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近代文学艺术课件(共71张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近代文学艺术引言导读:1、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资产阶级的统治基本确立。(2)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金钱主导一切;(3)文化上: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更为美好的社会。2、文学艺术作为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生动反映了这一系列的社会变迁。在这两个世纪里,主要的文学形式诗歌、小说、戏剧各自取得了巨大成就。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20世纪:西方:一战前——现实主义一战后——现代主义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亚非拉:民族文学(一)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流派:文学艺术反映了政治的演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一、文学的繁荣(一)浪漫主义文学1、背景: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是剧烈的革命、频繁的战争,腐败的政治,使启蒙思想家曾经渴望的“理性王国”一时幻灭。文学家艺术家转而关注和表现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崇尚浪漫主义。2、代表作:•英国雪莱的《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英国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现实与浪漫相结合)•德意志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拜伦拜伦(1788—1824)英国诗人,出生于伦敦破落的贵族家庭,10岁继承男爵爵位。他曾在哈罗中学和剑桥大学读书,深受启蒙主义的熏陶。成年以后,正逢欧洲各国民主、民族革命运动蓬勃兴起,他反对专制压迫、支持人民革命的进步思想,使他接近英国的工人运动,并成为19世纪初欧洲革命运动中争取民主自由和民族解放的一名战士。他的主要作品:《闲暇的时刻》(1807年)、《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1812年)、《异教徒》(1813年)、《唐璜》(未完成)。从左图可以看出拜伦“忧郁”的情绪,其作品也时常流露这种情绪。其笔下的英雄形像总是高傲、孤独的叛逆者,他们愤世嫉俗而又孤僻冷漠、坚定无畏而又阴沉冷酷,因此这样的叛逆者又被称为“拜伦式英雄”。通过这样的英雄形像,作者表达了对罪恶社会的深刻憎恨和坚定反抗,也表现了脱离群众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孤独与忧郁。啊!最早相识、最受尊敬的朋友!我心里虽然再没有人比你更值得忆念!虽然在这辈子永无重逢的时候,但愿你别拒绝在梦中和我相见!然而曙光会悄悄地使我泪痕满面,当我从梦中醒来,重感到现实的惨酷。而幻想却要常常盘旋在你的墓边,知道我脆弱的身躯也回返泥土,那时候,逝者和伤逝者就一起在地下相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第一章第九二节这首诗使拜伦“一夜醒来竟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雪莱雪莱(1794—1822),英国诗人,生于贵族家庭。受卢梭等的影响,他接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最终与保守的家庭决裂。他以诗歌的形式抨击压迫和强权,召唤对于现实的变革。其最优秀的作品有评论人间事务的长诗《仙后麦布》(1813年),描写反封建起义的幻想性抒情故事诗《伊斯兰的反叛》(1818年),控诉曼彻斯特大屠杀的政治诗《暴政的行列》(1819年),支持意大利民族解放斗争的政治诗《自由颂》(1820年),表现革命热情及胜利信念的《西风颂》(1819年),以及取材于古希腊神话,表现人民反暴政胜利后瞻望空想社会主义前景的代表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19年)等。雪莱没有忧郁的情绪。其作品一扫拜伦忧伤情绪和矛盾心理,抒发了高昂激愤的革命热情,热情洋溢地展现了作者胜利的信心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在革命运动处于低潮时期的光明、乐观的信念。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节选(二)现实主义文学1、背景:19世纪中叶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文学艺术家开始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现实主义开始风行。2、代表作:•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英国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英国司汤达的《红与黑》•俄国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俄国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挪威易卜生的剧本《玩偶之家》•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19世纪20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1)真实的反映和再现现实生活;(2)暴露社会黑暗,批判现实罪恶;(3)追求人道主义理想;(4)重视环境对塑造人物的决定作用;(5)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和正面人物。(二)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二、现实主义文学—《人间喜剧》《战争与和平》1.巴尔扎克: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人间喜剧》(由91部小说组成)评价: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2.托尔斯泰: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评价:被誉为“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①巴尔扎克:代表作品:《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法国现代小说之父—巴尔扎克巴尔扎克(1799—1850)在哲学、经济学、历史、自然科学、神学等领域都有深入研究,积累了广博的知识。一生创作91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小说总名为《人间喜剧》,深刻揭露并谴责了资产阶级卑劣的情欲,鞭笞丑恶,鼓舞人们探寻人性中的美,并对未来美好的新世界产生憧憬。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高老头》书影《交际花盛衰记》书影巴尔扎克主要作品中译本的书影《欧也妮·葛朗台》书影《贝姨》书影对巴尔扎克的评价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在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为我们留下的作品,一座高大而坚固的,建立在花岗岩基石上的丰碑。