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福建省高中会考分析一、命题依据、原则•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方案(试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地理学科考试大纲(试行)会考的性质: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检验学生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会考命题坚持基础性、科学性、导向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二、试卷结构和试题特点1.试卷的分值结构及题型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总题量为34题,总分为100分。第Ⅰ卷设有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第Ⅱ卷设有非选择题9题,其中33、34两题选作一题,共50分。全卷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综合题。试卷的知识点覆盖到必修课程三个必修模块的所有知识单元。从对知识目标的要求看,识记约占15%、理解约占40%、应用约占30%、综合约占15%,偏重考查理解和应用。2.试题的特点(1)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卷的考查内容涵盖了三个必修模块的所有单元,做到章章有题,节的覆盖率在80%以上。同时重点考查了学生对高中地理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识记、理解、运用和综合的能力。(2)发挥会考转变教学方式的功能根据新课程学业基础会考大纲中的知识目标与要求,理解是介于了解和应用之间的第二层次,其具体要求是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地理事物及现象有正确的领会,能够解释、举例或变形、推断,并能利用知识解决问题。试卷重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所占分值接近40%。(3)注重考查读图(表)、用图(表)能力,体现地理学科的特色•1月份命题选用了16幅、6月份命题选用了18幅地理图表,而且类型多样,包括示意图、统计图、等值线图、分布图、剖面图和联系图等,通过考查学生在图文情景下获取、运用信息的能力,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以及独特的评价方式。(4)抓住人地关系主线,关注社会生活实际人地关系是高中地理内容的主线试题围绕人地关系,突出考查了对学生终身有用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相关地理知识。试题能够联系社会实际、国内外时政大事,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体现了学科的思想性、时代性。三、答题分析从考生答题得分率较低的试题分析,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教学中应予以充分重视):1.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2.对地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认识不清。3.基本的读图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4.地理知识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以及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训练不够。5.描述地理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1B工业小区2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专业化分散6月卷29题(3)B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有(至少回答2点)1月卷31题(3)西气东输工程向东部地区供应了大量的天然气,对B市的发展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四、教学建议1.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夯实基础2.领会课改精神,落实新课程理念3.丰富课程资源,提高教学实效2011年会考建议•北京高考方案改革.doc2008、2009和2010年会考成绩项目与考人数平均分优秀比率%良好比率%及格比率%合格比率%2008合并117296487.569.023.24.796.92009合并115911285.962.128.46.096.52010合并114323888.271.221.34.597.0各类学校2010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学业基础会考成绩统计表单位名称与考人数平均分优秀率良好率优良率及格率不及格率合格率省示范高中646093.6391.18.3799.470.420.1199.89省一级达标高中3699193.1388.5810.2898.860.850.2999.71省二级达标高中4171589.4974.8820.7295.603.321.0898.92省三级达标高中2993585.9161.129.890.906.512.5997.41普通高中2618283.0652.4931.4683.959.366.6993.31•1.命制高质量的试卷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把好难度关。本学科的在试卷及试题的难度上要加强研究。争取做到全卷的难度为0.80—0.85,试题的易:中:难比例为8:1:1。(1月为0.88,6月为0.73)•2.参考答案要认真推敲,要严谨。试题赋分的合理性、科学性上要加强研究。•3.加强命题培训工作。加强试题命制技术的培训,如情境设置、立意的确立、设问的设计等方面的培训。•——省普教室关于会考命题的建议预测:难度值加大2011年备考建议一、重视考纲、课本,用好纲要但切忌被复习指导的题目。二、扎实搞好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复习立足基础,以重点知识与主干知识为落脚点。三、有意识地加强解题技巧和答题规范的训练学生存在的难点、易混点、易错点,就是得分点四、多研究近两年的四次卷子和比较2010年和2011年纲要五、加强适应性训练A校内测试要三次以上B题目一定要变形C综合题答题的规范在讲评时不断强调D特别注意错误率高的题目六、关注时事热点亚运会花博会世博会玉树舟曲G20七、关注学困生、寄读生发挥班主任的力量区域规划(2009年以来)1.《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2.《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3.《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若干意见》4.《横琴发展总体规划》5.《新疆区域振兴规划》6.《京津唐地区及环渤海五省区(冀、晋、内蒙古、辽、鲁)统筹发展规划》7.《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8.《图们江区域合作规划纲要》9.《内蒙古区域规划》》10.《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