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动画发展史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迪士尼动画发展史迪斯尼动画发展史•人们一说起好莱坞的动画片,就会想起“迪斯尼”。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好莱坞动画长片的历史就是迪斯尼动画长片的历史。从最早的《白雪公主》(1937年)到眼下的《海底总动员》,迪斯尼开创了美国的动画神话———32座奥斯卡奖、7座葛莱美奖、950项全球范围的奖项无可争议地证明了它的杰出贡献。迪斯尼公司的历史已经有80年了。•在最初的30年代里,迪斯尼动画长片的观众对象主要是低龄儿童,迪斯尼推出了《白雪公主》、《彼得与狼》、《小飞象》、《木偶奇遇记》、《小鹿斑比》等一系列动画长片。可以看出,那时的动画影片取材大多数来自儿童们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影片的画风也集中体现一种正统、祥和的气氛。一切都是中规中矩,大团圆的喜庆结尾。那时是迪斯尼动画王国的黄金时代。迪斯尼动画发展史•50年代以后,迪斯尼相继拍摄了《苏茜与流浪汉》、《灰姑娘》、《金银岛》、《睡美人》等动画长片,除了《苏茜与流浪汉》继续以动物(狗)作为动画片的主角以外,其他3部全部是以人作为动画片的主角,这体现了迪斯尼动画长片在选材和面向观众的年龄层次上向大龄儿童倾斜,而将动画短片继续作为面向低龄儿童观众的主要影片。迪斯尼动画发展史•此后的20多年里,迪斯尼没有值得回忆的动画片问世。直到20世纪90年代,迪斯尼终于迎来了动画长片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阿拉丁》、《狮子王》、《玩具总动员》、《风中奇缘》、《钟楼怪人》、《海格力斯》、《花木兰》、《虫虫特工队》、《玩具总动员2》、《狮子王2》、《人猿泰山》、《恐龙》、《变身国王》、《亚特兰帝斯:失落的帝国》、《怪物公司》、《星际宝贝》……十年间几乎全是经典之作。迪斯尼动画发展史•1997年,“梦工厂”《埃及王子》的成功,终于打破了迪斯尼公司独霸好莱坞动画业的局面。之后又有华纳的《钢铁巨人》,福克斯的《冰河世纪》和派拉蒙的《嘿,阿诺德!》,好莱坞的动画业终于进入了百家争鸣的时代。有竞争才会有动力,也才能出成绩,于是便有了今天《海底总动员》这样辉煌的场面。迪斯尼动画经历时期•开创时期(1937—1942)•战间调整时期(1943—1949)•黄金时期(1950—1966)•蛰伏摸索时期(1967—1988)•第二黄金时期(1989以后)迪斯尼动画风格•迪斯尼动画跨度很大,有以传统动画的表现形式,有用模型动画来制作,也有以全新三维动画来表现。迪斯尼动画带有很强的张力,体现着西方人的奔放,崇尚着自由。在角色设计上,迪斯尼动画人物不论在外形上还是在性格上都很有“个性”。•迪斯尼动画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充满童真和梦想的世界,当我们对这个世界感到灰心失望时,迪斯尼给了我们另一个天地。在迪斯尼的世界,不用担心你下面遇见的是血腥是暴力还是恐惧石噩梦,迪斯尼是一个单纯善良的世界:关于王子和公主的美丽童话,关于英雄的梦想,关于动物的自由世界,关于我们不可知的物种间互通的温暖情感——宛如生活在一个牧歌般纯净的世界里。早期的迪斯尼角色•早期DISNEY的角色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几乎没有对白,完全依靠肢体语言来表现性格、年龄、身份、情感。例如当时的米老鼠,就是用迥异的动作来和唐老鸭区分开的。这个惯例一直沿用到了后来的许多动画片,比如《费利克斯猫》(《fenix》)《小鹿斑比》等。•DISNEY的角色之所以不设计对白,不仅体现了西方人幽默、热情、率真的特点,也和当时的技术有很大关系。当时的拍摄技术对于表现对白有一定的难度,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DISNEY的动画师们养成了尽量不使用语言,而是用单纯的动作来表现角色的习惯。正是这一点树立了标准的“DISNEY式”动作。