——雨果通过《人间喜剧》,巴尔扎克“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恩格斯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处女作中篇小说《童年》于1852年问世,早年相继写了中篇小说《幼年》《少年》以及一系列描写高加索战争和克里木战争的短篇小说。托尔斯泰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作品再现了俄国社会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俄国社会的现实生活,揭露了俄国资产阶级社会的罪恶。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宏伟的史书,共创造了559个人物,以库拉金、罗斯托夫、保尔康斯基和别竺豪夫四大贵族生活为情节线索,反映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小说谴责了拿破仑的非正义的侵略,颂扬了俄国统帅亚历山大·库图佐夫英勇机智打败了拿破仑和他率领的十万侵略军,表现了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史诗自古希腊荷马史诗开创,几千年来成其为史诗的著作在世界上并不多,而《战争与和平》是当之无愧的一部。《安娜·卡列尼娜》从贵族婚姻和家庭这个角度,描写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贵族社会的深刻危机,反映了俄国封建势力的迅速衰落和资本主义势力的迅速发展。书中的中心人物安娜是带有个性解放色彩、追求爱情自由的贵族妇女,而她为社会所不容的,正是以政府部长卡列宁为首的上流社会的虚伪冷酷和渥伦斯基所信奉的“金钱至上”,才造成追求个性和爱情自由的安娜的最后悲剧──卧轨自杀。托尔斯泰庄园的主楼托尔斯泰墓地托尔斯泰庄园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位于俄罗斯联邦图拉州的亚斯纳亚·波良纳镇。它占地约380公顷,树木成荫,风景优美。托尔斯泰在名著《战争与和平》和《复活》里多次描述这里的景色。人们把这里称为托尔斯泰的“摇篮和坟墓”。1882年之前,托尔斯泰居住在这里。托尔斯泰庄园的书柜艺术家越是从心灵深处汲取感情,感情越恳切真挚,它就越独特。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不知道并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伪装知道。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得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没有智慧的头脑,就象没有蜡烛的灯笼。托尔斯泰的照片,摄于1908年他80岁寿辰之日。托尔斯泰言论现实主义文学大扫描国籍作家代表作体裁特点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小说集司汤达《红与黑》长篇小说莫泊桑《项链》短篇小说俄国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长篇小说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诗体小说果戈里《死魂灵》长篇小说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长篇小说印度泰戈尔《戈拉》长篇小说泰戈尔狄更斯托尔斯泰普希金果戈里2、背景:三、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①19世纪末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②人类在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③人们对现代资本主义产生失望、苦闷、迷茫等精神危机,现实的丑恶、人生的痛苦成为荒诞派作家不断重复的主题。1、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3、代表作:•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法国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四、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流派--荒诞派戏剧现代主义的特点:1、内容:强调集中表现自我2、形式:表现手法与传统文学有很大差异: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一个明显的理由,行动的延续常常被意识的延续所取代;没有鲜明的人物刻画、台词对话、情节结构、完整的主题等现代主义作家认为,人应该是绝对自由的,但它们又感到现实偏偏不让他们获得自由,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精神归宿。他们的作品客观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精神危机。代表:贝克特(法国)代表作《等待戈多》,是荒诞派的开山之作和经典之作。是世界戏剧史上一座不可忘却的里程碑。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塞缪尔·贝克特全剧自始至终就是两个流浪汉在小路上等待着戈多。戈多是谁?什么时候来?来干什么?谁也不知道答案。《等待戈多》胡言乱语、大段独白充斥整个剧本,这么一部无聊的戏在巴黎首演时,能让观众看得打哈欠,但随着演出场次的增加,加上众多名家的推荐,它连续演出了300场,之后风靡世界。显示现代人的空虚单调,机械压抑……戈多是谁?戈多到底是谁?剧中说:“戈多是一个救星,是一个希望”,“他要是来了,咱们就得救了”。有人认为他是巴尔扎克早期戏剧中的一位神秘人物。有人认为他是上帝。还有人认为他是“虚无”或“死亡”。有人曾就此问过贝克特本人。贝克特回答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其实等待是一种人生的需要,一种生命的过程,追求的过程,他们害怕戈多出现,害怕一出现很可能就成了绝望,因此出现或者不出现都是绝望,所以等待,一直怀抱希望地等待,在希望与绝望之中人们耗尽了此生,人们也许更注重一个追求的过程,等待不是目的,只是一个借口,生活中需要一些变化,但却不知如何是好,无奈的生命只剩下等待,这就是荒诞的实质。在荒诞派艺术看似无逻辑、非理性的表达方式背后饱含了人类的许多辛酸与无奈,它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产物,对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的各种心态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如何看待《等待戈多》在现代戏剧中的思想价值?《等待戈多》围绕“迷惘的等待”这个主题展开,它试图论证:我们存在,所以我们等待,因为我们等待,所以我们存在。“戈多”也许只是某种生活的名称,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它引发人们对于更深度问题的思考,如:从未征求我们的意见,我们就被投入到了世界,投入了生存,我们如何才能和这个事实妥协?我们是谁?自我的本质是什么?看似荒诞不经的喜剧,却引发人们关于本质问题的深度思索,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正是《等待戈多》的思想价值。•20世纪,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学曾经繁荣一时。•20世纪上半期,苏联文学高度繁荣。高尔基的小说《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很大的世界影响。(四)20世纪苏联文学(五)20世纪亚非拉美文学•20世纪,亚非拉国家涌现出一些具有

1 / 7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