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名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战争不止特点:以少胜多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影响200年官渡曹操和袁绍曹操胜利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208年赤壁曹操和孙刘联军孙刘联军胜利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383年淝水前秦和东晋东晋胜利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想想看:你能说出双方胜败的共同原因么?共同原因:胜方:团结一心,指挥得当,英勇善战,人民支持……败方:军心离散,指挥失误,骄傲轻敌……我们学习过的知识中还有没有以少胜多的战役?启示:骄兵必败巨鹿之战南方魏蜀吴西晋东晋宋齐梁陈南朝北方十六国北魏北周北齐东魏西魏北朝魏晋南北朝更替表一、政治魏晋南北朝时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有几个?哪几个?魏、西晋、前秦、北魏政权分立朝代魏蜀吴西晋东晋时间建立者都城220年曹丕洛阳221年刘备成都222年孙权建业266年司马炎洛阳317年司马睿建康火眼金睛地图上有错吗?如果有,看看谁能把错都找出来!曹丕称帝220年刘备称帝221年孙权称王洛阳建业二、经济:•1.三国经济:•魏:修建许多__________,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蜀:丝织业发达,__________行销三国。•吴:造船业发达,船队曾到达__________,加强了内地和_________地区的联系。水利工程蜀锦台湾夷洲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表现和意义原因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战乱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表现①东晋南朝时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②江南种植水稻为主。小麦种植在江南推广。③东晋南朝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迅速;福建、广东地区也得到开发。作用: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请认真观察右图《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回答问题:(4分)•(1)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是什么?•(2)南迁移民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3)大批北方移民南迁,给南方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2、北魏孝文帝改革:历史背景:①386年,_______族建立魏国,史称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___________,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局面。改革的目的:为学习___________,加强______改革措施:①494年将都城从____迁到_____。②汉化措施1、五胡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三、民族融合鲜卑黄河流域汉族先进的文化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平城洛阳2、改革内容(汉化措施)“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昕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项措施?A.迁都洛阳B.实行官吏俸禄制C.颁布均田令D.讲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意义是A.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B.学习汉族文化风俗C.借鉴汉族政治和经济制度D.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以下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A.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B.鲜卑族改穿汉族服装C.统一度量衡D.禁止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史海泛舟有人说;“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东汉是统一的政权,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总体上是处于分裂状态,所以说这是历史的倒退!”这种说法对吗?结合今天的学习谈一谈你的理由。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处于分裂状态但三国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二、战乱不断,但民族间的交流融合加剧;三、黄河流域的几次统一、南方的相对稳定为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战争不止(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三国:南方经济发展原因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五胡内迁北人南迁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评价经济民族关系政治选择题1、一举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2、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A、魏蜀吴B、蜀魏吴C、吴蜀魏D、蜀吴魏3、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中,把皇族的姓由拓拔改为()A、王B、元C、张D、李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B、巩固鲜卑族的统治C、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D、促进北方民族的融合CBBB历史小诊所1、小红问:“小明同学,你能对曹操进行评价吗?”小明回答道:“曹操是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诊断结果2、小红问:“小明同学,你知道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哪一次吗?小明说:“赤壁之战。”诊断结果3、小红问:“小明同学,你知道前秦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吗?小明说:“太简单了,羌族。”诊断结果猜谜语:1、凿壁偷光(猜一历史人物):————2、红墙(打一古代地名):————3、垓下之围(打一历史人物):—————诸葛亮赤壁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