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背景春秋战国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周天子权威失坠,诸侯们云合雾集,竞相争霸。然而,在这充满血污与战乱的动荡年代,中国文化却奏起了辉煌的乐章。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1、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2、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3、华夏族的最终形成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1、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以及士阶层的崛起——物质精神生活受到影响2、激烈的兼并战争——文化重组3、诸侯列国尚未建立统一的观念形态——道术“天下裂”4、周天子“共主”地位丧失,文化官员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私家学者集团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百家:是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的文化现象的一中学说诸子百家主要有:儒、墨、道、法、阴阳、纵横、农······由于社会地位、思考方式和学统继承上的差异,先秦诸子在学派风格上各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代表人物:孔、孟、荀核心:“仁”思想方法:中庸辩证四重:血亲人伦、现世事功实践理性、道德修养具体来说:1、天道观上:把超自然的信仰放到了现实人事的从属地位2、历史观上:标榜“信而好古”同时对不符时代潮流的礼俗政令加以变通修改3、社会伦理观上:以“仁”释礼4、修身治国上: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按:车,古文;舆,今字。车又音居,是故,子舆、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主要观点:历史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自持。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儒家道家注重人事尊崇天道讲究文饰向往自然主张有为倡导无为强调个人对家族、国家的责任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儒道的对比道家和儒家在精神上也不是全然对立,而是存在着相互接近、相互沟通的质素。儒和道由对立走向互补、相反而又相成法家代表人物:管仲(齐)子产(郑)主张:严刑峻法(治国方略)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文化上)法家成为秦王朝统治天下的政治理论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名夷吾,谥曰“敬仲”,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墨家创立者:墨翟(鲁)主张:尚力、节用、兼爱天志、尚同发展历程:秦汉后逐渐消失,近代出现复苏之势墨子:出生日期:前468,逝世日期:前376;名翟(dí),鲁阳人。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特长:深观阴阳消息思维方式:运用阴阳消长模式论证社会人事,从时间空间的流转变化中把握世界邹衍是中国战国时期阴阳家学派创始者与代表人物,汉族,战国末期齐国人。生卒年不详,据推断大约生于公元前324年,死于公元前250年,活了70余岁。相传墓地在今章丘相公庄镇郝庄。主要学说是“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又是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又称邹子。他活动的时代后于孟子,与公孙龙、鲁仲连是同时代人。华夏族的最终形成春秋战国的特殊文化环境,不仅为文化轴心时代的确立提供了契机,而且有力的推动了华夏族的最终形成。兼并战争造成局部统一,秦、楚二国经过春秋300年的变迁已实现华夏化,各方面趋于一致。自此,中国燕山以南、长江以北的黄河中下游及淮、汉流域广大地区的居民已基本上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民族,不再有华夏与蛮、夷、戎狄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