迪斯尼动画角色•从发源至30年代•《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SnowWhiteandtheSevenDwarfs1937年•故事改编自著名童话,但是DISNEY的制作人员修改了故事的情节使剧情更加集中,更适合于拍摄成影片。•白雪公主的设定中规中矩,与原作十分接近,七个小矮人的形象则得到了充分的美化,并且赋予了每个小矮人充分的个性。在他们拿东西、走路、采矿的时候,即使叫不出名字的你也绝不会将他们的形象重叠。这是DISNEY的一贯做法。迪斯尼动画角色•40年代•《匹诺曹》pincocchio1940年•虽然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部非常老的电影,但是DISNEY的艺术家们对于童话的改造总是那么富有创意。全片每个角色都极为忠实于原作,还有一个完全原创的角色(JiminyCricket)——皮诺曹的“良心”——一只蟋蟀。他那戴笠帽、穿礼服、手拿拐杖的造型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于是在皮诺曹之外的影片中也得到了出场的机会。•《幻想曲》Fantasia1940年•其中有米老鼠出演的《魔法师的学徒》一段,非常有创意的设计了一把扫帚。随着米老鼠的一次次施法,一把扫帚慢慢站起来并长出了手脚的那一段非常有趣。DISNEY对于非生命物体所表现出的拟人动作似乎成了新的惯例,一直沿用到了今天。迪斯尼动画角色•50年代•《艾丽丝梦游奇境》AliceinWonderland1951年•本片在故事情节和角色的设定上简直达到了完美,众多的角色设计的异常出色。爱丽丝的好奇表现得非常成功。而影片的其他角色设计得比爱丽丝更加成功。最著名的那只带怀表的兔子,嘴里总说着“要迟到了!”,在海滩上转着圈排队唱歌的海星,月亮一样圆圆变化的夜猫,以及动不动就要砍人头的红桃女王,可以说每个角色都极为有个性,似乎是为了炫耀丰富的人设而制作的影片。•《彼得.潘》PeterPan1953年•小飞侠是一个经典角色,连斯皮尔伯格都曾尝试拍摄小飞侠。他的动作与性格,还有台词的设定都极富个性。更加有趣的是胡克船长与他的糊涂手下史密斯。胡克船长的左手是一只铁钩,而史密斯总是出尽洋相。还有小精灵taickbell的造型,沿用了DISNEY的“没有对白”的惯例•《睡美人》SleepyBeauty1959•《睡美人》的拍摄是一个大胆的尝试。这部片是DISNEY首次使用长胶片,将原来的画面扩大了三分之一以上,因此带来了更加清晰的画面与更复杂的场景。影片为了更加写实与富有动感,几乎每个重要人物都采用真人扮演,动画师临摹的方法来制作动作。所以上边的人物多多少少带有演员的影子。主角公主的服饰表情采用的是写实的风格,所以不见了以往角色夸张的变形。反派角色女巫的服饰甚至参考了罗马教皇的长袍,外边一袭黑色的袍子,里面却是鲜红的,的确非常醒目。而她的长相更是与配音演员十分相似。可以说这个动画角色即是演员的真实写照。另外,在拍摄王子与龙搏斗的时候,他们动用了一个巨大的机械来代替龙,借此观察王子的动作,这种拍摄方法的发明,无疑是一个创举。后来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中掰开龙嘴的一段,就是用一条狗来代替龙,周围的动画师观摩描绘,才做出了掰的感觉。迪斯尼动画角色•90年代•《阿拉丁》Aladdin1992年•作为笔者最喜欢的一部影片,出于个人的喜爱,在此一定要非常详细的探讨一下它的人物。作为表现阿拉伯《天方夜谭》的作品,它成功描绘出的异国情调令作品的风格完全不同于DISNEY以往的影片。当然之后还有《风中奇缘》,但是相比较有西方角色的《风中奇缘》,阿拉丁则是完全的东方色彩。不过就像其他的DISNEY影片,这部片子也穿插了相当多的美国元素。比如阿拉丁与茉莉公主的造型,神灯精灵的动作与变化,公主与阿拉丁的性格等等,都有很明显的美国风格。阿拉丁的脸部造型很明显有西化的倾向,虽然是黑头发,黑眼睛,但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开朗向上乐观的美国青年。同样的,茉莉公主那大胆、追求自由的精神实在不像是一个阿拉伯的公主,倒像是美国的现代女孩。也许这样才体现了DISNEY的高明之处——用异国的风格讲述美国人自己的故事,既有东方的神秘吸引观众,也有美国人喜闻乐见的剧情结构。反派角色贾方的造型颇有个性,每次在国王面前都装模作样,国王一走马上就变了张脸,处心积虑很多年,只为得到神灯。