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文辞清丽,善用典隐喻,意韵深微,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作者简介一、人生之路(1)早年生活:凄苦,生活贫困,靠亲戚接济。(2)应举之路:漫长而艰苦。(3)步入仕途:坎坷。(4)闲居时期:归隐意向。(5)夕阳晚景:丧妻。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府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以至病卒。二、爱情:扑朔迷离《锦瑟》《无题》三、诗歌创作:(1)抒怀和咏物(2)政治和咏史(3)感情诗。(4)应酬和交际。评价: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他的多愁善感和繁博的事象及复杂的意念,在他的诗里往往是避实就虚,透过一种象征手法把它表现出来。这种象征手法建筑在丰富而美妙的想像的基础上,因而他笔下的意象,有时如七宝琉苏那样缤纷绮彩;有时像流云走月那样的活泼空明,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他的近体诗,尤其是七律更有独特的风格,绣织丽字,镶嵌典故,包藏细密,意境朦胧,对诗的艺术形式发展有重大贡献。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颔联:蝉彻夜悲鸣,叫到五更天,已是声嘶力竭,稀稀落落,快要断绝了。可是那些树依旧碧绿青翠,任凭蝉叫得如何凄苦动人,也无动于衷,真是无情啊!颈联:我辗转于各地为他人做幕僚,职位卑微,俸禄微薄,漂泊无定,丢下的家乡田园,早已是一片荒芜。首联:蝉因栖息于高树,餐风饮露,所以难以果腹;它含恨鸣叫不停,却是徒劳的。尾联:多劳你给我警告,我一家人的生活也和你一样清寒。诗意:1、李商隐笔下的蝉具有怎样的特点?2、诗人是怎样描写蝉的形象的?3、本诗中蝉的意象与诗人自我的形象一致吗?为什么?联系诗人的生平遭遇来作一探究。4.与本诗相比,骆宾王的《咏蝉》、虞世南的《蝉》寄托了诗人各自怎样的感慨。思考探究:1、诗人笔下的蝉处于高树,餐风饮露,因难饱而哀鸣,却无人怜悯。蝉声快要断绝了,却是“一树碧无情”,那么冷酷淡漠。这“蝉”的处境是困窘的。(“高难饱”,鸣“徒劳”,声“欲断”,树“无情”)2、拟人手法,“难饱”“恨”写处境艰难,含恨哀鸣;对比的手法,将蝉“高难饱”,“五更疏欲断”的悲伤凄凉的状态与碧树的无情作了对比。3、本诗中的蝉的意象与诗人自我的形象是一致的。“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疏欲断”既是写蝉,也是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就蝉说,责怪树的无情是无理;就寄托身世遭遇说,责怪有力者本可以依托荫庇而却无情,是有理的。“薄宦”同“高难饱”、“恨费声”联系,小官微禄,所以难饱费声。因此,本诗中蝉的形象无疑是诗人自我的屈身下僚、地位卑微、生活清寒、沦落飘零境遇的象征。诗人官职小,生活潦倒,四处漂泊,因而产生了厌倦官场渴望归隐田园的愿望。这声声凄切的蝉鸣,反复地提醒诗人当下清贫的境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首句“垂緌饮清露”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质。蝉的头部有两报触须,形状似官员系在颈下的帽带;古人认为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固而用“饮清露”象征人的品格高洁。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鸣声。为什么说连续不断的蝉鸣声是从枝叶稀疏的梧桐中传出来的呢?这是因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种高贵而灵异的树,传说鸾凤一类的鸟非梧桐不栖,“王者任用贤良,则梧桐生于东厢”(见《初学记》引《瑞应图》)。诗人以蝉自比,则其鸣声也就不同凡响。“桐”前着一“疏”字,让人感到“流响”的易于流传。“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从上两句引发出来的议论。“居高”的“高”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以之比人,不光是地位高,品格也高。如若品格不高。甚至非常丑恶,即使地位再高也不会受人尊重。只有地位高而品格也高,他发出的声旨影响才大,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诗人把这一命意通过蝉的形象表达出来了。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说:“命意自高。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今人刘水济《唐人绝句精华》说:“三四句借蝉抒怀,言果能立身高洁者,不待凭藉,自能名声远闻也。”栖高饮露、生性高洁、声音远播。1、蝉的形象有怎样特点?2、诗的后两句有什么含义?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露重翅薄欲飞不能世态多么炎凉,风多风大声响易沉难保自身芬芳。无人知道我象秋蝉般的清廉高洁,有谁能为我表白冰晶玉洁的心肠?西陆:指秋天,《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路谓之冬。”南冠:这2个字起初指楚国人戴的帽子,因为楚在南方。后来在《左传》有一句:“南冠而絷者谁也?”(絷:被缚),遂泛指囚犯。“侵”这个字,应该放在最前面:侵南冠客思。牢房是一个特别的地方,最大的特别就是能使人静,思前想后,想后思前,尤其是让人变得敏感,弱小的声音就能强迫你产生联想,这就是“侵”。那:同“哪”。堪:能忍受。玄:黑色。鬓:面颊两边靠近耳朵前面的头发。玄鬓:指蝉翼,魏文帝时,宫女们将发型梳成蝉翼状,叫蝉鬓也叫玄鬓。哪能忍受蝉煽动着黑色的双翼对着我这个白头人鸣叫。“影”这个字怎么解释?唐代的牢房可能没有窗户,估计作者看不见蝉,只是凭听感,“影”这个字应该是指蝉鸣时煽动的羽翼留下的影子。和下句的“吟”对仗,这个“影”有动词的意思,羽翼的一开一合,影子也随之而动。在这2句,作者仍没有将自己比喻成蝉,这个蝉还是身外之物,而且这个身外之物的“玄鬓影”对自己产生了刺激,使他“白头吟”。也许在作者看来,此时的蝉是快乐的,自己是悲苦的。越对比越伤心。前4句,写了蝉的“唱”,还用“玄鬓”来形容蝉羽,而且还“影”,蝉的形象栩栩如生,如美妙女子般舞动。从这2句开始,蝉变了,变得哀怨沉重起来,作者为什么有如此变化?缘于作者的心里变化。秋日蝉鸣与夏天不同,声音短而急促,细听能体会到。这种声音在安静的时候听起来倍感凄切,而且一旦蝉鸣起来就会时间很长,不会叫几声就停。起初时,可能觉得这蝉鸣也有一种音乐美,一会之后,它的凄切哀鸣会越来越明显,更主要的是作者的心情此时并不爽,会引起共鸣,慢慢地作者会觉得这蝉就是他自己。至此,蝉不再快乐,飞起来难,因为“露重”,鸣声也不再“唱”得响亮,而是被淹没,因为“风多”。为什么不说风大,此处的“风”代表朝中小人,小人很多,他们群攻骆宾王。尾联二句,收尾响遏行云,义节风高。秋蝉是餐风饮露的,是高洁品行的象征。诗人继续作比,表达自己的孤独之感,这种孤独之感是壮烈的,不是凄婉的。诗人没有选择陶渊明式的离世而去,而是选择了屈原的入世之举,心系朝廷的诗人选择了入狱。我们在感叹诗人悲壮的同时,也为朝廷遗弃忠臣而哀叹!诗人最后的一问,惊心动魄,石破天惊,既有对朝廷的失望,又有深深地期盼!因此,这里留下的不仅是命如秋蝉、品如秋蝉的诗人的长叹,留下的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千年之问!以蝉自喻高洁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寄托了自己清白正直却蒙受谗言而被下狱的愤懑。本诗寄托诗人什么感慨?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此三首诗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三绝。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