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最新推荐------------------------------------------------------1/19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行为的透明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各级政府机关公开政府信息的活动。本规定所称政府机关是指各级政府和县级以上政府工作部门及其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县级以上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以及其他依法行使行政职能的组织。本规定所称政府信息是指政府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制作、形成、获得或者掌握的以纸质、胶卷、磁带、磁盘以及其他各种载体反映的内容。第三条市政府办公厅是本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市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各区县政府办公室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本辖区内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第四条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政府机关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依法、及时、准确地公开各类政府信息。政府信息公开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第五条政府机关提供政府信息,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不得收取费用。第二章主动公开第六条政府机关对符合下列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二)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三)反映本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第七条政府机关应当依照本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具体内容,并重点公开下列政府信息:(一)管理规范和发展计划方面1、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其他政策规定;2、政府机关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事项;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执行情况;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二)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方面---------------------------------------------------------------范文最新推荐------------------------------------------------------3/191、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优抚救济、计划生育、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2、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3、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疫情、灾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4、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5、各级政府机关向社会承诺办理的事项及其完成情况;6、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情况;7、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三)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方面1、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决算及其执行情况,重点项目财政资金安排情况;2、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3、公共财政投资建设项目的公开招标、中标及其建设情况。(四)政府机构和人事方面1、各级政府机关的机构设置、职责权限、工作分工、办公地点、通讯方式等;2、政府领导组成人员及其分工情况;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招考、录用以及公开选任干部的职位、条件、程序、结果等情况。法律、法规对前款事项的公开权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八条镇政府在其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并重点公开下列政府信息:(一)贯彻落实农村工作政策的情况;(二)财政收支、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宅基地使用的审核情况;(四)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其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使用情况;(五)债权债务、筹资筹劳情况;(六)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发放情况;(七)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第九条政府机关拟作出下列涉及公众重大利益或者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事项时,在制定过程中,起草机关或者决定机关应当采用听证会、论证会或者在媒体公开征求意见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充分听取公众意见:(一)本市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和规划计划;(二)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大事项;(三)教育、医疗以及供水、供电、供气、城市交通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项收费价格的调整;(四)环境保护和自然、社会协调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五)其他依法应当通过听政会、论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公开征---------------------------------------------------------------范文最新推荐------------------------------------------------------5/19求意见的事项。第十条涉及下列内容的政府信息不予公开:(一)属于国家秘密的;(二)涉及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三)正处于调查、研究、处理过程之中或者管理状况不够稳定的,但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另有规定的除外;(四)在政府机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前,公开可能影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五)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公开的其他情形。本条第(二)项所列的政府信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受免予公开的限制:(一)权利人或者相关当事人同意公开的;(二)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或必须公开的。本条第(三)、(四)项所列的政府信息,如果具有明显的公共利益并且公开不会造成实质性损害的,政府机关应当决定予以公开。第十一条政府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明确审查的程序和责任。政府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政府机关对政府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保密工作部门确定。第十二条政府机关应当保证其所发布政府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所发布的政府信息内容发生变化后应及时予以更新。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第十三条公开政府信息,可以采取下列一种或者几种方式予以公开:(一)南京市政府网站及其他各级政府、部门网站;(二)政府公报、公开发行的政府信息专刊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载体;(三)综合档案馆、公共图书馆、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示)栏、电子屏幕、触摸屏等场所或者设施;(四)新闻发布会;(五)服务热线;(六)其他便于公众及时准确获得政府信息的形式。第十四条政府机关制作的政府信息,由制作该政府信息的政府机关负责公开;政府机关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的政府信息,由依法保存该政府信息的政府机关负责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范文最新推荐------------------------------------------------------7/19公开的权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十五条政府机关对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后及时公开,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公开的,公开时间不能迟于信息生成后20个工作日。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十六条政府机关应当通过政府网站等途径公布属于本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目录,并及时予以更新。第十七条各级政府机关应当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代表本级政府定期向社会发布政务信息。第三章依申请公开第十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简称“申请人”)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需要,可以向有关政府机关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对属于国家秘密等法律、法规禁止公开的,不得公开。申请人应当合法使用依申请获得的政府信息,不得利用依申请获得的政府信息从事违法活动。第十九条申请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数据电文形式)提出申请。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该申请的政府机关代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并经申请人签名确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二)所需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三)所需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第二十条申请提供与其自身相关的税费缴纳、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政府信息的,申请人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证明文件。第二十一条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除当场予以答复的情形外,政府机关应当自登记起10日内,按下列规定作出答复或者处理:(一)属于公开范围或者申请公开的信息已经主动公开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获得该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二)要求提供的政府信息含有不予公开的内容,但能够区分处理的,政府机关应当提供可以公开的内容;(三)被申请机关不掌握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告知掌握该信息的政府机关名称及其联系方式;(四)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不存在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五)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公开的理由。第二十二条对于可以向申请人公开的政府信息,政府机关应当及时提供给申请人。能够在申请人履行有关手续后当场提供的,应当当场提供;不能当场提供的,应当自履行手续后5日内提供。因信息资料处理等客观原因及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供信息的,经政府机关负责人同意,可以适当延长期限,但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10日。第二十三条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法定事由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范文最新推荐------------------------------------------------------9/19答复申请人或者向申请人提供政府信息的,期限中止,障碍消除后期限恢复计算。期限的中止和恢复,政府机关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第二十四条政府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有条件的可以安排适当的时间和场所,供申请人当场阅读或者自行抄录。应申请人的要求,政府机关可以提供打印、复制等服务。申请人在申请中选择以邮寄、递送、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获取政府信息复制件的,政府机关应当以该申请要求的形式提供。因技术原因无法满足的,政府机关可以选择以符合该政府信息特点的形式提供。政府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可以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二十五条市、区县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定期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评议。第二十六条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监察部门负责对政府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议。政府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公布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报告。第二十七条政府信息公开应当依法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的监督。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监察部门可以聘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其他社会人士担任监督员。第二十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公开的政府信息有错误或者不准确的,有权向政府机关指出。确有错误或者不准确的,政府机关应当予以更正。第二十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政府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政府机关、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或者监察部门投诉。有关单位接到投诉后,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予以答复。第三十条政府机关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区县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予以通报批评;逾期不改正的,由监察部门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不及时更新主动公开内容的;(二)未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的;(三)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不完整、不真实的;(四)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隐瞒或者不提供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的;(五)不依法更正有关错误的政府信息的;(六)不提供或者不及时更新本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目录的;(七)违反