而神灯精灵则是美国人无厘头搞笑精神的集中体,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变化更是竭尽想象力的极限,搞笑到不行。而且,就像米老鼠或是其它的DISNEY明星们一样,他只有4个手指。迪斯尼动画角色•★迪斯尼角色设定的特点★•综合来看,迪斯尼的角色设定有几个非常明显的特点。•1.很多人物只有动作,没有对白。•这一类的代表人物多的数不过来。小鹿斑比,阿拉丁中的飞毯……几乎每部动画中都能找到这样的角色。它们的相同之处是只用动作和表情(甚至不用表情)来表现人物的一切特征。由于这类角色以动作为主,所以给他们设计相配套的动作是一件极麻烦的工作。在其他国家的动画作品中也可以见到有此类角色,但似乎只有DISNEY最偏爱。•2.很多角色只有4个手指。•在最初米老鼠的制作中,DISNEY的动画师们发现4个手指完全可以做出5个手指所能作出的全部动作,并且没有任何不协调感。这个小窍门大大简化了手的构造,降低了成本。不过虽然4个手指也可以表达动作,但是仍然只有DISNEY和一小部分动画师这样做,不知是否DISNEY的另一个惯例呢?•3.对于动物和没有生命的角色,大量使用拟人的动作。•阿拉丁中的飞毯等角色就是代表。相比较后来的写实手法的动物影片,DISNEY的所有动物角色都是拟人的。也许这样能够吸引观众们的注意吧。迪斯尼动画音乐创作•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威廉号汽艇》公映于1928年11月18日。这部由米老鼠为主人公的动画影片很好地利用了音乐来配合角色夸张的动作与滑稽的表情。最著名的场景是米老鼠弹着猫尾巴就像弹着弦乐器。这时的声音更多地作为情节的配乐,从而标志着动画片的历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初是迪士尼动画片快速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从最初的流行曲调和民歌民谣的简单拼贴到聘请优秀音乐家担任专职动画音乐作曲,再到采用古典音乐作为影片的配乐,动画片中音乐所占的时间比例和重要程度已经大大地超出了同时期其他类型的影片。•40年代初问世的电影史上第一部立体声动画片《幻想曲》中音乐的重要性达到了极致。这部由指挥大师斯托科夫斯基指挥费城管弦乐团演奏的经典作品中,古典音乐不仅与动画紧密结合,甚至成为整部影片的基石和灵魂。迪士尼动画片深受百老汇歌舞片的影响,音乐夸张而富有喜剧性。在与画面的结合上,讲求精确的同步。•一、根据迪士尼动画音乐的创作特点,可以把它分为主题音乐、背景音乐、歌曲音乐三大类•(一)主题音乐•主题音乐表现影片主旨、人物个性、承载叙事和高潮情感渲染的功能。此类音乐的主旋律往往贯穿全片,对影片的风格、主题思想等可起到定位的作用。比如1942年创作的影片《小鹿斑比》,影片主题风格是当时流行的百老汇音乐风格,其中影片主题音乐也是斑比的人物主题音乐。以男声独唱的一段旋律作为影片开头主题音乐,斑比亮相一段,主题音乐又以混声合唱形式再次出现,音乐整体风格比较低沉。•(二)背景音乐•环境背景音乐帮助交代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例如影片《埃及王子》一开始就是由阿拉伯笛子演奏的阿拉伯风格的音乐,让观众通过听觉就能判断出故事发生在阿拉伯地区。影片《狮子王》中,辛巴与娜娜在溪水边相互爱慕,共浴爱河的一场戏中,人物没有一句对白,温馨浪漫的环境背景音乐恰到好处的烘托了人物情绪,表达了人物的心理,使观众情绪上受到了深深的感染。•(三)歌曲音乐•在动画音乐中除了上述的主题音乐、背景音乐之外,还有一类非常重要的动画音乐类型,就是动画音乐中的歌曲部分。动画音乐进入原创时代,动画歌曲作品逐渐在动画音乐中出现。剧中人物通过合唱、重唱、对唱、独唱等形式,演唱独白或旁白,其歌曲既具有重要的叙事意义,又烘托气氛,帮助塑造人物内心。迪士尼公司根据中国传统民间故事改编的影片《花木兰》中,在木兰去见媒婆的前夕一段,影片以独唱、重唱、合唱的方式演唱歌曲,紧密的配合人物的动作节奏,表达木兰惴惴不安的心情。相亲失败后,木兰的内心独自同样以歌声表现,歌曲带有很强的叙事功能,同时也抒发了人物的内心情感。THANKS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