成于18、19世纪的西欧。当时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历史文化条件的影响下,由中世纪学校演变而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由此形成了这两个系列平行的双轨学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为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女设立;另一轨自下而上,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来发展为与初中相连接的中等职业教育),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这一轨所设立的学校被称为国民教育学校。由于两个系列的学校体系形同火车的两股车道,既不相通,也不相接,教育史上形象地称之为“双轨制”。这两轨最初甚至也不对应,这就剥夺了在国民教育学校上学的劳动人民子女升入中学和大学,接受高一级教育的权利。后来国民教育学校一轨从小学发展到中学时,才有了初中这个相对应的部分。国民教育学校这一轨是英国的现代中学、法国的市立中等学校和德国的初级中学,另一轨是英国的文法中学、法国的国立中学和德国的文科中学的第一阶段。以法国、英国、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都曾采用双轨学制。双轨学制的优点是学术性的一轨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有利于高级人才的培养。缺点是不利于教育特别是中等教育的普及,不利于大面积地培养人才,而且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不利于社会政治、文化的民主化发展。由于与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特别是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大生产性质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同时与技术革命所推动的普及教育由初等教育向初中教育甚至高中教育的发展相矛盾,双轨制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批评,不得不进行变革。改革旨在消除传统学制中的不平等因素,促进两轨之间的融通,给予每个人以更多的选择机会,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性。(二)单轨学制单轨学制是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它是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实施普及义务教育时出现的一种学制类型。它只有一套自下而上的学制体系,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上下沟通,教育史上称为“单轨制”。美国在独立以前,多数地区都曾沿用欧洲的双轨学制。19世纪中后期,由于产业革命和电气化的推动,美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急剧地发展。这种经济条件和美国较少特权传统的文化历史背景,使得美国学制的变化呈现出一种与欧洲学制迥然不同的图景。原来双轨学制中的学术性一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却被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群众性小学和群众性中学所淹没,从而形成了美国的单轨学制。该学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大学,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即六三三、五三四、八四、六六、四四四等多种分段。这种学制形式有利于逐级普及教育,有更大的适应能力,且克服了双轨学制的弊端,因此被世界许多国家先后采用。(三)分支型学制分支型学制也叫混合型学制。它既有单轨制的特点,也有双轨制的某些因素。是苏联制定并实施的一种学制类型。在十月革命前,沙皇俄国时代的学制是欧洲传统的双轨制。十月革命后,苏联建立了单轨的社会主义统一劳动学校系统。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又部分恢复了帝俄时代文科中学的某些传统和职业学校单设的做法,由此形成了苏联特有的混合型学制。这种学制不属于欧洲双轨学制,因为它一开始并不分轨,而且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也有权进入对口的高等学校(少数优秀毕业生可直接升学,其余工作三年后也可升学)。但它和美国的单轨学制也有区别,因为该学制在进入中学阶段时又开始分叉,前段(小学、初中阶段)是单轨,后段(高中阶段始)分叉成双轨。因此是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之间的混合型学制。这种学制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互连,既有利于学术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以上三种类型的学制在不同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形成起来,各有其优势与不足。同时,三类学制的产生和发展又是有一定的历史顺序的,即从系统占优势向阶段占优势发展,由双轨学制向混合学制、再通过高中综合化向单轨学制的方向发展。美国最初曾采用过双轨制,但还没定型就被单轨学制取代,从而超越了混合型学制阶段。前苏联原来的学制是双轨学制,十月革命后形成了混合型学制,由于高中的普及和职业教育的后移趋势,混合型学制有向单轨学制发展的倾向。西欧的双轨学制则正在由低年级向高年级逐步并轨,小学和初中已基本并轨。这就使原先的双轨学制演变成了混合型学制,即下段单轨,上段多轨。近年来欧洲高中有向综合高中发展的明显趋势,说明这种单轨化的趋势还在继续发展。可以说,欧洲学制的发展变化显示了现代学制发展的完整轨迹。三、建立学校教育制度的依据学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建立既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也受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和原有学制的影响和制约。(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生产力发展为教育制度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相应的客观需要。从学校的产生来看,只有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出现了社会剩余产品,可以保证一部分人从事脑力劳动时,才产生了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机构。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科学不发达,对劳动者的文化技术要求不高,就不可能出现现代的工艺、机电、航空之类的专业学校。近代,大工业机器生产逐步取代了手工生产,需要大批熟练技术工人,需要普及初等教育、发展中等教育,尤其是发展职业教育,才迫使资产阶级不得不向劳动人民打开学校大门,出现了国民义务教育制度,才出现了各种职业学校,使工人的子女受到有关工艺和各种生产工具的实际操作的教育。现代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制度日益完备起来,不断向更高的阶段发展。例如,以往作为“奢侈品”的高等教育在许多国家正迈向大众化和普及化。同时,近几十年来,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光导纤维、激光、海洋开发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世界各国不断改革学校教育制度,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以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此外,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于学校的师资、设备和教材等都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也对学习内容、学习年限的长短产生一定的影响。(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学校教育制度。教育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统治阶级必然要掌握教育权,决定受教育权,决定不同社会背景的学生享受教育的类型、程序和方式。这些要求既体现在他们的教育观念上,也表现在他们的教育制度中,而且必须借助教育制度加以保障和实现。因此,不同社会的学制,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并体现不同性质的政治经济制度的需要。办学宗旨、目标、方针,以及入学儿童条件的规定都依据和反映着一定政治经济利益的需要。例如,奴隶社会的“学在官府”,封建社会的“等级学校”,资本主义社会的“双轨制”等,都是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产物。现代社会,在教育民主化浪潮的推动下,“教育机会均等”由一种教育理念逐步向实践转化,并促使学制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和调整。(三)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还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人的成长要经历不同的年龄阶段,这些相互衔接的年龄阶段各有其特征,学制的确立必须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在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时,都要切合人的智力、体力和个性与社会性等的发展水平。例如:儿童5~6岁时,脑的结构已经发育成熟,这时起,他们可以更为深入地进行语言文字和书本知识等方面的学习。6岁到16、17岁正是儿童接受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最佳时期。以此为依据,一些国家的学制虽模式各异,层次体系多样,并几经改革,但大多数儿童的在学年龄都规定在5~18岁之间,并把学校相应地划分为小学、中学、大学等阶段。再如:当人们认识到语言、音乐、绘画能力、个性与社会性等发展的关键期多在六岁前时,早期教育就受到重视,并先后被纳入各国的国民教育体系中。认识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儿童的天赋、志趣、追求各有不同,在学制中设立特殊学校就受到关注。(四)本国学制的历史沿革和外国学制的影响每个国家的学制都有其自身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体现了本民族的特点和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气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的总和。文化传统对学制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传统不同,所制定的学制也各有差异。制定学制时,要把坚持本民族特点与文化传统同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结合起来,立足于本国、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特点,参考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学制特点。切忌脱离民族文化传统的实际,照搬照抄。也就是说,学制的建立要考虑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充分考虑本国原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整体结构中各级各类学校内在联系的合理性,继承和发扬本国学制的长处,同时参照国外学制的有益经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和人类历史继承性的良好的学制。综上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受多种复杂因素所制约。我们在研究学制时,不仅要考察政治经济制度对学制的制约,看到不同社会制度下学制的阶级性;同时应看到由于生产力水平和文化传统、历史传统的影响,同一社会制度下可以形成不同的学制;还要看到即使社会制度不同,由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普遍作用,学制在诸如入学年龄,普及教育的年限,学校阶段的划分以及办学形式等方面也存在共同的特征。只有全面认识这一切,才有可能创建比较合理和完善的学校教育制度。第二节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沿革(一)旧中国学制的演变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起源于古代,形成于近代,日趋完善于现代。在古代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我国就出现了的最初的学校,并逐步形成了相应的学校教育制度。《周礼》中言:“乡有庠,州有序,党有校,闾有塾。””《学记》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